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關羽瞧不起諸葛亮,但是如果說是他最看不上的人,則並非是孔明了,而是吳國的國君,孫權。不過戲劇性的一幕是,他最看不起的人,最後卻瞭解了他的性命,二爺敗走麥城,主要原因就是吳國出其不意的偷襲。說起來,孫權好像也不怎麼害怕二爺,他的部下呂蒙更是如此,如果說敬重還有幾分,卻沒有覺著二爺有多少比別人強的地方。
二爺當然是蓋世的大英雄,他的義薄雲天被人稱道了將近兩千年,可是在當時的時代,他強也不代表別人就弱,其他人也有跟他本事差不多,甚至比他還要厲害的人在,論統軍,他肯定不如三位國君,其中二爺對魏國領袖曹丞相的態度是禮節性的表示友好,而對於劉備則是非常敬重,至於孫權,則在他眼裡什麼都算不上了。
不過既然能夠成為吳國的統治者,能夠經歷過十八路諸侯的鏖戰而不亡,成為中原的三大勢力之一,可以肯定的說,他絕對不是泛泛之輩,按理說是不應該被小瞧的。而且按照原先的情況來看,對於是否攻打荊州,在他眼裡是屬於各有利弊的事情。後來諸葛瑾給他出主意,讓他去荊州向二爺提親,說想要娶二爺的女兒。
不成想在跟二爺提親的時候,諸葛瑾被罵了個狗血淋頭,二爺稱自己的女兒是虎女,而孫權的兒子是犬子,兩家們不當戶不對怎麼成親?還說如果不是看在他弟弟孔明的面子上,一定將他的項上人頭砍下。為了不讓他再糾纏不休,二爺直接將他轟了出去。好嘛,曹丞相稱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在他的眼裡孫權著實也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但在二爺的眼裡卻與一條狗無疑。為什麼二爺如此不待見孫權呢?而且最後又是怎麼死在了孫權的手上呢?
關於二爺為何瞧不起他,說起來主要還是統治階級與平民階級之間的對立矛盾,孫權屬於子承父業,他的江山是父輩傳下來的,而並非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充其量就是個得了巨額遺產的富二代,相比於那些另外兩位白手起家的領袖,他在本質上就有所欠缺,在二爺的心目中,孫權的境界比另外兩位要低的多。
另外,二爺還瞧不上孫權的為人做事,相比於蜀魏始終對立的情況,吳國則是像一株牆頭草一般,前兩天跟蜀國達成共識,後三天就跟在魏國後面對付蜀國,反覆無常,難免讓人視為小人。不過小人往往更有本事,正是因為他花花腸子多,才更需要提防,根據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縱使二爺打心眼裡瞧不起孫權,對方也沒有多少特殊的感覺,因為他也沒有將二爺看成一個人物。
後來二爺攻打襄樊的時候,被孫權派人狠狠地在後背插了一刀子,屬於偷襲。兩方人馬開始正式較量起來,此時便能夠看出他們之間的差距來了,論武力值孫權或許不如,但是論謀略,孫權能甩二爺幾條街了。他不像是二爺那樣勇往直前,而是能屈能伸,先給對手一個敵弱我強的假象,然後在其自我膨脹的時候,一舉剷滅。
再說攻打荊州,當時的守城蜀將乃是潘睿等人,都是些貌似忠良,實則奸滑之輩,面對大將呂蒙和新人陸遜,這幾位廢物點心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只能選擇棄城而逃。再說二爺,他當人們都怕他,而孫權等人實際上只是敬重他,這一點從對方派遣那個水平一般的潘璋去斬殺他就能夠看出,不僅如此,二爺最後甚至沒有死在這個小角色的手裡,而是死於一個更加小的小角色的暗算,此人乃是潘璋的手下。就這麼被人殺死,不禁替二爺感覺有些窩囊。
其實二爺也不是第一次被俘虜了,為什麼當初曹丞相不但不殺他,而且還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而孫權則非要他的性命呢?首先,因為私仇,先天提到過了,「虎女犬子」一事,讓孫權感覺收到了侮辱,他殺死二爺就是為了一洩心頭之恨。其次,孫權跟曹丞相不同,後者跟二爺屬於比較投脾氣的,可是他跟二爺則屬於典型的見面就掐的類型,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殺掉也就殺掉,誰願意一直留個眼中釘在自己身前。而且二爺也不可能再投降孫權,好歹也是年過半百了,再做這種事情怕就要受到世人的恥笑了,所以二爺寧可戰死,也不願意卑躬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