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去世前一年才立後?孫權的立後風波是怎樣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為何去世前一年才立後?孫權的立後風波是怎樣的?

孫權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歷史上不冊立皇后的皇帝有不少,不立後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其中還不乏一些在位時間頗長的皇帝,比如梁武帝蕭衍在位46年,就沒有立後,金世宗完顏雍在位29年,也沒有立後,如果一直不立後倒也罷了,可歷史上還真有一位皇帝,在位30年,直到去世前一年才才冊立皇后,他就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君主孫權。

孫權自公元222年被魏國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至252年逝世,前後在位30年,可他就是特立獨行,前29年都沒有立後,直到他年已古稀才正式立後,可皇后還沒當多久就被人害死了,那麼造成這樣一個特殊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孫權的正妻不好當

首先必須明確一點,孫權絕非不想立後,而是因為各種原因交織,讓他沒辦法順利立後,這之中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許多客觀限制因素。

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父煚,漢尚書郎、徐令。權母吳,為權聘以為妃,愛幸有寵。後權納姑孫徐氏,欲令謝下之,謝不肯,由是失志,早卒。—《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孫權的原配是謝氏,是其母吳太夫人為其所聘,剛開始兩人還是不錯的,但是孫權卻有新寵了,這位新寵身份十分特殊,既是寡婦,也是孫權的表侄女。這位女子就是徐夫人,徐夫人的父親徐琨是孫堅的親外甥,當年,孫堅把妹妹嫁給了好友徐真,這才生下了徐琨,徐琨的女兒原本嫁給了陸遜的堂兄陸尚,奈何陸尚早逝,徐夫人就成了寡婦。

孫權愛慕這位表侄女,就把她納為妾室,並希望正妻謝氏主動離去,以徐氏為正妻,謝氏當然不肯,孫權雖然沒有得逞,但孫權也不再寵愛謝氏,不久後謝氏就病逝了,孫權隨即將徐氏扶立為正妻。

剛開始的時候,孫權是十分喜愛這位表侄女的,特意把生母出身低微的長子孫登交給她撫養,可是徐氏或許沒有想到,謝氏的悲劇不是特例,她也即將步其後塵。

以美麗得幸於權,寵冠後庭。—《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在孫權統領江東後,孫權又得到了一位美人,也就是步夫人,《建康實錄》記載其名為步練師,這位步夫人長得十分漂亮,因此得到了孫權的寵愛,而且是寵冠後庭。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聽從了謀士參謀張紘的建議,將治所由吳城遷往秣陵,也就是後來的建業,由此開啟了這座古城六朝金粉的建都史。

在遷治時,孫權以徐夫人善妒為由將她休棄,沒有帶她去秣陵,而是把她留在了吳郡,徐夫人究竟是真善妒還是假善妒如今已經不可考了,但孫權可能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被休棄之人竟然成為了他立後的最大障礙。

步夫人的艱難皇后路

公元222年,大魏皇帝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孫權建年號為黃武,也是非正式建國,既然也是一方之王了,這立後之事當然也提到了議事日程,誰來當王后呢?孫權和群臣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進,故久見愛待。權為王及帝,意欲以為後,而群臣議在徐氏。—《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步夫人這位女子有著不少的優點,比如不妒忌,而且還能謙讓她人,頗有賢妃風範,怪不得她能得寵數十年,但步夫人有一個劣勢,而這一個劣勢才是她不能登臨後位的核心原因。群臣不同意立步夫人為後,他們支持的是孫登的養母徐氏,當然,這其實只是個幌子。

登將拜太子,辭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後。"權曰:"卿母安在?"對曰:"在吳。"權默然。—《三國誌吳書吳主五子傳》

除了群臣,還有一個人的意見孫權也十分重視,那就是長子孫登,孫登為人仁孝,很得孫權的喜愛,對朝臣也是謙恭有禮,故而很有威望,在立孫登為太子時,孫登表示辭讓,還說應該先立後,再立太子,孫權便問「你母親在哪裡?」,孫登說「在吳郡」,孫權當然知道兒子所說的母親指的是徐氏,於是就默然不語了。

