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三國最厲害的胖子董卓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他武藝高強,勇武過人,威震羌胡,憑一己之力統治著最混亂最剽悍的隴西地盤,成為天下第一軍閥;他廢立過漢朝皇帝,睡過天下第一美女,統帥過天下第一勇將,後世背負著國賊的罵名。
他是董卓。一個如果不早死,天下必將為之改變的大人物。
一、董卓的武藝。
關於董卓同學的外貌,連環畫、影視劇裡都一個模子:大腹便便的胖子。
但,就算是胖子,他也是個人見人懼的靈活死胖子。
玩過《三國誌》遊戲的都知道,董卓武力值、統帥值很強,風哥用董卓單挑時居然輕鬆達成30連勝,在三國前期除了呂布、關羽、張飛等寥寥數人外所向無敵。而說起統率,董卓旗下的西涼騎兵,戰場上簡直如同BUG。
這非常符合史實。
《後漢書》記載: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為羌胡所畏。
「雙帶兩鞬」就是坐騎兩邊各掛一個箭筒,方便左右開弓,這在當時,是武藝高強的將領標配。能讓剽悍的羌胡畏懼,不是一般的厲害。
董卓是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這是一個與西北羌人接壤的邊遠地區,民風粗野剽悍,董卓也不例外。
他出身一個富豪家庭,「少好俠,嘗游羌中」,性格粗猛有謀略。憑借左右開弓的騎射武藝,粗野有謀的性格,他在西北羌人中的名氣特別大,「羌人豪帥」都是他的座上賓,他的身邊聚集了一批身份複雜的亡命之徒。
因為素有威望,董卓被大漢朝廷任命為州兵馬掾一職,這是一個邊防的治安長官。
黑道、白道通吃的董卓,成為聞名隴西的風雲兒。
二、董卓的軍事能力
董卓的發家史,就是一部討伐羌、胡的剽悍戰史。
《英雄記》記載「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吳書》也記載「卓領兵騎討賊,大破之,斬獲千計。」
漢桓帝、靈帝年間,西羌不斷發生暴亂,在焦頭爛額的朝廷平亂過程中,一直活躍著董卓靈活死胖子的高大身影。
從羽林郎、軍司馬、廣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到并州刺史、河東太守。董卓官職的一步步高陞,是靠人血、戰功掙來的。
董卓為漢室立下的最大功績,來自於平定了韓遂之亂。
韓遂在《三國演義》裡是個大配角,但在真實歷史上卻是個一度威震一方的梟雄。
漢靈帝中平三年(185年),羌胡內部發生兵變,時任涼州從事的韓遂取得兵權,聯合周邊的馬騰、王國等人,合兵十數萬進攻三輔,聲勢浩大,勢不可擋。兩年之內,韓遂、馬騰的叛軍攻到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危及長安和洛陽。
漢靈帝急忙拜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共同解陳倉之圍,大敗韓遂、馬騰,平定了一次危在旦夕的叛亂。
董卓達到了地方軍閥事業的巔峰。
論身份,他是朝廷重臣、平叛上將;
論地盤,整個隴西都是他的勢力範圍;
論軍隊,他擁有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兼雜胡人騎兵的混合軍團——中原人懼稱為西涼鐵騎。
羽翼日豐的董卓,越發野心勃勃。這時的隴西,已經滿足不了天下第一軍閥的胃口了,他開始放眼洛陽——
天下的鼎,有多重?
三、董卓的野望
說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輩曹操只是邯鄲學步而已。
董卓是漢代第一個以地方軍閥身份把持中央大權的BOSS。
話說,董卓既不是大將軍何進那樣的外戚,又不是袁紹袁術那樣的累代公侯,甚至不是曹操那樣出身權貴家族,作為一個偏遠地方的諸侯,他是怎樣做到的?
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駕崩,年幼的少帝劉辯繼位,何太后垂簾聽政,她的哥哥大將軍何進主持朝政。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卻不買賬,為了控制皇權,何進和張讓的權力鬥爭進入白熱化。
何進下了一步臭棋,為了誅殺張讓等宦官勢力,他密令手握重兵的董卓進京清君側。
董卓喜不自勝,這相當於收到了一個盛宴的邀請函。
天下,我董卓名正言順的前來赴宴了!
不過,董卓大軍還在路上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何進卻被張讓率先殺死,宮廷大亂,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半夜出逃至黃河渡口。
董卓第一次見到兩個少年時,就動了廢立皇帝的心。當然,劉協更聰明更年幼不是理由,而是董卓要打自己的牌。還有比立一個新皇帝更偉大的事業嗎?
