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是因為不信任魏延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是因為不信任魏延嗎?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著名將領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會師於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於凶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北伐,有個非常著名的故事。說魏延建議從子午谷偷襲關中,而諸葛亮否掉這個奇謀,最終導致多次北伐卻無功而返。很多後人將其歸咎為諸葛亮一生唯謹慎。那麼,諸葛亮看不上魏延的奇謀,真的是因為性格原因嗎?魏延作為一名魏、蜀兩國公認的良將,為何會提出一個看似如此荒誕的「子午谷奇謀」?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便是「追本溯源」——回到子午谷奇謀這條計策本身。此計現存兩個版本:一、《三國誌.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二、《魏略》記載: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可以看出,以上兩個版本的前半部分基本一致,都是魏延打算與諸葛亮分兵,獨自以精兵萬人密出子午谷偷襲關中,不同的是兩個版本中魏延的終極目標不一致,前者是潼關,而後者是長安。

長時間以來,常用於討論的多是第二個版本《魏略》所載,即以佔領長安為終極目標。若對此進行可行性分析,「前人之述備矣」,不必贅述便可知此計確實如諸葛亮所言太過「縣危」,風險過高而絕不可用。文字鬼才馬伯庸先生甚至在其著作《風起隴西》中把「兵出子午谷」戲謔為不可能事件。久而久之,子午谷奇謀便漸漸落了個「荒誕」的名頭。

然而,經過現代專家學者對史料的再討論驗證,皆認為魏延真正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其實是《三國誌》所載的那個版本,即終極目標是潼關。而這個版本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行性是很高的。魏延計劃的全過程是這樣的:魏延率蜀軍精兵一萬,從漢中出發,沿艱險的子午谷道向北進發,途經長安等地,然後毫不停留直奔潼關,搶佔這處天險並堅守二十餘日,只待諸葛亮率主力前來。等到兩軍匯合之日,則關中全境為蜀所有,北伐大獲成功。

要實現這個計劃,只要做到如下條件:1.戰術突然性;2.速度;3.吳國的配合,吸引關中附近的魏軍重兵團;4.魏軍在關中防禦準備不足;5.魏延的一萬精兵必須速戰速決,一戰成功拿下潼關。這五個條件中,除了第二個取決於天意,其他條件完全可以實現。

條件1和4:由《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因此魏延的突襲計劃可以滿足這兩個條件。

條件3:根據史料,諸葛亮對吳國的外交工作很是到位,在後面的五次北伐中,吳國的諸葛瑾、陸遜也給予了多次配合,因此這個條件也不難做到。

條件5:魏延作為一名實戰經驗充足的沙場宿將,應該是對此十分清楚並且有把握的,不然也不會「動輒」提出這個計劃。因此這個條件也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關於兩個版本中諸葛亮的態度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魏略》中諸葛亮對此計的態度是「以為此縣危;故不用延計」,明確給出了不用此計的理由;而《三國誌.魏延傳》中諸葛亮僅僅是「制而不許」,並沒有給出明確不用的理由,這也恰好說明了真正的子午谷奇謀並未被全盤否定。綜上所述,歷史上真正的子午谷奇謀其實並不是荒誕無稽的,雖然其風險高,但成功的幾率也不小。因此,魏延作為三國著名將領,能提出這樣的北伐奇策,其實是很正常的。

除了子午谷奇謀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魏延會提出這個奇策,還因為他和諸葛亮的關係不一般。受《三國演義》影響,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是打壓。但通過史料可以看出,這種說法與事實完全相反。就以子午谷奇謀為例,《三國誌.魏延傳》中關於這段的細節描述就很有意思:延每隨亮出,輒欲清兵萬人……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

翻譯過來就是說,魏延同學每次跟著諸葛亮出去打仗,都會固執地把他的這個計劃在諸葛亮耳邊說一遍,然後諸葛亮老師只能每次都「制而不許」,結果魏延轉身就對同學們說老師真膽小……這說明什麼?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是真的好。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公司董事長,有一次否決了總經理的一個風險較高的提議,但是他每次開會的時候都要把這事再提一遍,你只能每次都耐心聽他說一通再否決,結果他不但不思悔改,還總對同事們說你膽子太小了……你會怎麼辦?我猜是最低也應該是降職處分,但諸葛亮並沒有。相反,他還特別重視魏延。

從魏延的官職陞遷上看: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短短幾年之間,諸葛亮就把魏延就從蜀漢的一個中級將領提拔成元帥的位置,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諸葛亮、李嚴,可以說是非常地器重。從魏延的私人生活上看,那可能就不是看重而是偏袒了。

有一次和同僚劉琰吵架,「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言語虛誕。」,諸葛亮「責讓之」,完全護著魏延。劉琰沒辦法只能寫信認錯,但考慮到他們的關係不和,諸葛亮乾脆就把劉琰送回成都去做個閒官了。對楊儀也是。眾所周知,魏延是個低情商的人,平時總愛欺負同僚,「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還動不動以武將身份拿刀嚇人,唬得楊儀「涕泗橫流」,過分不?