孫登的反對讓孫權暫時放棄了立步夫人為後的打算,不久後徐氏去世,這下群臣和太子該沒有理由了,可是群臣還是表示反對,這裡面有一個君臣之間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理由。那就是步夫人是江北人。

東吳的統治根基依托於江南的各大氏族,以吳郡的顧陸朱張和會稽郡的虞魏孔謝等為代表,他們佔據了東吳朝堂,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尤其是在陸遜擊敗劉備後,氏族的威望大增,他們斷斷不會允許一位江北之人登上東吳的至尊後位。

權依違者十餘年,然宮內皆稱皇后,親戚上疏稱中宮。及薨,臣下緣權指,請追正名號,乃贈印綬。—《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自黃武元年(222年)至赤烏元年(238年),16年間,孫權從吳王變成了吳國皇帝,可依舊沒能把步夫人推上後位,不過孫權對步練師那也是相當好了,他命宮中之人皆稱步夫人為皇后,步夫人的親族凡有奏疏也皆稱其為「中宮」,可以說是無皇后之名而有皇后之實,在赤烏元年,步夫人帶著對皇后之位的遺憾去世了,孫權下令追封她為皇后,並葬入自己的皇陵,以待未來相伴,群臣終於不再反對了,也是,人都已經去了,這些事情都是做給活人看的,無所謂封不封後了。步夫人被追封為後開啟了以妾妃之位追尊皇后的先例。步夫人雖然去世了,但是她的兩個女兒還活著,其中她的大女兒魯班即將成為孫權新的封後障礙。

你來我往,孫權紛繁複雜的晚年生活

步夫人去世後,孫權後宮中還有一位重量級女子,而且孫權也很想冊立她為皇后。這位女子的來歷可就有些嚇人了,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門,她的父親當過皇帝,沒錯,她就是自立為帝不久就敗亡的袁術之女袁夫人。

不說其他,雖然步夫人與她都是江北人,但出身懸殊太大了,如果孫權真的下定決心立袁夫人為皇后,群臣都未必找得到理由來拒絕,而且與步夫人不同,袁夫人雖然出身高,但是族人在江南鮮有權勢,不像步家在江南還是有一些根苗的。至少立袁夫人為後,不至於影響到江南那些氏族的利益。

及步夫人薨,權欲立之。夫人自以無子,固辭不受。—《吳錄》

袁夫人之所以沒有當上皇后的原因在於她自己,袁氏為人謙和謹慎,與父親是決然不同,步夫人去世後,孫權就想立她為皇后,但是袁夫人認為自己無子,於皇室無功,不敢僭後位,因此堅辭不受。袁夫人辭封後,孫權消停了幾年,一切的一切隨著皇太子孫登的去世而改變。

赤烏四年(241年),皇太子孫登去世,臨終請父親重用賢臣,並推薦弟弟孫和繼任太子,孫權悲痛萬分,他年紀大了,也不敢讓皇太子空缺太久,次年就宣佈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需要指出,孫權這次立孫和為太子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為孫權無嫡子,次子孫慮已經去世,自然當立三子,何況孫權也十分寵愛孫和與他的母親王夫人。

夫人以選入宮,黃武中得幸,生和,寵次步氏。—《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

於是乎,王夫人就以太子生母的身份成為了後宮的管理者,並且有了成為皇后的資本。不過,王夫人與孫和的崛起引起了一個大人物的不滿,她就是步練師的大女兒,也是孫權第一個子女,小名為大虎的公主孫魯班。孫魯班因為王夫人得寵僅次於母親,早就對她不滿了,如今,王夫人母以子貴,繼承了母親在後宮的權勢地位,她就更不滿了。

步氏薨後,和立為太子,權將立夫人為後,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譖毀。及權寢疾,言有喜色,由是權深責怒,以憂死。—《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孫魯班抓住了父親晚年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多疑,憑藉著自己的寵幸介入南魯之爭,數次詆毀王夫人和太子孫和,最終導致了王夫人因被孫權猜疑憂憤而死,隨著陸遜等擁護太子的重臣或死或貶後,孫和被廢,魯王孫霸也被孫權賜死,三年後,因有傳言說孫和將被顧命大臣諸葛恪擁立,故而也被賜死。

