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在漢中之戰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開了這個秘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為什麼在漢中之戰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開了這個秘密

很多人都不瞭解曹操退兵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作為劉備對曹操的第一場大勝,漢中之戰極為傳奇,然而卻又留下了無數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是:曹操為漢中之戰,準備時間長達半年有餘時間(218年7月治兵,219年3月抵擋漢中),但與劉備僵持了僅僅兩個月,沒有遭遇大敗,就莫名其妙的撤出漢中,這到底是為什麼?

漢中挖出一批陶俑,解開了漢中之戰的這一千古謎團,其實背後隱藏著曹操的「大陰謀」!

傳統史家認為,漢中之戰中,爆發了一場漢水之戰,曹操被趙雲大敗,所以曹操就此退兵。

《三國誌》: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南宋《資治通鑒綱目》: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劉備將趙雲擊其軍,敗之。明代《群書考索》:趙雲將數千騎大破魏兵,備遂有漢中。

如果按照明代《群書考索》的記載,自然這就是曹操退兵的原因。然而問題在於,對於漢水之戰,曹操一方沒有什麼記載可以理解,畢竟打敗了,但為何劉備一方也不記載戰果?

因此最合理的猜測是:曹操的確敗了,但損失有限,劉備一方戰果不大,所以雙方都含糊其辭。

既然如此,曹操退兵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漢中挖出一批陶俑,解開漢中之戰曹操退兵的謎團!

1978年,在漢中勉縣,考古專家挖出了大量農業水具模型,還有一些陶俑:3件持鍤俑中,有2具為穿著鎧甲的紅陶俑蜀兵,另1具灰陶俑下部為喇叭形,是百姓形象。粗略比較來看,軍民農耕比例為2:1。

根據史書記載,232年諸葛亮「休士勸農於黃沙」,234年諸葛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考古出土的文物,就是諸葛亮當年留下的遺存。

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時,經常遭遇糧草不濟,所以後期注重了這一點,就開始勸農,以及使用軍隊屯田。由此可見,漢中雖然是蜀國戰略屏障,但在糧草這方面,可能不僅無法實現自給自足,反而還需四川輸血,而且一旦走漢中北伐,必定要從後方運糧。

諸葛亮屯田時,距離漢中之戰已經過去多年,這些陶俑與曹操退兵究竟有何關係呢?先來看一看曹操針對漢中的令人費解的舉動!

211年,曹操佔據關中之後,下令將漢中百姓大批遷移到長安和洛陽。

215年,曹操打敗張魯之後,再次下令將漢中百姓遷出,「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後又令杜襲再次遷徙漢中民眾8萬人到洛鄴,導致 「漢中之民減半」。從215年到219年,曹操具體遷移了多少,史書沒有明說,但相信不低於30萬。

曹操為何遷移漢中百姓?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曹操沒有久守之意。

換言之,劉備儘管奪取了漢中,也只是面對一個缺少百姓的空蕩蕩的漢中,不僅不能形成戰鬥力,反而還需要不斷的填充國力。但漢中又是一塊含毒的美食,劉備想要守住四川,就必須拿到漢中,以至在爭奪漢中時,大後方四川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

當然,對曹操而言,儘管長安等地遷移了漢中百姓,但短期依然沒辦法恢復實力,所以漢中也是一個負擔,因為從破敗的長安到漢中,路途崎嶇且較遠,不如放棄漢中。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這麼一個事實,即:面對劉備拿下漢中的堅決意志,曹操深知即便拿下漢中,未來防守也要付出很大代價,於是乾脆放棄,但將漢中給劉備的話,劉備也討不到好處,因為四川到漢中路途艱難,而漢中卻又被曹操掏空,所以儘管得到漢中讓蜀漢有了戰略屏障,但卻又背負了一個大負擔,需要不停的充血,最終只能拖垮蜀漢國力!

從漢中出土的這一批陶俑,足以證明曹操的這一判斷。諸葛亮多次北伐,都遭遇糧食危機,這不單純是蜀國缺糧,而是從四川運到漢中前線的路實在太過艱難,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漢中就地產糧,但這一點卻又被曹操破壞。至於諸葛亮的軍屯,平時可以,戰時卻不行,容易破壞戰鬥力,所以諸葛亮無奈之下,才在最後一次軍屯,而非開始就軍屯。

漢中之戰後,一直到263年,魏國都沒有從漢中進攻蜀國,難道是曹魏國力不濟,諸葛亮加姜維搞了幾十次北伐,魏國沒有能力發動一兩次?顯然不是,因為曹操的戰略,就是讓蜀國不斷的為漢中流血,直到一天國力徹底耗盡,就能輕鬆的滅掉蜀國。後來蜀國滅亡過程,也證實了這一點。

當然,曹操不繼續爭奪漢中,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自身戰敗軍心動搖、後方不穩(曹丕曹植繼位之爭,退兵之後殺掉曹植謀士參謀楊修)等問題,所以乾脆就將這一塊爛山芋給了劉備。事實證明,在漢中問題上,劉備雖然拿到了這一戰略要地,卻又將蜀國拖垮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