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曹操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很多人都認為,曹魏的「魏」字是源於曹操在東漢朝廷被稱之為魏王的原因。而司馬家族在奪取了魏國的江山之後,自己卻選擇了「晉」這個字,這也是因為當時曹家人給司馬家的封號是「晉王」。那曹家的人為何要選擇「魏」字呢?為什麼不選其他的?
曹操的"魏王"是得自東漢最後的天子漢獻帝劉協冊封的。但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他實際上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要是不願意選擇這個"魏"字,那直接拒絕不就好了。而漢獻帝劉協也不敢選擇一個曹操不喜歡的字。換句話說,"魏"字是曹操自己選擇的。
那這裡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小編查詢了歷史之後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曹操佔據的地盤,在東漢之前正是"魏國"的地盤。但實際上,曹操當時掌控的地盤不僅僅包含魏國的地盤,還包括韓國、秦國、趙國,一共四國的疆土。而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在自身巔峰時期可是一位霸主。它的輻射面積是很大的,曹操選擇"魏"這個字是不是為了顯示自身的力量強大,這應該是一個可能。
而曹操在建立曹魏政權之前有一個很大的關卡,那就是袁紹。如果曹操沒有在官渡之戰戰勝袁紹,那後來就沒有他什麼事情了,因為當時的曹操的實力確實比袁紹要弱小。而當時,曹操的大本營就是鄴城,而鄴城曾是魏國的陪都。因為鄴城對自己的意義很重大,所以才選擇了"魏"字,這應該也是一個可能。
當然了,還有一個爭議比較大的原因,那就是曹家人奪取東漢政權確實不太合法。那曹家人就必須找尋自己自身奪取政權找一個比較合法的權利。而當時,有一個比較不靠譜的傳言"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傳言帶來了袁術的死亡,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字是公路,而這個路就是塗。而有些人傳言"當塗高"這三個字說的就是"魏"字。但這個理由看似比較合理,畢竟古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個理由。但曹操一生都沒有奪取東漢政權。
曹丕才是篡漢的那個人,而當初曹操不可能用這個理由去選擇"魏"這個字。但有人說,曹操沒有做這樣的事情,那不代表曹操沒有這個心思。所以,這就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地方。因為按照所有的記錄來看,曹操是沒有這個心思的。但按照中國人的情理來說,曹操內心有這個心思是很有可能。所以,這也應該是一個理由。
但綜上所述,小編還是認為第一個理由是比較符合,那就是曹操在彰顯自己的武力。畢竟,曹操一直是一個驕傲的人。在自己奪取了東漢的六州之後,他要向劉備和孫權做一個武力炫耀,這可能和現在的軍事閱兵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