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齊三國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這三個國家是如何被挑落馬下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楚齊三國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這三個國家是如何被挑落馬下的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戰國魏楚齊三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大秦帝國只完整的存在了華夏15年的時間,然而關於它為什麼成功,我們卻足足討論了2000多年。

商鞅變法、關中本位,或許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然而,僅僅憑借自身的變法和地緣優勢,卻很難解釋得通:

面對七雄爭霸的複雜局面,魏楚齊三霸都被挑落馬下,秦國為何能夠經久不衰?

01 是不是商鞅變法和關中本位?

關於為什麼是秦國能夠一統華夏而不是其他諸侯,目前有兩種主流答案:商鞅變法賦予的強大實力、關中函谷賦予的地緣優勢。

然而,小編認為,這兩個原因有其合理性,但都不足以解釋這個問題。

首先說,關中本位和函谷之險。的確,關中地區擁有良好的地緣優勢,秦國又似乎繼承了周王朝「王興之地」,後來的漢唐盛世似乎更加證實了這個答案的合理性。

但事實上,犬戎曾直接攻破鎬京,多位秦君死於西戎,直到秦昭王時,義渠等部仍舊威脅著秦國的生存,後來的唐帝國也被西北的敵人多次攻破長安城。

這說明,關中所面臨的西北威脅並不比山東六國面臨的外部威脅更小。

有人說,這些都來自於西北,而戰國時期,山東六國都只能從東面和南面攻打秦國。

且不說,山東六國每次攻秦,都會裹挾秦國西北的戎狄,就說東南的事例。

秦末,劉邦憑借弱旅入函谷關迫降子嬰、後又從巴蜀之地還定三秦。兩次打穿關中的劉邦,用事實說明,關中函谷之險也並非鐵板一塊、固若金湯。

再說商鞅變法。我們認為七國變法之中,秦國建立了最為徹底的中央集權和小農經濟模式。這使得秦國的實力碾壓山東六國,最終完成了一統華夏的任務。

小編並不否認商鞅變法對秦國的貢獻,但秦惠王和秦昭王時的多次軍事失敗表明,秦國的實力單單因為變法就碾壓六國這一說法,純粹是誇大其詞。

況且,戰國,多國博弈,實力並不是唯一制勝的法寶。魏楚齊三國崛起之時的實力,未必比碾壓六國之前的秦國弱小,而其時六國實力還不如與秦對壘的山東六國。從魏號「夏王」、齊稱「東帝」、楚為縱約長等行為來看,他們並非沒有一統華夏的野心和戰略規劃,然而他們都沒能完成一統華夏的任務。

有人說,那是因為魏楚齊三國政治的腐敗導致的衰落。事實上,這個觀點純粹是上帝視角,與「你成功了放屁都是道理,失敗了再有道理都是放屁」這句話背後的邏輯是一樣的。

因為,大家都是人,不是神。魏惠王、齊愍王、楚懷王的很多所作所為,在歷代秦王的身上也有所體現,甚至於秦武王、昭王兄弟做的荒唐事比他們多多了。

由此看來,關中本位、商鞅變法雖然都對秦國一統華夏有所助益,但卻不是根本。

而秦國的秘密在於,為什麼魏楚齊一不小心就從巔峰跌落,再不復一統華夏的實力和機會,而秦國卻能夠長盛不衰?

02 戰國生存法則

我們先來看看,魏楚齊是如何被挑落馬下的。

戰國初年,三晉同盟,魏國國力一馬當先。魏惠王野心勃勃,在逢澤之會上自稱「夏王」,試圖以天子之名重建國際秩序。然而,當韓趙與魏國的同盟稍見鬆動,立馬就有齊國、楚國、秦國從東南西三個方向挑戰魏國霸權。很快,魏國就衰落了。

齊國以馬陵、桂陵兩戰將魏國霸權挑落馬下,還沒大放異彩,南方的楚國就開始膨脹起來。楚懷王先是擔任了合縱的縱約長,而後基本滅亡了越國並佔有其地,此時,楚國幾乎佔據了「華夏之半」。而楚國也很快就招致了秦與韓魏的聯合攻擊、齊韓魏的數次合縱攻擊。僅僅到楚懷王晚年,楚國就已在諸侯們的群毆下內外交困。

