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一直是三國孫家的基地,孫策在江東創下基業,為孫吳政權奠定基礎。公元229年孫權登基稱帝,孫吳政權正式確立,51年的統治由此開始。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曹丕出兵攻吳。孫權派建威將軍呂范督五軍,以水軍拒曹休,以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以裨將軍朱桓守濡須拒曹仁。十月,孫權臨江據守,曹丕也決定親征攻打東吳。魏軍斷絕吳軍的糧草、援兵,圍攻江陵六個月,因吳將朱然的堅強防守而無功而返。東線戰事則是呂范大敗小勝,朱桓力克曹仁
。224年(黃武三年)八月,曹丕親率水軍第二次攻吳,因遇暴風雨,江水暴漲,只得再次退兵。不久,蜀、吳互通使臣,恢復同盟。225年(黃武四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師征吳,八月進入淮河,十月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準備渡江。恰在這時,天氣嚴寒,長江冰封,戰船不能行動,且吳國嚴兵固守,只好返回,曹丕三次攻吳,都收效甚微。公元226年(黃武五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擊江夏,不克而還。
公元228年(黃武七年),鄱陽太守周魴以降魏為理由誑誘魏揚州牧曹休。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蔣濟、滿寵意識到曹休的不利之處,但曹休已經開戰,隨後失敗。
石亭之戰中魏國的失敗,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內不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吳行動,戰後相對安定的環境為孫權稱帝奠定了基礎。公元229年(黃龍元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建都武昌,後遷建業(今江蘇南京)。
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散佈在孫吳境內山區的山越人(關於山越的來源和族屬,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翦伯贊和一些史學家認為「山越人是秦漢時期南方越人的後裔」,其中又有山上土著說,吳越遺民說,武帝遷閩甌逃亡說等。唐長孺等史學家則認為「山越即山民、宗部「,與普通漢人無異。佔山為匪,或是久居山中避亂的普通漢人後裔,如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描寫的類似。種種說法不一。
但山越作為一個廣闊五省的分散武裝集團,單一來源的可能性很小,更多是兼而有,其中固有當地土著,也有上山為匪的普通漢人,也有外部遷入的百姓),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山區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納入吳國的編戶齊民裡。
公元233年(嘉禾二年),孫權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為燕王,派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帶兵一萬多人,率領裝載金銀財寶的船隻,試圖使遼東接受孫吳的封爵,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此後孫權又數次攻打魏國,但皆無功而返。
公元241年(赤烏四年),孫權的長子孫登死亡。242年,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他非常寵愛孫霸,引發了「二宮之爭」,朝中大臣也分為兩派。名臣陸遜也因捲入這一事件而遭到孫權斥責,氣憤而死。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孫吳開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