司馬懿對諸葛亮只守不攻 竟是此人計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對諸葛亮只守不攻 竟是此人計謀?

諸葛亮北伐中原,魏國擔負防守重任的統帥是曹真,曹真死後是司馬懿。

在大將張郃死後,對於司馬懿西部軍事決策的權威沒有將領能夠挑戰。魏國用來防禦的兵力是蜀國的幾倍,國力更是蜀國難以企及,但兩國間的軍事較量卻有一個反常之處,勢弱的蜀漢國始終處於進攻狀態,而更為強大的魏國反而只是專職於防守。尤其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竟然會分出兵來屯田,打算在魏國軍隊的「射程」內長期駐紮下去。

戰爭中兩軍統帥的較量,當然更多比的是智慧,但這種謀略的體現,更多是在運動戰之中實現的,像這種一方堅守不動的陣勢,往往會令進攻方無計可施。這就是戰國時期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廉頗不動,秦軍無所作為,趙括出擊,趙軍四十萬頃刻化為烏有的典型事例。

不過,戰爭是以獲勝為根本,假如敵人來攻,你專職防守也就罷了,等到敵人真的撤退,你還不去追擊,甚至連尾隨都不做,你憑什麼會獲得勝利?何況,當敵軍無功而返,作為防守一方,沒理由不轉守為攻,乘勝追擊去消滅敵人的!但司馬懿面對諸葛亮撤軍,還真就做出了這樣似乎是無動於衷的舉動,就這樣擺開了架勢等著諸葛亮來,又任憑諸葛亮去世的蜀軍按部就班似的逍遙離去。

事後看來,魏國的這種戰略是成功的,它讓蜀漢國在這種進攻撤退再進攻再撤退的自我拉鋸中不斷損耗,以至於本來就並不強壯的身軀變得更加羸弱。等到諸葛亮去世,蜀國再沒有這樣傑出統帥的時候,它的那個所謂的「九伐中原」也就成為了一種不下雨的干打雷。

不過,這不是魏國的最初設計,魏國的最初設計是堅守拒敵,待敵人退兵去追擊。魏明帝給司馬懿的詔書說:

「我軍只需堅壁據守,消耗其銳氣,諸葛亮必將陷於想進既難以如願,撤退又不甘心,長時間對峙必定糧草耗盡,原地抄掠卻注定兩手空空的被動局面,那個時候他就只能自動撤兵了。等蜀軍撤退之時再大舉追擊,以逸待勞,這就是我軍大獲全勝根本所在啊!」

也就是說,諸葛亮不退,司馬懿不能與諸葛亮戰。

實際上,司馬懿最初是想戰的,他也多次請示魏明帝,打算和諸葛亮交戰,但都沒有得到批准。

諸葛亮也曾經設法調動司馬懿出戰,以便在運動中消滅魏國的有生力量,就像斬張郃那次戰役一樣。他給司馬懿送去了婦女用的衣服飾品,意思是說司馬懿像個婦女一樣,不敢像男人一樣去戰鬥,以便激怒司馬懿。司馬懿一時也真的被激怒了,手下將領們更是怒火中燒,準備出營和諸葛亮一決雌雄。有句話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馬懿為什麼能夠老老實實待在軍營中不出戰呢?這與魏明帝派在前線大軍中的一個人有關。

這個人叫辛毗(pi),職務是大將軍軍師。大將軍是司馬懿,按理說辛毗是他的部下,司馬懿要出戰,辛毗又怎能制止得了?但魏明帝給了辛毗特殊權利,持節,就是代表皇帝行使權力,司馬懿只能俯首聽命。

有一個問題,司馬懿官職畢竟比辛毗大很多,等到有一天回朝,辛毗的節杖被收了回去,辛毗就不怕司馬懿打擊報復嗎?這就不得不說說辛毗這個人了,他還就真的不怕這個茬兒。

辛毗字佐治,穎川郡陽翟縣人。早年跟隨哥哥辛評依附袁紹。曹操任司空,徵聘辛毗,而辛毗不能從命。到袁尚在平原進攻他的哥哥袁譚之時,袁譚派辛毗去找曹操連和求援。曹操正要征討荊州,軍隊駐紮在西平。辛毗見到曹操,轉述了袁譚的意圖,曹操十分高興,就準備出兵攻打袁尚。