然而命運流轉,吳景帝孫休去世後,丞相濮陽興和大將軍張布擁立孫和之子孫皓即位,孫皓追封祖母王夫人為大懿皇后,「大」為孫權謚號,這個皇后謚號明顯是按照東漢以來的妻系夫謚的傳統而定的。因為王夫人出身琅琊王氏,她應該算得上琅琊王氏的第一位皇后了。

終得立後,轉眼就成過眼雲煙

孫和被廢、孫霸自盡後,孫權已經取得了對朝政的完全控制,江東氏族在南魯黨爭中損耗嚴重,這位已經年近古稀的皇帝再也不像當年那樣會受制於人了。於是他就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了最小的兒子孫亮為皇太子,跳過了五子孫奮和六子孫休,這是典型的廢長立幼,可是經歷了南魯之爭,誰敢反對呢?即使反對,孫權也不會聽。

赤烏十三年,亮立為太子,請出嫁夫人之姊,權聽許之。明年,立夫人為皇后。—《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孫亮被冊封為太子後,潘夫人由此取得了後宮之主的桂冠,這位出身低微的織室婢女更沒想到,她竟然能夠當上孫權的皇后,那個不管是徐夫人還是步夫人,亦或者王夫人都無比接近卻始終達不到的後位。此時的太子孫亮不過才八歲而已,反推潘皇后的年紀,至少不會超過30歲,而孫權已經是70老翁了,這對帝后在歷史上的年齡差也算是相當大了。

性險妒容媚,自始至卒,譖害袁夫人等甚眾。—《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潘皇后不是個簡單的人,史書用五個字形容她,「性險妒」「容媚」,這很符合古代對紅顏禍水的定位,潘氏在得寵時,多次詆毀出身高貴的袁夫人等人。她能當皇后,有一個人的助力不容忽視,不是別人,就是那位攪亂朝政的大公主孫魯班,二人內外聯合再利用南魯黨爭,成功除掉了王夫人與孫和,孫亮得以成為皇太子,這時,孫魯班立即建議立侄孫女(夫君全琮之侄孫女)全氏為皇太子妃,得到了孫權的允許,這與西漢的館陶公主和王娡的故事如出一轍。

侍疾疲勞,因以羸疾,諸宮人伺其昏臥,共縊殺之,託言中惡。後事洩,坐死者六七人。—《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雖然潘氏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后,但她的野心並未因此而得到滿足,她在孫權病重期間,向朝臣詢問呂雉臨朝之事。後來,她為孫權侍疾,日夜辛勞,進而染疾,她的宮女不知為何竟然聯合起來把她勒死了,並謊稱皇后是病故,事情洩露後,數人皆被殺死。歷史上對潘皇后之死頗有爭議,亦或者是孫權效仿漢武帝未雨綢繆也未可知。反正不久後,孫權也去世了,享年71歲,與追封為後的步氏、剛剛去世的潘氏合葬於蔣陵。

總結

遠觀齊桓,近察孫權,皆有識士之明,傑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閨庭錯亂,遺笑古今,殃流後嗣。—《三國誌吳書妃嬪傳》

縱觀孫權稱王至駕崩這30載的後宮風雲,可以當做是他與江南氏族鬥爭的一個縮影,也可以當做他從銳意進取到晚年多思之變化的透視鏡,從受制於人到乾綱獨斷,他用了近30年,如果再加上他統領江東的22年,這可是半個多世紀的鬥爭,不否認孫權打擊世族也有裨益,但這場鬥爭弄得東吳元氣大傷,原本較為和諧的共治局面被孫權強行打破,直至孫權死後仍是紛亂頻頻,而孫皓自幼跟隨父親生活在恐懼之中,又經歷了父親之喪,這種悲慘的經歷讓他的心理發生了變化,孫皓即位後的種種暴行,追根溯源來看,孫權難辭其咎。

透過孫權的立後風波,看的其實還是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這或許只是一個微小的角度,但同樣也是大歷史走過留下的痕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