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寄寓荊州時期,劉表對劉備又是怎樣的態度?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在劉備寄寓荊州時期,劉表對劉備又是怎樣的態度?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發生在劉備寄寓荊州時期,相關人物分別為劉表和劉備。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忽一日,劉表遣使至,請玄德赴荊州相會。玄德隨使而往。劉表接著,敘禮畢,請入後堂飲宴;因謂玄德曰:「近聞曹操提兵回許都,勢日強盛,必有吞併荊襄之心。昔日悔不聽賢弟之言,失此好機會。」玄德曰:「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機會豈有盡乎?若能應之於後,未足為恨也。」表曰:「吾弟之言甚當。」相與對飲。酒酣,表忽潸然淚下。玄德問其故。表曰:「吾有心事,前者欲訴與賢弟,未得其便。」

玄德曰:「兄長有何難決之事?倘有用弟之處,弟雖死不辭。」表曰:「前妻陳氏所生長子琦,為人雖賢,而柔懦不足立事;後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頗聰明。吾欲廢長立幼,恐礙於禮法;欲立長子,爭奈蔡氏族中,皆掌軍務,後必生亂:因此委決不下。」玄德曰:「自古廢長立幼,取亂之道。若憂蔡氏權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愛而立少子也。」表默然。原來蔡夫人素疑玄德,凡遇玄德與表敘論,必來竊聽。是時正在屏風後,聞玄德此言,心甚恨之。玄德自知語失,遂起身如廁。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逃到荊州後,深受劉表信任。一次,劉表邀請劉備到自己家中飲酒,主動提及立嗣之事。他認為長子劉琦性格柔弱,次子劉琮非常聰明,且有母親蔡氏及其家族成員的支持。究竟該立誰成為自己的繼承人,劉表左右為難。劉備這認為自古廢長立幼會造成混亂,建議劉表逐步削弱蔡家的勢力。不料,蔡氏此時就躲在屏風後,聞聽此言非常憤怒,隨後就有了蔡瑁追殺劉備、劉備不得不馬跳檀溪倉皇逃命的故事。

小編要介紹的成語,是劉表與劉備談話期間的表情,叫做「潸然淚下」,意為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多在無法控制情緒時發生。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唐代詩人李賀《金桐仙人辭漢歌(並序)》中的「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在《三國演義》當中,劉表與陶謙一樣都是忠厚長者型的人物。陶謙自知能力不濟,三讓徐州,使得劉備有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劉表這是將劉備視為親信,臨終托孤,請劉備盡力輔佐自己的兒子。作者的用意很明顯,通過這兩個人物來塑造劉備的高大形象。

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並非歷史。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劉表對劉備的態度並不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親密無間。對於劉表對劉備的態度,謀士參謀郭嘉的看法可謂一針見血。據《三國誌郭嘉傳》載,郭嘉曾對曹操這樣說過:「(劉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這就充分說明了劉表對劉備的真實態度:疑慮重重。

造成劉表這種態度的根源在哪兒呢?主要還是出在劉備身上。據《三國誌先主傳》記載,劉備剛到荊州時,劉表對劉備的態度是非常熱情的,又是給兵又是給糧,並讓劉備駐紮新野。可劉備卻並不安分,在荊州招兵買馬,擴充勢力,「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此後,劉表藉故將劉備調離新野,轉而駐紮在距離荊州州治不遠的樊城一帶。這麼做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嚴密監視劉備,防止劉備做大。如果不是曹操進攻荊州及劉表病逝,劉備在荊州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