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大將安重榮有句名言,「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幾千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顛破不滅的真理。
具體到漢末亂世,「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邏輯再次上演,率先導演這一幕的是涼州人董卓。公元189年,漢朝政府發生宮廷政變,大將軍何進被殺,董卓趁機率軍進入洛陽城內。
依靠著軍事力量,他廢了少帝劉辯,另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劉協,並自領相國一職,地位在三公之上。自此,董卓成為東漢政府實際上的一把手。
老實說,作為武將,董卓並非最優秀的那一批。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是他而非同時期的其他武人最終號令天下呢?這是偶然還是必定?
一、漢末三大著名將領
在東漢末年,論軍事水平,同時期至少有三大著名將領在他之上,分別是盧植、朱俊、皇甫嵩。
盧植是個文武全才。文的方面,曾經師從東漢大儒馬融,與鄭玄等人是同門師兄弟。此外,他有兩個著名的弟子,一個是公孫瓚,另一個則是劉備。
武的方面,盧植先後出任九江太守、廬江太守,期間平定了當地的蠻族叛亂。後來,黃巾起義爆發,他被任命為北中郎將,負責征討冀州的黃巾軍。
盧植連戰連勝,嚴重打擊了黃巾軍勢力。然而由於沒有賄賂前來視察工作的宦官,他被撤職下獄。
後來,董卓被任命為東中郎將,替代盧植繼續征戰,然而卻遭遇大敗。董卓也因此被免官。他們的能力高低,由此可見。
朱俊,出身貧寒。曾任交州刺史,期間發生叛亂,他僅率五千家兵便大破叛軍,由此名聲顯露。
黃巾起義爆發後,朱俊擔任右中郎將,與左中郎將皇甫嵩一同討伐穎川、汝南、陳國等地區的黃巾軍,均大破之。其後,又大破南陽的黃巾軍,斬首數萬,軍事能力可見一斑。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皇甫嵩,將門世家出身,父親皇甫節為雁門太守,叔叔皇甫規是東漢著名將領,拜度遼將軍。黃巾起義爆發後,皇甫嵩任中郎將,與右中郎將朱俊共討穎川等地黃巾軍。
穎川、汝南、陳國等地的黃巾軍平定後,靈帝又下詔讓他替代董卓,討伐冀州的黃巾軍。皇甫嵩不孚眾望,先是大敗並擊殺張梁,斬首三萬。當時黃巾軍首領張角已病死,皇甫嵩剖棺戮屍,割下首級送去京師。
隨後,他又大破並斬殺張寶,斬首十餘萬。至此,起義軍三大首領全部被滅,黃巾起義終被平定。皇甫嵩由此名震天下。後來,涼州的王國起兵叛亂,皇甫嵩率軍討伐,又大破之。
這三大著名將領中,皇甫嵩用兵最強,功勞最大,名望最高。其次為朱俊,最後是盧植。從軍事水平上來看,相較這三人,董卓是自愧不如的。從名望上講,董卓更是無法與他們媲美。
那麼,為什麼是董卓這個二流武將「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呢?
二、董卓的軍事生涯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瞭解下董卓的軍事生涯。
董卓的仕途並非一番風順,而是歷經三起三落。
第一次起,董卓跟隨中郎將張奐,討伐并州的羌人叛亂。此戰,他立下大功,被任命為郎中。之後,他先後升為雁門郡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官職。
第一次落,在西域戊己校尉的任職上,董卓因事被免。至於具體的原因,史書沒有記載。
第二次起,因為羌人叛亂,朝廷再次啟用董卓,任命他為并州刺史、河東太守。《英雄記》記載,「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其後,董卓被拜東中郎將。
第二次落,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董卓被拜東中郎將,替代盧植討伐冀州黃巾軍。隨後,董卓因遭遇大敗而被罷免,並至廷尉受審,判「減死罪一等」。這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靈帝大赦天下,董卓獲得赦免。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第三次起,公元185年(中平二年),涼州羌胡發生新的叛亂。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入寇三輔地區,董卓再次被啟用,復為中郎將,與皇甫嵩一道討伐叛軍。
公元189年,董卓率軍入主洛陽,控制了大漢政府,並廢立皇帝,權柄一時無二,達到了事業的巔峰。
第三次落,公元192年,董卓被部下呂布所殺。
以上大抵便是董卓的軍事經歷。為什麼他能夠三起三落呢?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大漢帝國的西部邊疆非常不穩定,經常發生叛亂。每當西部發生叛亂時,朝廷都要啟用董卓。
所以,董卓之所以能三次三落,根源在於,他在西部邊塞地區擁有巨大的聲望,並且無人可以替代。
董卓在西部邊塞名望之大,還可以通過下面這件事看出。
中平三年,張溫替代皇甫嵩,去討伐韓遂等人的叛亂。張溫召董卓前來集合,許久過後,董卓才慢騰騰地趕來。張溫自然頗為不喜。
董卓不僅姍姍來遲,言語之間還衝撞張溫。孫堅當時在張溫手下任職,他見狀便勸張溫在陣前斬殺董卓,以立軍威。張溫如此回應:「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
「西行無依」四個字,點明了董卓敢於如此傲慢囂張的緣故。因為這一點,張溫即便對其非常惱怒,也無可奈何。
三、軍閥董卓
不過,名望畢竟是虛的,如盧植,名聲再顯赫,朝廷一道詔書便可任意拿捏他。但董卓並不是只有虛名,他之所以有後來的事跡,根源在於他成長為了一個西涼軍閥。
什麼是軍閥?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軍閥指的是在正常的國家體系內,依靠軍事手段割據一方的軍事集團。該軍事集團內所有人,只服從於軍事首領,並不服從於中央政府。
中平六年,漢靈帝徵召董卓少府,少府位列九卿,是中央政府內的高官。但董卓卻上書請辭。
不久,漢靈帝病重。臨死前,靈帝又給董卓下了第二道詔書,任命其為并州牧,讓他把兵馬交到皇甫嵩麾下。
這次,董卓仍是上書請辭。不過,他擔心惹怒朝廷,於是帶領五千精兵,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朝廷兩次徵召,其目的在於將董卓調離他的大本營涼州,這是釜底抽薪之謀。董卓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兩次都回絕了。
這種直接拒絕中央詔令的做法,與謀反無疑。董卓敢這麼做,且涼州內部沒有反對聲音,無不透露出一個事實:中央政府對涼州地區已經喪失了控制力,涼州軍事集團內部只知有董卓,而不知有皇帝。
顯然,這時的董卓已經是一個實打實的軍閥了。而且,他還是帝國內部第一個軍閥。
對比董卓,皇甫嵩、朱俊、盧植等人雖然名聲更大,軍事能力更強,但他們並沒有自己的割據勢力,更不是軍閥。其麾下的軍隊是大漢的軍隊,只要朝廷一紙詔令,便能剝奪他們的軍權。
正因為這一區別,董卓最終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他以後,軍閥並起,三國亂世就此到來了。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