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從三國形成到滅亡,吳蜀兩國有沒有統一的機會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建立魏國,三國歷史正史開始,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後世稱之為蜀漢。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敗退,孫權鞏固了在樊城之戰中奪得的荊州,就此穩坐荊州全境。一年後,諸葛亮輔佐劉禪,重新建立起與東吳之間的聯盟關係。公元229年,孫權在建鄴稱帝,國號「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在此後的數十年中,蜀漢的諸葛亮與姜維先後率軍北伐曹魏,但一直都沒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不過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後,曹魏的實權逐漸被司馬懿掌控。到公元263年時,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劉禪出城投降,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國,並在公元280年滅東吳,至此三國時期結束。自三國形成之初,到晉滅吳統一天下期間,吳蜀有沒有統一的機會?
事實上,東吳和蜀漢從來都沒有統一的可能性,東吳和蜀漢能夠讓三足鼎立之勢存在這麼長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按照《三國誌》中裴松之的標注,蜀漢滅亡時總兵力不過十萬,人口數不過九十四萬,東吳滅亡時總兵力二十三萬,人口數兩百三十萬,也就是說,蜀漢與東吳的士兵數量都已經達到了總人口數量的百分之十,很難增加了。
而晉統一時人口數有一千六百多萬,即便除掉南方人口,也還有一千二百萬左右,也就是說,晉軍的極限應該有一百二十萬,幾乎比吳蜀兵力總和還多了一百萬。雖然在唐朝的《通典》中稱滅蜀前,曹魏控制的人口數實際只有四百多萬,但這應該是連年征戰而沒有來得及查清戶口和休養生息,實際上,北方的客觀潛力是持續存在的。
正因為晉與此前的魏有更多人力儲備,因此他們可以輕易的補充自己的損失,而使得容錯率更高。正因如此,在經歷了赤壁之戰,江陵之戰,石亭之戰等大戰的戰敗後,他們依舊沒有被東吳或者蜀漢聯手誅滅,反而在鄧艾大敗諸葛瞻後,成都立刻就沒有了士兵,這才導致了蜀漢的滅亡,可見在大戰損失上,東吳和蜀漢都沒辦法經歷這樣的失敗。
筆者認為,對於魏或者晉來說,他們的人力儲備比其他兩大勢力要大的多,在鎮守防線的同時,他們還能調集大量兵力對其他勢力進行碾壓式的進攻,因此東吳和蜀漢從來都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