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廢帝的理由是什麼 第一個站出來反抗的人是誰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董卓廢帝的理由是什麼 第一個站出來反抗的人是誰

對董卓廢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三國世界中,何進欲誅宦官之亂,聽袁紹言召四方英雄,盡誅宦官。西涼刺史董卓統領西周大軍二十萬,早懷有不臣之心,聽到詔令立馬奔至朝廷。

且說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乘車還京,董卓帶著一隊兵馬到來,百官皆驚,唯有陳留王劉協與他應答,且自始至終都沒有言語不當的地方。董卓暗自對陳留王的表現感到驚奇,認為他的才能超過了少帝劉辯的才能,才懷有廢立之心。但我覺得這只是一個借口。個人認為董卓並不完完全全是個粗人,還是有些計謀的。就如觀呂布驍勇善戰,能成為自己的有力助手,便是採取誘降政策招降了呂布。其立陳留王劉協為帝,還是有原因的。

董卓是被招進宮的,他想只要自己在朝中沒有勢力,便是喚之則來,揮之則去,很大程度上沒有主動權。且何後更是反對召外臣進宮,還說出了:宦官統治是漢家歷來的狀況,你召外臣進宮誅舊臣,是對皇權的不尊重。所以董卓與何後是有矛盾的,而何後扶持的是少帝劉辯,董卓想要奪權,必須搞下少帝劉辯背後的勢力,廢除舊帝換成新帝便是最好的選擇。至於換成誰,我覺得無關緊要,說陳留王劉協聰明那是表面,畢竟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能折騰多大的事,對於他只要能握緊皇權就行。

再者也要使百官折服。董卓是出身卑微,靠結交當朝顯貴的人陞官。文武百官是看不起的,而且名聲也很差。他要是統治別人,必須立下威嚴。

他採用了廢舊帝換新帝,這與趙高的指鹿為馬有些相似,就是想看看誰忠於自己,誰不忠於自己。這個政令一下,立馬就有反抗的,後來反抗的丁原死了,丁管死了,袁紹棄之而去。董卓大怒了一句: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一定程度上下退了大臣,大臣們敢怒不敢言。

先說立威。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為了剿滅宦官,大將軍何進採納了兵諫的建議,讓外兵進京勤王,結果事發不密,被宦官們用計先滅了口。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董卓就是這漁翁。他藉機領兵入朝,乘著朝廷內亂,擁兵自重,把持朝政。

但是,董卓畢竟是一個外官,論功行賞,提拔都不為過,但是,賞賜完了,事情就告一段落了,董卓的處境就尷尬了。董卓在朝廷沒什麼根基,時間一久,大臣們,尤其是位高權重的老臣們,必定不服他,會找各種理由排擠他。

而且,董卓如果只是一個被提拔的大官的話,很多事情,他未必能插上話,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朝廷的掌控力。董卓當然知道自己的提議不會一下子通過。但是,他就是要通過此舉看一看,有多少人反抗自己,在給出一個下馬威後,還有沒有人敢反抗自己。

果然,第一個反抗的就是荊州刺史丁原。結果,丁原實力不行,被董卓幹掉了,朝野震驚,反對的聲音一下子少了。兵權在手的人尚且如此,那些文官更加自知無力,敢怒而不敢言。董卓立威的目的就達到了。有不少人說排除異己。可以這麼說,但是在小說中論據不足,原因是董卓畢竟是個外觀,在朝時間有限,敵對的人也多不到哪去。尤其董卓本身就是個會做的人,當年剿滅黃巾不力,通過走關係免了罪。

再說掌權。前面說了,如果僅僅是提拔的話,董卓掌權,還有諸多限制。但是,廢帝換一個自己指定的皇帝,意義就不一樣了。都是幼帝,董卓可以肆無忌憚地打著皇帝的旗號,培植親信。廢舊立新後,董卓不僅大權在握,而且,他的手下,都身居要職,董卓自此也高枕無憂。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