齊國是緊接著想要染指霸權的諸侯。齊愍王與秦昭王並稱東西二帝,又在發動五國攻秦之時,悍然入侵「天下之腹」宋國。然而,還沒來得及消化宋國的富庶時,齊國就因為實力隱隱凌駕於六國之上,而馬上招致了五國的一致討伐,也就是著名的樂毅伐齊。此役,齊國幾乎滅國,從此一蹶不振。

對比於三國的衰落,我們不難發現,其一,三國在衰落之前,都曾是華夏最強大的諸侯;其二,三國都是被其他各國合力攻擊,才被挑落馬下的。

魏惠王自稱「夏王」,其野心已是昭然若揭,但齊楚秦的攻擊時間跨度大、戰爭規模相對較小,似乎只是不約而同;但楚國野心並未表露的那麼明顯,數年之中就遭到了秦國和齊韓魏合縱攻擊,已經屬於有預謀的聯合了;而齊國滅宋之後不到兩年,幾乎是立馬就遭到了大規模、有預謀的聯合討伐。

這說明,在戰國中前期,一旦有一國實力超越六國,六國的容忍度越來越低,聯合討伐的行為也來的越來越快,這似乎已經是戰國的一種「生存法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戰國時代,七國爭雄,還有「泗上十二諸侯」等國參與其中,多方博弈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特徵。

在中國歷史上,長期的多方博弈並不多見,但在世界範圍內,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

多方博弈中,有一個經典的規律叫做「叢林法則」。如果將這個以自然界為主的規律引用到國際競爭中來,有兩條也十分適用:

其一,強大的國家往往擁有更多的資源,並可以對小國施加影響力甚至吞併他們。而為了擁有更多資源和對抗強國,結盟是大多數弱小國家的必定選擇。弱肉強食、合縱御強就是這個道理。

其二,當其中一國擁有了超越其他所有國家的實力時,會招致其他國家的敵視和反對。他們會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這個最強大的國家,以保證自身的生存空間不被吞併。「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可以看出,戰國的這種生存法則正與叢林法則不謀而合。魏楚齊正是違背了「叢林法則」的合理秩序,而遭到了列國的聯合討伐。

那麼,秦國又是如何逃脫叢林法則的約束,最終達到統一華夏的目的的呢?

03 秦國求和的秘密

事實上,戰國中期,秦國實力超然於六國之前,秦國就遭到了多次合縱討伐。

早在秦惠文王時,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孫衍就曾組織合縱,以楚懷王為縱約長,相約五國伐秦。

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田文回齊為相,聯合韓魏發動三國合縱攻秦,前後達三年之久。

公元前288年,五國攻齊之前,在蘇秦的提議下,再次發動五國攻秦。

在秦莊襄王和秦王政時,秦國實力已然超越六國合力,還曾有兩次合縱攻秦發生。

我們大多以為,是因為函谷關的地勢險要,因此對秦的聯合討伐大多以失敗告終,但事實上,發生在函谷關的合縱攻秦有三次,其中兩次聯軍都曾攻破函谷關,進入秦國本土。

而詭異的是,發生在戰國中期的這兩次聯合討伐行動,都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不了了之了。

其實,也不是其他原因,只是因為秦國放了大招-退地求和。

返還侵地以求和,看起來似乎也不算高明嘛?但是如果我們把秦國接下來的行動結合在一起,或許就不一樣了。

第一次三國伐秦之後,秦軍在函谷關外反敗為勝,接下來的幾年裡將韓魏打得跪地求饒。然後,秦順勢接納與韓魏結盟,韓國以太子倉入秦為質,魏襄王與秦惠王會與臨晉,以親秦的公子政為太子。

緊接著,公元前312年-311年,就是秦國與韓魏的多次聯合攻楚行動。秦國的軍事行動,帶動了齊韓魏的合縱伐楚。輪番攻擊終於將楚國的勢頭徹底打壓下去,差點穩定華夏霸權的楚懷王更是死於秦國。

