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用魏延計策後人質疑其才能!千年之後才明白其中玄機!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提起諸葛亮,想必大家一般會想到以下關鍵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空城計」、「借東風」、「神機妙算」等等,諸葛亮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已經由人變成了神,其高風亮節的人格和堅貞不渝的政治品格讓後人無限欽佩,後世很多著名的賢臣良相都曾經到成都諸葛祠去祭拜過孔明,可見諸葛亮已經成為了賢臣良相的最高典範,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偶像。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鬼神莫測,前半生風流倜儻,揮灑自如,後半生鞠躬盡瘁,忠心為國,後世很多演義小說和戲劇都以諸葛亮為主角,久而久之,諸葛亮便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神,然而在陳壽的《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角色卻有著不一樣的解讀: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意思就是說諸葛亮雖然品格高潔,處理內政游刃有餘,但是其連年伐魏,卻未得尺寸之功,原因就在於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確實沒大有天賦,然而對於《三國誌》中這段論述,後世很多歷史學家持反對意見。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誌》,都認為諸葛亮最大的一次軍事失誤就是沒有聽從魏延的建議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收取伐魏全功,諸葛亮六出祁山,軍事方面每當取得重大勝利時,總有各種原因破壞諸葛亮的戰略計劃,使其功虧一簣,這或許就是諸葛亮的無奈之處,為帥不能揮灑自如,為政還要屈居人下,使其才華武略大受限制,諸葛亮深知蜀國國弱民窮,雖名為天府之國,但自劉備夷陵之戰損兵折將之後,論國力卻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家,如果故步自封,不僅還於舊都,興復漢室無望,就連這三分之一的基業能不能保住都是問題。
諸葛亮晚年採取以進為退的戰略,通過連年征伐使魏國不敢南顧,但是多年的窮兵黷武已經使蜀國難以支撐,蜀國百姓已有怨言,就連劉禪都無法理解諸葛亮的苦心,這讓諸葛亮居於進退兩難之地,此時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議讓諸葛亮心頭一動,但是卻馬上否定了這條建議。原因有二:
一是魏延素來不得諸葛亮的信任,雖然軍事能力突出,堪稱蜀國大將,但腦後長有反骨再加上為人自負高傲,素不為諸葛亮所喜,對於魏延提出的建議,諸葛亮總是小心提防,半信半疑。二是兵出子午谷是一步險棋,諸葛亮性格素來謹慎小心,如果子午谷一旦有埋伏,那麼數萬蜀國軍隊將重蹈夷陵之戰的覆轍,夷陵之戰讓蜀國元氣大傷,諸葛亮萬萬不敢再拿舉國之兵去冒險,所以思慮在三才拒絕了魏延的建議。
事實證明,諸葛亮拒絕魏延是正確的選擇,兵出子午谷固然是一條捷徑,但是1000年後一場戰爭驗證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公元1636年,明末農民軍領袖高迎祥率領6萬軍隊,準備進軍關中平原,選擇了當年魏延向諸葛亮提出的建議兵出子午谷,然而這場戰爭卻落入了明軍的圈套,明軍統帥孫傳庭以一萬人的兵力以逸待勞,6萬人全軍覆滅,高迎祥被俘,押往北京凌遲處死,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明末農民起義軍遭到重創,從此陷入低谷。
所以諸葛亮拒絕魏延也是有充分道理的,魏軍當年肯定也想到了這一點,一旦諸葛亮進軍子午谷,必定全軍覆滅,諸葛亮伐魏戰爭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卻也為蜀國爭取了一段和平發展的時間,諸葛亮死後,三國之間很長時間沒有戰事,進入了一段相對平穩的時期,這或許正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
從這一點上來說,《三國誌》對諸葛亮的評價有失偏頗,雖然諸葛亮伐魏沒有取得成功,但是也不能完全以成敗論英雄,應該充分考慮到諸葛亮伐魏時內政外交各種情況,諸葛亮是一位眼光卓絕的戰略家,但是在戰場臨機應變的能力卻比較弱,這一點司馬懿也曾經提到過,但是作為一位政治家,諸葛亮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內政成就評價極高: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連劉備都贊諸葛亮的才能比曹丕還要強十倍,所以諸葛亮之所以受到後人的尊崇絕不僅僅是因為其品格的高潔,其軍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也應該得到後人的認可。
公元234年,為蜀國鞠躬盡瘁一輩子的諸葛亮因長期得不到休息,勞心勞力,最終在五丈原去世,享年五十四歲。楊儀等率軍還,姜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蜀後主劉禪聽說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親自出城迎接諸葛亮的靈柩,諸葛亮為劉備父子拼了一輩子,可惜的是臨死也沒有看到定鼎中原、恢復漢朝宗室的這一刻,實在是歷史的遺憾。連他的對手孫權都對其甘拜下風,評價甚高:「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西士民鹹共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