玩了一輩子刀槍的董卓深知: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首先,為了震懾洛陽那班錦衣玉食的昏庸之輩,軍事天才董卓擺出了一個迷魂陣:
初進洛陽,董卓只帶了三千西涼騎兵,但為了給洛陽人造成假象,他命令部下每隔幾天就趁夜悄悄溜出城外,第二天早上再旌旗招展浩浩蕩盪開進洛陽,這樣源源不斷演了幾次戲後,朝廷官員們都被董卓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震懾得五體投地。
第二步,董卓派心腹將領呂布殺掉京城衛戍部隊長官,接收了京城的防衛部隊。
有強大的軍事後盾做保障,董卓便開始施展拳腳了。
他先迫使朝廷任命自己為司空,接著召集文武百官,悍然宣佈廢掉少帝劉辯,將他貶為弘農王(不久後毒死),立陳留王劉協為新皇帝,即為漢獻帝劉協。
改立皇帝,董卓自然「功勞最大」,於是他將自己陞遷為三公之一的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後又自封郡侯,拜國相,躍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權。這時的董卓,雖名為國相,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權傾一時,實際上就是皇帝。
四、董卓的壓力
做到這一切駭人聽聞的大事,當然需要人支持,董卓並不是匹夫之勇,他手下人才濟濟。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牛輔、董越、胡軫、段煨(西涼系)、徐榮、呂布(洛陽系),這些將領均是董卓嫡系,一時之雄,能征慣戰之輩。
我們經常會說董卓殺掉多少大臣,實際上,他提拔的大臣遠遠多於他殺掉的。滿朝公卿,沒有不沾光的。
比如拉攏司徒黃琬、司空楊彪、吏部尚書周鉍、侍中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颥等,還抬舉那些被貶斥的陳蕃、竇武等官員,甚至擢升他們的子孫。一時之間,「幽滯之士,多所顯拔」。文學家蔡邕,被董卓識才惜才,「三日之間,周歷三台」,以至於董卓死後不惜危險扶屍大哭一場。
但是,就算這樣,還有很多不服的?怎麼辦?
殺。
對不服自己的官員,董卓毫不客氣,手段毒辣地誅滅三族,殺雞儆猴。袁紹和曹操是董卓拉攏失敗的兩個人,但他們機靈,都連夜逃走避禍。
董卓的壓力,來自外部的軍事上。
公元190年,渤海太守袁紹、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等10餘家諸侯起兵反對董卓,這也是我們熟悉的一段歷史。一開始,董卓軍全勝:長沙太守孫堅在梁地被董卓部將徐榮擊敗,穎州太守李旻被生擒,河內太守王匡則被董卓派兵突襲,幾乎全軍覆沒。
第二年(191年),孫堅軍再度討伐,擊敗了胡軫和呂布,逼近洛陽。董卓親自率軍出戰,也被孫堅擊敗。
這場軍事上的敗仗,才是董卓走下沒落的起點。為了避開諸路大軍的圍攻,董卓決定遷都長安。
在長安,董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四、董卓之死
後世提起董卓的身死名裂,總說因為他暴虐。比如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就點評道:「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
董卓的確暴虐,比如他在酒席宴上突然殺人,他的部下在老百姓集會上殺人掠財姦淫婦女,他還在遷都長安時焚燒洛陽皇宮,發掘皇家陵墓和公卿墳塚——但是,這些事曹操也幹過,絲毫不比他遜色。
董卓之失敗,敗在以下幾點。
第一、身為「番將」的董卓初進洛陽,根基不牢時,先廢立了皇帝,這就政治上、人心上丟了分。後人評價道:董卓地兼形勝,手握兵鈐,顛而不扶,禍則先唱。興晉陽之甲,君側未除;入洛陽之宮,臣節如掃。至乃發掘園寢,逼辱妃嬪。太后之崩,豈稱天命!宏農之廢,孰謂人心?
第二、董卓掌握大權後,犯了和李自成一樣的錯誤:被花花世界迷住了雙眼。他在長安城旁邊修建了高厚達七丈的「郿塢」,裝滿了金銀財寶,自稱「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這就流露出寧做富家翁的短淺,喪失了銳氣。
第三、手下驕兵悍將的難以控制,這是董卓的直接死因。
我們都知道,董卓是被司徒王允設計,被負責警衛部隊的呂布倒戈刺死的。呂布為什麼要刺殺自己的主公?
因為董卓太過性烈,連心腹手下都一言不合要隨時暴怒,要知道,呂布最終同意刺殺董卓,不是因為所謂貂蟬(貂蟬其人僅是小說家杜撰),是因為董卓「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