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屢次拚命攻打合肥?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為何屢次拚命攻打合肥?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孫權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三國時代,有一座城市,堪稱吳主孫權最大的「噩夢」。哪裡呢?現在的安徽省省會合肥。東吳的防禦體系大致可分為荊州防線、長江防線。這兩條防線對東吳來說哪條更重要,則要看東吳的國都放在哪裡。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孫權遷都於武昌。此時,荊州防線對東吳更加重要,荊州有失,武昌難保。到了東吳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把國都從武昌遷到了建業(江蘇南京)。末帝孫皓,在甘露元年(265年)九月遷都武昌,寶鼎元年(266年)十二月(陽曆267年初)又把國都遷回建業。東吳在江東立國近百年,國都在孫權、孫皓這祖孫倆遷都武昌十年左右時間,其他時間都定都於江東地區。這也就意味著,守住長江防線,東吳還有飯吃,否則大家一起去討飯。

而對東吳長江防線構成巨大威脅的是,合肥始終控制在曹魏手中。合肥位於淮河與長江之間,戰略非常重要。魏國控制合肥,有兩點好處:一、阻止吳軍北上越過淮河,從而進攻曹魏的中原地區。二、守住合肥,就等於把一柄利劍懸在東吳的頭上,讓吳人心驚膽戰。

赤壁之戰前,東吳控制「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今皖南、蘇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都城在長江南岸的「京(江蘇鎮江)」。等到曹操在赤壁遭遇歷史性慘敗後,孫權讓周瑜去取荊州,不能讓劉備空手套白狼佔便宜。孫權自己則率吳軍主力進攻合肥。打個比喻,孫權蓋了一座院子,可院子沒有鐵門,難以防盜。孫權需要的鐵門,就在眼前不遠處的合肥。孫權得到合肥後,可以重兵屯於此,則長江防線高枕無憂。

還有一點,如果孫權奪下合肥,則孫權可以合肥為北伐基地,北上出淮河,進取中原地區。當然,孫權對北伐的興趣並不大,他只想守住江東。但對孫權來說,僅僅是長江防線是遠遠不夠的,淮河防線才是相對更安全的。可合肥擋在前面,孫權連淮河的邊都摸不著,又如何實施「守江必守淮」的防禦戰略?

孫權不惜代價也要拿下合肥,甚至自己率兵攻城,被部下張紘死死拉住。張紘警告孫權:你拿自己的命當兒戲,一旦出了事,你沒地方買懊悔藥。孫權這才作罷。再加上魏兵前來救合肥,孫權衡量一下,與戰不利,自動撤軍。

曹操發現了孫權的意圖,更加重視合肥。吳軍撤退之後,曹操派出三員大將共鎮合肥,就是張遼、樂進、李典。

張遼鎮合肥,是在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陽曆210年初)。而在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孫權聽從張紘的建議,修建秣陵城,改稱建業,並遷都於此。建業就在長江南岸,為了給建業加把安全鎖,孫權必須再攻合肥。

直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孫權才舉兵十萬,北上攻取合肥。這三年,孫權的重點是與劉備爭奪荊州,劉備各種「賴賬」,把孫權氣得七竅冒煙。正值曹操攻漢中,劉備為了讓孫權給曹操添堵,交割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讓孫權攻合肥。

當然,劉備不割三郡,孫權認為曹操主力在漢中,合肥空虛,也會趁機攻取合肥。可讓孫權沒想到的,在合肥逍遙津,一戰成就了魏將張遼的不世美名,孫權自己差點成了俘虜。《三國演義》說「(逍遙津)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合肥被曹魏控制,始終是孫權的心腹大患,導致東吳必須置重兵於長江防線,生存壓力非常大。又過了十幾年,東吳嘉禾二年(233年),孫權大舉出兵,進攻合肥新城(魏在合肥舊城西北,建合肥新城)。但是孫權早被魏軍嚇破膽,合肥新城附近沒有大河,孫權坐船遠距離指揮作戰,十幾天都沒敢下船。

過了一年,孫權再次率軍進攻合肥,而讓陸遜、諸葛瑾等人出荊襄。可見合肥不在孫權手上,導致孫權嚴重缺乏安全感。

孫權駕崩後,吳太傅諸葛恪繼續圍攻合肥新城,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拿出來。而這次圍攻新城不利,諸葛恪是下了血本的。按魏臣王基的話,諸葛恪此次出兵,帶著吳國大半的兵力。

吳國定都於建業,合肥在敵軍手上,對建業實在太不安全。只是由於實力上的差距,吳國直至滅亡,也沒攻下合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