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有大學,用於培養優秀人才,為國家選拔棟樑。
其實,漢末三國也有類似大學的機構,即「太學」,作為漢代三國的最高學府,它的職能同樣是為國家選拔並培養人才。
但是,恐怕很多人想不到,有一段時間,漢代及三國的大學形同虛設,養了一群「廢物。」
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
漢代太學不同於今天的大學,現代大學分專業,分學科,中國漢代的太學只學習一種課程:儒家學說。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漢代就以儒學為國家思想主流,國家公務員的選拔、官吏的任命皆以儒學為基礎。所謂「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漢代太學規模龐大,漢順帝年間,為了建造維護太學,每年要用工人十幾萬人,學生達到三萬有餘。
應該說,漢代太學的教育水平還是很高的,也確實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
但是,漢末大亂,天下分崩,漢朝的官方指導思想儒家學說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黃巾軍「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張魯父子的「五斗米教」等等學說,都是對漢代儒家正統的強力衝擊。
在這種大背景下,漢末三國時代的儒家學說經歷了一場浩劫。
同時,由於戰亂頻繁,人民朝不保夕,就連皇帝都被董卓廢除,因此,漢代太學也就隨之破敗。
漢末三國大亂世,中國人口損失達到驚人的90%,「人民十裁一在」,在這種環境下,想要安心治學無異於癡人說夢。
那麼當時漢朝的儒學和太學被破壞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舉個最顯著的例子。
史書《魏略》這樣記載道:從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懷苟且,綱紀既衰,儒道尤甚。......百人同試,度者未十......正始中,有詔議圜丘,普延學士。是時郎官及司徒領吏二萬餘人,雖復分佈,見在京師者尚且萬人,而應書與議者略無幾人。又是時朝堂公卿以下四百餘人,其能操筆者未有十人,多皆相從飽食而退。嗟夫!學業沈隕,乃至於此。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說:從初平年間年間到建安末年(也就是漢末亂世的三十年),天下分崩,人心墮落,思想敗壞,其中儒家道家受到影響最大。
幾百人一起考試(太學),及格的不到十個人。
直到正始年間(魏主曹芳年號,距離漢末亂世已經過去了三十年),皇帝下詔,命天下儒生議論天象及國家大事,當時相關國家公務員約有兩萬多人,在京師的就有一萬人,但是,卻幾乎沒人能做出文章進行議論。又有當時省部級的高官四百多人,能提筆成文的只有不到十人,大多數人都是混了一頓飽飯就溜了。唉,學業荒廢到地步,真是觸目驚心人啊!
漢末三國儒學遭受挫折,太學不景氣,公務員不學無術,朝中大臣思想理論不過關,是有歷史原因的。
除了天下大亂,人心動盪之外,制度原因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漢代提拔官員雖然需要有儒學基礎,但是,由於漢代實行察舉制,沒有上層關係無從進入仕途,而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裙帶關係更嚴重,所謂「上品無寒門」,結果,這就導致大多數底層人民不願將精力耗費在儒學學習上。
這個局面直到唐朝實行科舉制,才得到徹底改觀。
一紙考卷,人人平等,科舉制度雖然有種種弊端,但對於當時的百姓而言,這無疑是最佳的社會流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