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孫權。
孫權登基稱帝后,對哥哥孫策的兒子並不好。
但是,我們不能用普通人的視角去解讀一個帝王的行為。在常人看來,孫權是忘恩負義、薄情冷漠,但是如果我們站在政治家的視角去解讀呢?
孫權上位前後
公元前200年,即建安五年,已經在江東站穩腳跟的孫策,躊躇滿志,正準備大展手腳的時候,卻被仇家許貢的門客暗算,重傷不治。
年僅26歲的孫策,就這樣死於無名之輩之手。臨終前,他把江東交給了弟弟孫權。
按道理來講,孫策的兒子孫紹才是繼位人,可此時的孫紹還是個孩子,如果讓他來掌管江東,只怕要江東大亂。綜合衡量之下,他選擇了幾個弟弟中最出色的孫權。
孫權不負兄長所托,勵精圖治、擴充實力,成就了江東霸業,並在公元229年稱帝,國號為吳。所以說,孫策當初的選擇是相當英明的。
孫策兒子的下場
孫權稱帝后,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但是僅追尊兄長孫策為長沙桓王,這一點讓人極為詬病。若沒有孫策開拓江東基業,並把江山托付給孫權,哪有他的今天?
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孫策的長沙桓王是無法世襲的。也就是說,孫策的兒子、孫權的親侄子孫紹,是無法繼承王爵的。
最終,孫紹被封了個上虞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權把自己的兒子全部封了王!這不是欺負人嗎?
孫紹故去後,他的兒子孫奉繼承了上虞侯的爵位,卻被孫權的孫子孫皓的所殺。孫策一脈至此斷絕。
孫策的女兒
孫策有三個女兒。長大成人之後,由孫權作主,為她們婚配出嫁。
大女兒嫁給了吳國隨想顧雍的長子,二女兒嫁給了大都督陸遜,三女兒嫁給了吳國大將朱治的兒子。
孫權為三個侄女所選的,都是當朝重臣,或者是江東大族的子弟,在吳國地位尊崇,榮華富貴也有保障,算是為侄女們尋了一個好去處。
通常來講,女人沒有野心,不會有爭奪皇位的可能性,對孫權和將來的吳國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所以孫權對他們相當優容。
此次,孫權將親侄女嫁給重臣、望族子弟,也是一種政治聯姻,通過結親的方式鞏固與世家大族的利益聯繫,把大家捆在了一條船上,進一步鞏固了吳國的局面。
孫權的算計,也是挺精的!
結語:孫權沒有給孫策追尊帝號,對他的兒子也沒有加封,很顯然,他是在試圖抹掉孫策在江東的痕跡。
從政治家的角度來講,孫權這樣做是相當正確的。一個王朝要想穩定,只能一家獨大!要著力避免出現諸王爭霸的內亂。
如果追新孫策為皇帝,那麼該如何封孫紹?孫紹既然是皇帝唯一的嫡子,天然就擁有了繼承權。誰敢拍著胸脯說江東沒有心向孫策的舊臣?
狠下心來,一舉解決內憂,寧願背負罵名,也要維護吳國的長治久安,從中可見孫權的睿智。
誰又能想到,62年後,奪得了天下的晉朝,會因為長達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元氣大傷……政治家,不講感情,只論利益對錯。
如同天道,天道無情,卻有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