第三次五國伐秦時,秦國更是在聯軍未發動攻擊之前,就賠上了笑臉,主動退地求和。兩年後,公元前286年,秦國宣佈要帶頭發動合縱攻齊的戰役,並派蒙驁率軍攻打齊的河東之地,打響了樂毅伐齊的第一槍。而樂毅伐齊,將一個極盛的齊國挑落在巔峰。

有沒有發現蹊蹺?秦國兩次都是在被合縱攻伐之後,很快就將諸侯的焦點轉移到了當時最強大的諸侯身上,並帶頭討伐,最終導致了楚齊兩代諸侯霸主的衰落。

如果說一次還算是偶然,但一連兩個霸主的衰落,秦都是始作俑者,或許就不是偶然了。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楚和齊的衰落,都是因為秦國在利用「叢林法則」將自身的焦點轉移到別國身上,借六國之手,來削弱作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的楚和齊?

換句話說,秦攻楚和秦攻齊是偶然的行動還是蓄謀已久?

04 站在縱橫家背後的秦國

魏人張儀在秦惠王時入秦,以連橫之策說動秦惠王,很快就成為秦的相邦,並為之奔走於秦、楚、魏之間。

那麼,張儀是以什麼樣的策略說動秦惠王的呢?答案是,「以秦、韓與魏之勢以攻齊、荊(楚國)」。而在秦和韓魏之勢的同時,張儀也實現了讓楚「閉關絕齊」的戰略目的。

這說明,秦服韓魏、攻楚,是張儀早就定下的國策。

而在秦宣佈發動合縱攻齊之前,早有縱橫家韓聶等人作為親秦派大臣活動於列國之間。宣佈發送攻齊之後,又頻繁的與趙惠文王、楚頃襄王、韓釐王會盟,秦國一面宣佈自己不取齊國土地,另一面卻唯恐五國伐齊不能削弱齊國。

為此,秦軍先攻齊河東作為據點,還派出質子到燕趙兩國,先推趙主事,後又推樂毅為趙燕共相,派出御史起賈於魏國主持合縱事宜。

如此積極地行動背後,秦國真實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以「破宋」為理由轉移秦攻取魏國安邑的視線,而另一方面,就是要孤立齊國,從而達到削弱齊國的目的(秦欲攻齊,恐天下救之,則以齊委於天下)。

由此可見,秦國雖然無人提出叢林法則,卻十分懂得運用「叢林法則」來轉嫁矛盾,從而削弱競爭對手。

而秦國實現這一目的的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縱橫家們為之奔走宣傳。

縱橫家是戰國時期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以口舌為武器,以國家利益為理由,說動各國君王,按照自己的意願推行國策,從而求取自己的名利和地位。而實際上,結合《戰國策》的記載來看,他們的大多數言論,實際上就是叢林法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縱橫家的名單中,至少有張儀、陳軫、韓聶等人實際上很大程度上為秦國的利益奔走。而秦國卻站在縱橫家們的背後,編織著一張張巨網。

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從秦惠王相爭於中原,到秦昭王中期,秦國的策略是一脈相承的:

秦對自己進行合理偽裝,服韓魏,實現叢林法則的第一條;然後利用叢林達則的第二條,逐步削弱著華夏大地上「最強大」的諸侯國。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秦國的實力不斷地在滾雪球般的成長,最終在秦昭王后期達到了實力可以打破「叢林法則」的超然地位。

正是秦國與魏楚齊三國這一點差異,使得秦國得以擺脫魏楚齊巔峰即終點的命運。

而秦國也就在此時,露出了他尖銳的獠牙,這便是范睢提出的「遠交近攻」和「攻人之策」。

直到長平之戰時,山東六國的部分有識之士,才幡然醒悟。此後,山東六國雖然還有戰役上的勝利,但實力上的巨大差異決定了,山東六國已經無力阻止秦國的統一了。

當然了,即使如此,秦國在接近統一的時候,仍然十分注重避免受到「叢林法則」的反噬,總是在「拉一個打一個」和大棒+胡蘿蔔的策略下實施統一的方略。

小編認為,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的決定因素,並不單是商鞅變法,也不單是遠交近攻,而是秦國利用「叢林法則」削弱對手和避免「叢林法則」的反噬,這才在在多方博弈中站穩腳跟,並逐漸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