但諸葛亮的做法是什麼呢,「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說是不忍有所偏廢,但魏延都明目張膽欺負人了你還不管,這不就是偏袒嗎……無論從公從私,其實諸葛亮的做法都是過於看重魏延了。而正是因為如此,魏延才會過度感覺自我良好,反覆堅持他的子午谷奇謀。試想,如果魏延當初剛提出這個奇謀便被諸葛亮完全否決,或者諸葛亮平時對魏延沒那麼偏愛,魏延還會再三堅持嗎?真要這樣,可能「子午谷奇謀」早就胎死腹中而不見於史了,又哪來我們如今的反覆探討呢?

當然,魏延能提出一個如此高風險的子午谷奇謀,和他本身的性格是分不開的。魏延身上有一種賭徒精神。他最初是「以部曲隨先主入蜀」。部曲,在魏晉時代,是家兵、私兵的意思。東漢末,黃巾起義和其後的 軍閥混戰時,許多苦於戰亂的農民都去請求武裝的世族大姓保護,而世族大姓為聚眾自保或出師作戰,也需要充實武裝力量……部曲再次大量形成,由此推之,魏延很可能最初的身份是飽受戰亂的窮苦農民。而根據後來魏延被殺後,楊儀踩著他的頭罵「庸奴」,他的身份還可能更低,甚至是奴僕一類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像魏延這種低出身、白手起家的人,比一般人更偏執,更能承擔高風險而顧忌很少,很像一個賭徒。而事實證明,魏延作出的第一個決定——投靠劉備,就是他賭徒精神的第一次體現。

劉備在未得荊州時什麼情況,可以說是屢戰屢敗,狼狽至極,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任何希望。除了一些老班底不離不棄,哪裡會有人想著去陪著他四處流浪呢?但魏延就是這時候很果決地加入了劉備的陣營。這種決定,看似輕易,其實是決定命運的一場大賭,真正做到了的,諸葛亮是一個,魏延也算一個。

加入劉備陣營之後,魏延更是像賭徒一樣出了名的不要命。「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從一個小兵開始,憑借戰功升到了牙門將軍。這裡面需要多少品質呢?別的不說,至少勇氣是必備的。試想,在那麼多士卒裡,為何魏延能脫穎而出進入上級的視線?自然是比一般人更賣命,打仗有勇有謀而「數有戰功」,最後才能脫離底層兵成為一名下層將軍。

而真正讓魏延成名的,是劉備的一次看重。「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在劉備的提拔下,魏延從一個無足輕重的牙門將軍直接坐火箭升到坐鎮一方的漢中太守,相當於鎮守荊州的關羽,這份榮寵何人能及?

於是劉備打算來場大會,想聽聽魏延有什麼感受。「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換作一般人,可能就老老實實把套話說了,比如肝腦塗地、保衛漢中等等,但魏延不是,他內心的那股狂傲根本藏不住。「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

你瞧瞧,這個前一秒還是個無所知名的小小牙門將軍居然根本沒把曹老闆放在眼裡,十萬之眾對他來說只是小菜一碟。這個人,說句公道話,他可能只比「無雙上將」刑道榮謙虛一點……

後來劉備稱帝了,繼續提拔魏延,「進拜鎮北將軍」。到了諸葛亮時代,由於魏延的驍勇善戰,諸葛亮繼續重用他,甚至重用程度還超過了劉備。所以,魏延這一路走來,幾乎都是憑借他身上那種賭徒精神陞遷、受到賞識,最後身居高位。不管是嘗到甜頭還是一貫如此,只要瞭解到這一點,魏延會提出一個極具風險的險招,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魏延的奇謀,在歷史上是存在的。下面,我們就圍繞魏延這個計劃,一點一點分析子午谷計劃:首先,魏延的前提是,曹魏在關中無兵。有人根據《三國誌·諸葛亮傳》,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拿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據此以為曹魏的關中兵力空虛,以至於要魏明帝曹睿親自統兵來加強關中的防務。但這其實是想當然了。

事實上,曹魏對關中的防務一直十分重視。早在建安三年,曹操便派鍾繇率軍3000進入關中。之後,涼州頭號軍閥馬騰投降曹操。所以鍾繇的兵力得到了繼續擴充,官渡之戰爆發後,鍾繇的實力不僅自守有餘,還能率軍北上河東平陽,參與對袁氏餘部的圍攻。到了後來,曹操殺掉馬騰,平馬超後,取得了對關中的完全控制權,進而逐步將勢力擴大到隴右。