幾天後,曹操改變了想法,決定還是先平定荊州,讓袁譚、袁尚相互消耗。隔了幾天,曹操設宴款待,辛毗觀察曹操臉色,心知定有變故,於是把心中的疑問告訴了郭嘉。郭嘉又說給曹操,曹操問辛毗:「袁譚可信嗎?袁尚一定能被打敗嗎?」辛毗回答說:「您不必問真與詐的問題,直接討論期間形勢就夠了。」

在辛毗看來,袁紹死後,袁氏兄弟相互殘殺,連年無休止地交戰,再加上旱災饑荒,這是上應天災,下有人禍。如果這個時候不攻打袁尚,等到兄弟倆醒悟過來,團結一致,再加上年景轉好,恐怕就沒有消滅他的機會了。

而荊州物產豐富,人民安樂,郡國上下沒有空子可鑽。這時候,順應袁譚的求救而給予安撫,是曹操最為有利可圖的事。四方的對手,要數河北的袁氏更強大,河北之地平定了,那麼,曹操的軍威將就此強盛而使得全天下聞風失色。

曹操認為辛毗說得有理,於是同意袁譚的請求,屯兵黎陽,攻打袁尚。第二年攻打鄴城,攻克後,上表薦舉辛毗為議郎。

辛毗這時候是袁譚的使者,他說的話儘管有為曹操分析利弊得失的含義,但說事的落腳點還是讓曹操出兵幫助袁譚。在曹操已經決定南下攻打荊州的情況下,一個曾經敵國的使者想改變他國君主的決定,這是要冒著多大的風險?如果說能改變曹操的主意需要智慧,敢這樣去做則首先要有膽量,辛毗就是這樣一個有膽有識之人。

曹丕稱帝后,打算遷移冀州的十萬戶士人充實河南。當時連年蝗災,百姓飢餓困頓,群臣都認為不可移民,而曹丕態度極為堅決。辛毗與朝臣們一起求見,曹丕知道他們又要勸諫,就帶著滿臉怒氣與群臣相見,大家沒有敢說話的。

辛毗卻直截了當地說遷徙政策不對。

曹丕說我不跟你討論此事,辛毗卻說:

陛下把我置於您的旁邊,專管出謀劃策,又怎麼能不跟我共議此事呢!還說,我說的並非私事,是關係國家社稷的憂患,你怎能對微臣如此發怒!

曹丕無話可說,起身要進內室;辛毗跟上去拉住他的衣襟,曹丕用力甩開辛毗的手不肯回頭。過了許久才出來說:「佐治,您為什麼這麼急切地逼我呢?」辛毗說:「現在大舉移民,既失去民心,又沒有糧食供給他們。」文帝於是決定只遷移五萬人家。

看,是不是一個三國版的「觸龍說趙太后」!只是敢拉住皇帝的衣襟,這比觸龍可要大膽多了。

辛毗還曾經跟隨曹丕射獵山雞。曹丕說:「射山雞真是件令人快樂的事啊!」辛毗說:「射山雞於陛下確實十分快樂,對於眾臣民來說就非常痛苦。」文帝默然不語,以後就很少出來打野雞了。

到了魏明帝時期,辛毗依然是秉性不改,敢諫依舊。當時,魏明帝寵信兩個內大臣,兩人專斷朝政。朝中大臣都在想方設法跟他們溝通交好,只有辛毗不與這二人往來。辛毗的兒子辛敞勸他,辛毗對兒子說,我最多不做三公而已,對我來說這又算得上什麼危害?哪有大丈夫為了三公名位不惜自毀氣節的呢?

後來魏明帝想提拔辛毗,終於被這兩個內臣阻止,被調出擔任衛尉。魏明帝這個人,雖然識人做事不失大體,但生活上卻是非常奢侈。他曾經大修宮殿,百姓服役十分勞苦,辛毗上疏勸諫說,我聽說諸葛亮講武治軍,孫權到遼東買馬,估量他們的意思,似乎要與我們爭個高低。於是提醒魏明帝多考慮國家社稷。」

儘管魏明帝沒有採納,但辛毗還是該說的說,該諫的諫,到魏明帝又想削平北芒山,令人在山頂上建造高台樓觀,以便遙望孟津時,辛毗再上書諫止,魏明帝還是停止了工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