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成語典故,相信多數人都會想到三國鼎立時期的東吳大將呂蒙。他發憤勤學、刻苦讀書、善於用兵的事跡,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能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
一代偉人毛澤東也對呂蒙褒揚有加,他曾向黨的高級幹部多次推薦認真學習《三國誌·呂蒙傳》,並說到:「呂蒙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接受孫權的勸告,勤學苦讀成為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幹部很多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誌》的《呂蒙傳》。」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著名將領,汝南富陂人。他以膽氣著稱,率軍先後破黃祖於夏口,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其戎馬生涯最為經典之戰是設計「白衣渡江」奇襲荊州,逼的關羽「敗走麥城」,最終捉獲關羽父子,重奪荊州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為孫權成就東吳霸業立下了彪炳戰功。呂蒙累官拜至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
公元220年,呂蒙成功奪取荊州後卻突然「疾發」,孫權聞訊後心急如焚,特地將呂蒙置於內殿,千方百計為他醫治,不惜重金,「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孫權掛念他的病情,想隨時留意呂蒙的病況又恐怕妨礙他歇息,於是在呂蒙居室隔壁的牆上鑿了個小洞,「常穿壁瞻之」以便觀察呂蒙。孫權此舉,可與匡衡鑿壁借光相媲美。
每當看見呂蒙稍能進食,孫權便為之大喜,言笑歡暢;呂蒙病況轉重,孫權便會心煩失眠。有一次,呂蒙之病曾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孫權還為此專門下達赦令,聚集群臣一起慶賀。然而不久後呂蒙病況急轉直下,孫權親自探望,「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終不治於內殿病卒,得年四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