為了加強對這一帶的軍事懾控,曹魏先後派大將曹仁、夏侯淵、夏侯懋等都督關右軍事。據《資治通鑒》卷80胡三省註:「魏初置都督諸軍,東南以備吳,西以備蜀,北以備胡,隨其資望輕重而加以征、鎮、安、平、之號。」可見其已經制度化。總之,曹魏自鍾繇入關,至諸葛亮北伐,對關中已經經營將近30年。關中兵力雖然很難考證,但至少不是魏延所說的「惟有御史、太守」。可以想見,蜀軍如果懸軍深入,必將與關中的魏軍迎頭撞上,並在曠日持久的戰鬥中逐漸消耗完所帶糧草。

其次,說說魏延的後勤補給方案。魏延的計劃是率五千戰兵,五千後勤兵隨軍攜糧。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計算,行軍中一人保障一名士卒的糧食供給,「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乾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也就是說蜀軍的自我保障極限是18天,如果要考慮的周全一些,保證進攻失敗後撤退時的糧食,那麼這個時間就要打五折,只剩9天。沈括的估計雖然以宋朝為背景,但與三國時代沒有質的區別。

實際上,曹魏精於軍事者,對蜀軍的估計正是這樣。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圍攻陳倉城時,魏明帝調張郃率中軍救援隴右,他恐怕張郃未到而諸葛亮已破陳倉。而張郃判定蜀軍「懸軍無谷」,對明帝說:「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那麼魏延給自己的時間是多少?他對諸葛亮說,穿越子午谷打到關中,最快10天時間可到。顯然,他壓根就沒考慮萬一失利後退兵的事,他把寶壓在了就地取糧上。

第三,魏延能擊敗當面的魏軍嗎?

《三國誌·魏延傳》與裴注所引《魏略》記載稍有不同,《魏傳》云:「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意思是魏延先東趨佔領潼著,封住關中大門,諸葛亮再率大軍攻長安。《魏略》則云:「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意思是魏延獨領一軍攻佔長安。《魏略》的說法可信度非常高,裴松之在這條史料下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時也沒有提出異議。

可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這兩個方案都避不開一個事實:攻打堅城。長安歷經兩漢,其城守之完備,非一般小城所能比。而蜀軍的攻堅能力,卻令人無法恭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後,魏大將軍曹真預估諸葛亮還會再來,並且極大可能會出陳倉道,於是令郝昭加固陳倉的城守設施。

果然,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正如曹真所料,一頭撲到陳倉。當時郝昭僅有兵千餘,擁眾數萬的諸葛亮選擇了硬剛。諸葛亮先後用上了雲梯沖車、百尺井闌、土丸填塹、地突等方法攻城,無奈全部被郝昭破掉。蜀軍硬攻20多天,聞聽魏將張郃的救兵將至,遂退。

當然我們並不是籍此非議諸葛丞相的指揮能力,進攻堅城,歷來不是上策。胡三省注《通鑒》評論說:「則全城卻敵者,其才非優於攻者也,客主之勢異耳。故曰用兵之術,攻城最下。」後來司馬懿野戰不能擊退蜀軍,緩過神來終於選擇烏龜戰術,其實是非常合理的。既然蜀軍主力對攻堅都一籌莫展,魏延的先鋒軍有何底氣面對長安和潼關這樣的超級堡壘?而且,魏延帶的5000兵都是輕裝而進,不可能攜帶攻城器械,談何拿潼關破長安。

第四,拿下潼關能擋住魏軍救援關中嗎?

在魏延的設想中,東取潼關,西下長安,與諸葛亮頭並舉,可謂理想。只是這個設想最大問題就是,即使蜀軍得到兩漢二十多位先帝的保佑,拿下了潼關,你確定魏軍就進不來了?建安十六年曹操破馬超時,馬超屯兵塞住潼關,企圖將曹操拒之於關東。這個計劃看起來和魏延的打算一樣理想,憑險而守潼關,魏軍縱有天大能耐,也無法破關而入。

然而關中緣邊數百里,潼關只是諸座險關之一。進攻關中既可以繞道商洛山直取關中南面的武關,也可以北出河東,從蒲津渡過黃河進入關中。當時,曹操在潼著盛集主力,牢牢吸引馬超主力於此,同時暗中遣徐晃、朱靈率偏師渡蒲津,馬超北線被破,登時亂了陣腳,在潼關一線不斷退卻,不得不縮小防線、背靠長安,試圖同時抵禦曹軍和主力和偏師。

曹操這種打法,是兵多欺負兵少的欺負人戰法。到了諸葛亮北伐時,這種打法依然成立。蜀軍能夠投送到關中前線的兵力不過數萬左右,而曹魏單是南北軍主力就有5萬左右,再加上散在關、隴諸州的郡兵,數量優勢極大。魏延即使僥倖拿下潼關,又怎能避免當年馬超兩面受敵的失敗命運?

總之,魏延所謂偷襲關中的計劃,充滿了想當然和一廂情願,但缺乏實際可操作性,自然不會被久經戰陣的諸葛亮所採納。其實,說到底,古代打仗不是做選擇題。A選項不對,不等於B選項就是正確的。 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未成功,並不等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靠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