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不是忠臣,一直很有爭議。很多人覺得司馬懿就是篡奪曹魏皇權的亂臣賊子。不過就正史記載來看,司馬懿並沒有篡奪曹家天下,一直以臣居之,真正的篡位要到他孫子司馬炎才算。
但是文學作品中認為司馬懿就是篡位了,他一直對魏心懷不軌,曹操在世時候,司馬懿沒機會,曹操死了,他就活躍起來。其實大多數人關注的是他對曹爽的做法,曹爽一黨被他剷除,大家就認為司馬懿要反,不過他跟曹爽同為輔政大臣,曹爽本也排擠司馬懿,司馬懿剷除異己實屬正常。曹爽被剷除,也和曹爽自己有關係,他功高震主,自己成天用皇帝的規制來生活,一切東西都跟皇帝一個標準,這樣的人,司馬懿除了他從另一個層面說,也屬於清君側。最起碼在司馬懿的一生中,曹芳一直是魏主,這並不曾改變。
司馬懿一生都在為曹家做事。對外,他擊退吳國入侵,阻止諸葛亮北伐,征討東北,對內他興修水利,屯田,煉鐵等等,可以看出司馬懿為曹家做了很多事,這些都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可以說他盡到一個輔政大臣的職責,兢兢業業。但是,我們也可以縱觀司馬懿一生,此人心機也很深,當年曹操去找他出山他裝病,曹操二次去探他還躺著。說明他的眼光並不短淺,從這一點來說,司馬懿也許是在為子孫後代打好基礎。不過單單就司馬懿的生平來說,他也算得上是曹魏王朝的一位忠臣了。
為什麼諸葛亮怕司馬懿
人們對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看法各不相同,也有的人說諸葛亮怕司馬懿。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諸葛亮為什麼怕司馬懿。
與其說諸葛亮怕司馬懿,倒不如說他們兩人互相忌諱。兩人歲數相當,且各為其主。孔明忠心不二,司馬仲達有竊國之心。兩個同是謀臣,同樣操守大軍。說諸葛亮怕司馬懿的原因是兩人若是對決的話,定是不分勝負的。他們兩個人一生只有過短暫的兩次正面對戰,兩次的結局都是兩軍對峙。誰若是想進攻的話,誰就是輸家,所以才會出現第一次諸葛亮因為糧草不濟而無功而返,第二次諸葛亮準備好充足糧草,但是司馬懿堅決不出戰。誰先出戰,誰就是輸家。
如果真要說怕的話,那就是諸葛亮死後,蜀國將無人能擋司馬懿。若是司馬懿揮軍而上的話,蜀國必敗無疑。這是由於蜀國的實力較弱,諸葛亮若不為蜀國殫精竭慮,蜀國很快就會被吞併。
性格純厚端正之人肯定怕性格詭異之人。司馬懿能隱忍這麼多年,極少人能做到。一般這樣的人不是內心平淡如水,就是野心極大,而司馬懿就是後者。諸葛亮和司馬懿雖性格不同,但是他們對彼此的作戰思路和風格頗為瞭解。你說諸葛亮能不怕這樣的人嗎?只要有司馬懿在,他諸葛亮就休想戰勝曹魏。在他們兩人的最後對決中可以看出孔明耗盡心力,孔明甚至用下三濫的手段羞辱司馬懿,但是司馬懿就是不迎戰。可見,諸葛亮拿司馬懿無可奈何。
司馬懿為什麼不稱帝
司馬懿是那個時代不可缺少的一個人,作為幾代帝王的輔佐之臣,曾經為歷代帝王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從曹操起,直到他最後反對曹家政權,這最後雖然他還是造反了,但不能磨滅的是他在這期間立下的種種功勞和他對於幾代帝王的輔佐之功。在輔佐帝王的期間,司馬懿漸漸積累起了人脈,兵馬以及逐漸在掌握實際的政權,所以司馬懿本身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再加上這麼多年逐漸積累起來的權利,讓他有機會,有能力去造反。但是在造反之後,司馬懿為什麼沒有去當皇帝?這成為歷史上所有人都想解開的謎團。
司馬懿在造反之後為什麼沒有稱帝呢?歷史上關於這一點說法眾多。但大部分還是比較傾向於是由於當時的時代所影響這一說法。司馬懿畢竟為曹家奉獻了那麼多年,雖然不能稱之為絕對的忠臣但是還是盡力了,並且始終是做了那麼多年的臣子。在那個時代,雖然臣子造反當皇帝的例子數不勝數,但是畢竟名聲上都不好聽,而且多數最後也並沒有什麼好下場。所以,司馬懿最後雖然造反,但是並沒有自己去稱帝,因為於情於理都不合適,都會遭到後人的詬病。司馬懿很聰明的選擇了為自己的後代鋪平道路。所以在他之後,他的子孫當上了皇帝。這樣後人便無法說什麼。雖然並不是那麼的光明正大,但畢竟事情是他幹的,他的後代登上皇位由於沒有直接經手,所以別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司馬懿之所以沒有稱帝是迫於時代是做出的選擇,也是不論從當時看還是現在看都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