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 晚年時間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 晚年時間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晚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很多人也因此酷愛三國史。在三國中,除了曹操劉備等英雄外,還有一人由於作者的喜好,筆墨不多,但卻不能不忽視的英雄,那就是東吳主公孫權。早年的孫權雄才大略,帶領東吳勵精圖治,位列三國之一。但是其晚年卻廢太子,賜死兒子,殺掉重臣,導致東吳走向衰敗,這是為何呢?

三國魏蜀吳領軍人物

三國演義,魏蜀吳三家爭霸天下,其中以魏蜀的名氣相對要大一些,吳相對來講筆墨不多,戲份也不夠,但是其實東吳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甚至比劉備的蜀國還要強上一籌。

在東吳,孫權更是年少成名。在其9歲的時,就能洞察世事,有著非常之高的判斷能力和戰略力,更是得到了曹操如此之評價:「有子當如孫仲謀」。能到到曹操如此評價,可謂是三國第一人。其實孫權並不是孫家的第一位繼承人,哥哥孫策從父親孫堅的手中接過家業,並發展壯大,然而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便接過重任成為了一方諸侯,此時孫權僅僅才18歲。此後,他分析天下大勢,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從此奠定了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基礎。後來又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拿回了「借出去的荊州」,大大發展了自己的勢力,至此江東基業在他手裡一步步發展壯大,真正成功站穩腳跟,形成三足之一。

少年孫權

縱觀孫權的前半生愛護臣下,禮賢下士任才尚技,帶領東吳勵精圖治,東吳國力蒸蒸日上。打下基業的孫權,早早冊封長子孫登為太子,然而由於他晚年性情大變,終究沒能避免爭儲的悲劇。

孫權

首任太子孫登好學上進,性格謙和恭敬,東吳的大臣們也都頗喜歡這個太子,但是偏偏35歲的孫登英年早逝,因此孫權再立太子。孫登死後孫權將三子孫和立為太子,但是這次立儲卻為後面的帝位之爭埋下了引子,引發了一些問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後,卻又開始寵愛四子魯王孫霸,甚至給了孫霸和太子一樣的待遇。這明裡暗裡的信息,導致魯王孫霸得到了錯誤了判斷,誤以為自己也參與帝位之爭,滋生了孫霸爭儲的慾望。

孫權

此時天下局勢為此短暫的和平,外部沒了曹操劉備這樣的大威脅,東吳朝堂也不再鐵板一塊,紛紛開始了權力之爭,他們立刻分成了太子派和魯王派,結果朝堂之爭愈演愈烈,最終太子孫和被廢,魯王孫霸被賜死,丞相陸遜也被殺死了,一批批人被誅殺流放,凡是參與爭儲站隊的大臣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一時之間東吳翻天覆地的變化,廢掉太子賜死兒子,又解決了一批大臣使得朝局不穩,元氣大傷的也就埋下衰敗的種子。

東吳陸遜

也有人說,這不過是帝王權術罷了,是孫權故意為之,其目的是藉著兩宮之爭,一舉打下了江東士族。這樣一折騰,各方勢力是均衡了,但是東吳也沒了什麼可用之人,此時孫權又立了幼子孫亮為太子,孫權死後,年僅十歲的孫亮繼位,許多孫吳元老也相繼死去,年幼的太子根本就不足以掌控東吳局勢,更無法控制一眾朝臣,最終孫氏宗親很快把持了朝政,東吳走向衰敗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三國地圖

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最終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不論是孫權是玩弄帝位權術還是真正的年老昏庸,東吳政權的衰敗都與孫權又著直接關係,真乃:「成也孫權,敗也孫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