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曹操為什麼單單懷念郭嘉嗎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建安十三年七月即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攻打荊州,八月份,荊州牧劉表去世,繼承者望風而降。精明的曹操把時間計算得很清楚,準備在這年十二月份-----西北風呼嘯不停的時間,渡長江,消滅東吳孫權勢力,同時追殺剛剛在荊州慘敗的劉備軍隊。不料天不遂願,曹操中了周瑜黃蓋計謀,遭到火攻,剛剛從劉表那裡得到的軍隊幾乎覆滅。孫劉聯軍趁勢進攻,各自奪取了荊州一部分,曹操倉皇逃跑。(《三國誌·武帝紀》、《三國誌·周瑜傳》)
後來發生了一件令後世津津樂道的事情,《三國演義》中曾經提到,數百年來得以老少皆知。這件事在三國誌中是這樣說的:
「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病,燒船,歎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誌·郭嘉傳》)」
曹操認為,如果郭嘉沒死,那麼他就不會有赤壁之敗。可是我們知道,曹操手下「文臣如雲,武將如雨」:謀士參謀荀彧有蕭何之才,被認為是魏國開國第一謀士參謀,更是舉薦郭嘉的伯樂;謀士參謀賈詡,曾經獻計董卓,是釀成天下三分的重要推手;此時手下還有司馬懿等人,不僅富有才華,而且年輕而前途遠大。其餘荀攸、程昱等人,縱觀史冊,才幹似乎也並不在郭嘉之下。
但是曹操為什麼單單懷念郭嘉呢,他憑什麼認為郭嘉活著能夠拯救他?
曹操絕對不是隨口說說,也絕對不是神話郭嘉的能力。
首先我們回到赤壁之戰,看一下曹操的得失:拿下荊州之後,準備攻打東吳,孫權劉備合兵一處,大約有5萬人,眾志成城,三軍用命。赤壁之戰後的很長時間,曹操面對孫劉聯合,居然出現了人生重大低谷----痛失漢中,夏侯淵被斬;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東吳方向,先是周瑜渡河作戰,對壘的曹仁一度難以抵擋,周瑜死後,孫權多次的威脅合肥。這期間,曹操苦不堪言,提前立曹丕為魏國太子,身體狀態不斷下滑的他還要親自統兵對抗劉備。
但是曹操最後怎麼贏的呢?略知三國的人都會說:當然是東吳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孫劉聯盟解體,夷陵之戰兩國元氣耗盡,最終北方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如果不發動這場赤壁之戰,靜靜等待,劉備和孫權就會內訌----須知這幾乎沒懸念,已經失去了全部城池的劉備被曹操驅趕到長江以南後,一定需要城池,而孫權也不可能白送劉備城池,自然會互耗。可惜,曹操等不及,發動赤壁之戰,逼迫了孫劉聯合。
然後我們再看郭嘉的情況-----在《三國誌·郭嘉傳》中,郭嘉一共給曹操出了三個計謀:
第一個計謀:孫策取得江東後,看到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就想漁翁得利,訓練了大批軍隊,準備直接突進到許昌,搶奪漢獻帝劉協,當時曹操陣營非常擔心這件事。但是郭嘉卻說,孫策年少輕狂,雖有百萬大軍,出門的時候不帶保鏢,這種人「必死於匹夫之手(《三國誌·郭嘉傳》)」,不久之後孫策果然在江東自己的地盤被自己仇人的門客所殺。
試想,這個時候如果曹操分兵攻打孫策,不僅會讓自己在官渡戰場上分散精力、兵力不足,而孫策可能也會更加警惕,江東刺客反而沒有了動手機會。
第二個計謀:官渡之戰後,袁紹大敗,不久吐血而死。這個時候,曹操想要趁機攻打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但是郭嘉卻認為,曹操這個時候如果攻打的太急,兄弟二人肯定齊心協力對抗曹操。如果曹操不著急攻打他們,他們自己就會內訌。結果不久之後,袁氏兄弟果然內訌,袁譚還請求曹操幫助自己攻打袁尚。曹操覺得郭嘉確實有一套,封他為洧陽亭侯。
而小說《三國演義》「郭嘉遺計定遼東」一篇中,還有更傳奇的說法:郭嘉臨終前,告訴曹操不要去攻打收留了袁熙、袁尚兄弟二人的遼東太守公孫康,說過一段時間公孫康自己會把袁氏兄弟的人頭送過來。而如果曹操發兵攻打,公孫康心生憂懼,會聯合袁氏兄弟一起對抗曹操,如果曹操按兵不動,袁氏兄弟和公孫康勢必火並。結果果然如郭嘉所料,袁氏兄弟和公孫康發生火拚,然而此時郭嘉卻已經去世了。
《演義》中的這個橋段,正史記載乃是曹操自己琢磨出來的,當時郭嘉已經去世了。
第三個計謀:曹操有攻打逃到烏丸的袁氏兄弟,但是卻擔心劉備和劉表聯合起來攻打自己。郭嘉卻說「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郭嘉一眼就看穿了劉備到了劉表的地盤上,必定與劉表存在矛盾,二人不可能對曹操空虛的後方偷襲,因此讓曹操放心去攻打袁氏兄弟的殘餘。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劉表一心防著劉備,讓劉備為自己守新野,而沒有支援他一兵一卒,劉備根本沒有能力偷襲曹操空虛的後方。
而且縱觀《三國誌·郭嘉傳》,講述郭嘉生平作為的只有以上三部分,但是這三部分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在勸說曹操不要被對手聯合的表象所蒙蔽,並且每次都能準確預言對手們「後院起火」,從而「坐以待對手斃」。想來,曹操在從赤壁敗退的時候,也是想到了如果自己穩紮穩打,等孫權劉備自己內訌,然後事情就好辦多了。而此前帳下最擅長提這種意見的人,就是郭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