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國網小編,說起司馬師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我們都知道,曹丕稱帝時首都設在了洛陽。但因為東漢末年董卓焚燒洛陽,讓洛陽面目全非。孫堅曾經在反董戰鬥中率先攻入洛陽,但孫堅眼中的洛陽,就是一片廢墟。根據記載,天子從長安逃回洛陽後,官室被燒盡,田畝荒蕪,官員們甚至用荊棘圍靠土坡來為天子建立「圍牆」。一直到曹操擊敗張魯,仍然迫切需要漢中百姓遷徙至洛陽來補充人口。三國時期洛陽長安雖然逐漸繁榮,但仍然比不上東漢時繁華的景象。
反觀成都,在建安十九年,劉備克定益州之後,當地人民生活仍然豐富盛樂。雖然劉備曾經有索取老百姓的金銀賜給將士的劣跡,但他並沒有實行燒殺搶掠的行為。換個角度,劉備曾經賜予諸葛亮、法正、關羽和張飛各金五百斤、銀千斤。由此可見成都地區金銀庫存的豐富。
話說回來,在三國時期,如果說新興大都市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提到鄴城和秣陵。本文,我們主要圍繞著鄴城回顧其繁榮發展的歷史。
袁紹時期在冀州大力發展鄴城成為中心,即使袁紹後來控制了冀州并州幽州和青州,這依舊無法改變鄴城的地位。曹操攻破袁紹後,被封為冀州牧。自從曹操對袁家勢力趕盡殺絕的同時,曹操也在積極建設鄴城。建安十八年天子封曹操為魏公,並封邦建國,國都就是鄴城。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為魏王,國都也依舊是鄴城。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因漢太醫令吉本等人叛亂導致王必被殺害,盛怒之下要求漢百官來鄴城「報到」,由此可見曹操與鄴城在當時的地位。
曹丕稱帝后,設定洛陽為首都,鄴城仍然被列為當時的「五都」之一,這五都分別是長安、譙、許昌、鄴城和洛陽。對於設定五都的原因,曾有學者一一解釋,其中鄴城的原因被分析為「王業之本基」。
鄴城在曹丕眼中具有如此大的重要性,這也歸功於曹操對鄴城嘔心瀝血地建設。建安十五年,建成銅雀台,建安十八年,建成金虎台,建安十九年,建成冰井台。這三台在未來不斷被修繕保養,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甚至比剛建成時還氣派。
當然,鄴縣主要發展的原因在於人。曹操在勢力擴張的過程中,不斷將人口遷徙到鄴縣。其中梁習在并州刺史任上時,面對高幹留下的爛攤子,北方民族的隱患下,他主動將數萬人遷徙到鄴縣。杜襲在擔任丞相長史時跟隨曹操討伐張魯,在大軍得勝後,杜襲被安排在漢中地區都統軍事。杜襲在工作中積極開導漢中百姓,指導他們自發往洛陽和鄴城遷徙,這次大遷徙有八萬多人。
另外一方面,曹操「定居」鄴城,其部下「自願」將家屬移居至鄴城,也起到便於曹操管理控制手下大臣將領的作用,其性質約和「質子」,「任子」相同。
曹操有一個手下叫楊沛,當時曹操要求大臣們將各自的宗親與賓客遷徙到鄴城。但以曹洪和劉勳為首的人放縱自己門下賓客,以致於遷徙效果很差。楊沛向一些賓客開刀,也算提醒了一下曹洪等宗親勢力。
除去宗族和地方勢力外,曹操的將領部下也積極響應曹操的號召。李典曾經率領宗族三千多家人請願遷徙至魏郡,並獲得曹操的同意和欣賞。
經過曹操對於遷徙的要求和對城市的發展,鄴縣人口規模空前增加,甚至一個鄉就會有一萬多戶人。曹丕稱王后,鄴因「遍地是豪強宗親」而多有不法之事,曹丕任命賈逵為鄴令,進行鐵腕治理。
除了宗親、手下大臣需要將家人遷徙過來,凡是在國境邊界的將領是強制要求「任子」在鄴城居住的,當然,曹操針對少數人特意取消限制的除外。
曹操攻破袁譚後,臧霸主動向曹操拋出橄欖枝。請求將自己的孩子和弟弟以及各位將領的家屬遷徙到鄴城定居。雖然曹操最終沒有答應臧霸的請求,但曹操應該對臧霸有所安心。
魏明帝曹叡時期,曾經明確下詔書要求國境邊界郡的太守也需要送任子到鄴城。有學者指出,從各地邊境將任子送到鄴城的情況,可看出鄴城已經成為邊境將領太守的「任子聚集地」。司馬師把控朝政的時候,曾經要求大魏各王公也移居鄴城以防生變。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基本延續了這項理念,一口氣將曹魏諸侯王勢力的威脅減到最小。
毋丘儉曾經表示,司馬家將曹姓諸侯王公囚禁在鄴城,就是為了將曹氏宗族全部誅殺。
曹髦「駕崩」後,司馬炎「北迎」常道鄉公璜(曹奐)入京成為新一任天子。
另外,在司馬炎還未稱帝的時候,司馬炎特意找到過住在鄴城的曹植的兒子曹志聊天。二人談話通宵達旦,通過此次溝通,司馬炎對曹志大為驚奇與讚賞。
司馬昭在鹹熙元年時,曾出征長安,因為憂慮鄴城的曹姓諸侯王,司馬昭特意派遣山濤鎮守鄴城,以防變數。
總的來說,通過漢末三國時對鄴城的建設發展,讓多方面的資源向鄴城靠攏。有學者指出,後趙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建在鄴城,並非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