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沒有打贏夷陵之戰的機會 如果有,劉備又應該怎麼做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有沒有打贏夷陵之戰的機會 如果有,劉備又應該怎麼做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備和夷陵之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劉備有打贏夷陵之戰的機會嗎?如果有劉備又應該怎麼做?

一、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

在劉備夷陵戰敗前,曹丕曾經對他的失敗做出過預判。曹丕在得知劉備樹柵連營七百餘里時,對手下的群臣說,劉備不知曉兵事,哪裡有連營七百里可以拒敵的!兵法上說的很明白,「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孫權的捷報很快就會送來了。果然七天後,孫權擊破劉備的書信就送達曹丕處了。

如果從戰術上來說,曹丕的說法很有道理。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率領的軍隊只有四萬多人。而東吳派去抵抗他的軍隊則達到了五萬人。本身兵力就不佔上風,劉備還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在七百里的縱深裡。劉備築造了幾十個營壘來與吳軍對抗。這就使他無法集中優勢兵力來對東吳發動攻勢。長此以往被敵人抓住戰機發動反擊,必定失敗無疑。

不過劉備自己就是一個梟雄,他率領軍隊南征北戰,取得過很多輝煌的勝利。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為了借重劉備的威名,不惜和沒有什麼實力的劉備聯盟,這才打勝了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漢中之戰中,劉備率領的蜀軍更是將曹軍打得狼狽不堪,主帥夏侯淵也在戰場上被殺。曹操親自前去也不能挽回敗局,只能承認失敗撤軍。

久經戰陣的劉備豈能看不出曹丕都能看出的破綻,可是他也是沒有辦法。因為他無法突破陸遜的防禦,只能採取這種辦法,企圖以長時間的相持來與陸遜耗時間,來爭取戰局的轉機。在陸遜接管防禦劉備的吳軍時,前線的吳軍已經連吃敗仗。陸遜因勢利導,將吳軍逐步撤退到夷陵一帶,把幾百里的險峻山地地帶放棄給劉備,然後堅守不出。

劉備為了引誘陸遜出擊,想盡了一切辦法。他先是包圍夷道,夷道的守將孫桓是東吳的公族,身份高貴,東吳諸將要求立刻救援孫桓,但是被陸遜壓制了下去。然後劉備又派吳班率領數千人在平地立營,挑戰吳軍。自己則率領八千精兵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企圖襲擊吳軍。這個計謀又被陸遜識破,沒有成功。

劉備在無法和陸遜決戰的情況下,採取和陸遜相持戰術並非是消極等待,而是另一種進攻。這種進攻是在心理上對東吳的一種折磨。這是因為孫權投降曹丕並不是真心實意的,而是為了避免遭到蜀漢和曹魏的夾攻,為自己爭取打敗蜀漢的時間而採取的權宜之計。

隨著戰爭時間的延續,東吳的處境就越岌岌可危。孫權為了討好曹丕,採取了各種手段,包括無條件滿足曹丕的要求,向曹魏進貢。但是,曹丕也看出孫權的用意,讓他派太子入朝當人質,好徹底控制孫權。孫權對此只能採取虛與委蛇的辦法,盡量拖延時間。

劉備採取相持的辦法,就是要等到孫權無法忍受曹丕的訛詐,與曹丕翻臉的時候。那樣一來,孫權將陷入絕境。如果孫權不向劉備求和,答應劉備的要求,就會被蜀漢和曹魏聯合殲滅。劉備的這一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招數,足以看出他過人的權謀。但是讓劉備意想不到的是,沒有等到孫權和曹丕鬧翻,自己就被陸遜用火攻擊敗了。

二、劉備取得夷陵之戰勝利的關鍵。

歸根到底,劉備失敗的原因,還是不能突破陸遜的防禦,在戰場上與陸遜決戰並殲滅之。他採取與陸遜相持的辦法,雖然有可能獲得勝利。但是由於曠日持久的戰爭,也會消耗自身的人力、物力,造成全軍的疲憊,容易被敵人所乘,遭到意想不到的失敗。

那麼,劉備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關鍵就是逼迫陸遜出戰,打破東吳固守不出的戰略。這是因為,與劉備的蜀軍在野戰中一決勝負,是陸遜十分害怕的。這很容易造成吳軍的失敗,進而決定東吳的命運。這一點,從陸遜的給孫權寫的書信中就能夠看到。

孫權在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後,向陸遜詢問前線的情況。陸遜向他回復說,自己在戰爭初期,最害怕的是劉備水陸俱進,如今劉備捨棄水軍,全軍上岸,處處紮營。這說明劉備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能夠運用,戰爭進入相持狀態。這樣,劉備就不足為慮了。

陸遜害怕和劉備進行野戰,是雙方軍隊的特點決定的。東吳的軍隊主力是水軍,而劉備的主力則是步騎兵。劉備的這四萬軍隊主要是準備用來北伐秦川的軍隊,這支軍隊訓練有素,其中的中堅力量則是騎兵。這支騎兵是劉備多年收集訓練的,包括北方的烏丸騎兵,戰鬥力極強。劉備率領的這支軍隊,他們的野戰能力遠遠強過吳軍,這也是劉備敢於發動伐吳的原因。

陸遜不出戰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不得軍心。呂蒙在去世的時候,他向孫權推薦自己的繼承人是朱然。但是孫權沒有接受呂蒙的建議,將抵禦劉備的重任交給了陸遜。陸遜本身是一個書生,被孫權空降到吳軍當統帥,由於資歷短淺,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在他指揮作戰期間,多次遭到部下的抵制。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陸遜率領吳軍與劉備進行野戰,結果肯定凶多吉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陸遜才採取堅守不戰的戰術,不讓劉備得到決戰的機會。因此,如何打破陸遜的防禦,逼迫他和劉備野戰,就成為劉備取得夷陵之戰勝利的關鍵。

三、劉備取得夷陵之戰勝利的方案。

在蜀漢的戰爭史上,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不但劉備遇到過,諸葛亮在北伐期間也屢屢遭遇。劉備在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中遭遇了曹軍和吳軍的堅強防守。諸葛亮則在北伐中,多次遭到曹魏的堅強防守,最終只能無功而返。不過,蜀漢也有唯一一次打破對方這種防守戰術的軍事行動,那次是發生在漢中之戰中。

在那次戰役中,夏侯淵率領的曹軍對劉備採取了堅守不戰的策略。劉備在曹軍的堅固壁壘前不但取得不了進展,還吃了多次敗仗。於是劉備採納法正的建議,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佔領了夏侯淵側後的定軍山要地。夏侯淵在前來爭奪的時候,被反客為主的劉備擊敗,夏侯淵也被黃忠斬殺。此戰奠定了漢中之戰勝利的基礎。

那麼在夷陵之戰中,劉備要逼迫陸遜出戰,只能採取法正在漢中之戰裡的計策,採取迂迴包抄戰術,奪取陸遜縱深的要地,逼陸遜進行爭奪。為此,劉備可以採取兩種方案,都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第一個方案就是採取陸遜最害怕的水陸俱進的方案。劉備要充分發揮自己水軍佔據長江上游的優勢,主動對東吳出擊。東吳的水軍雖然強大,但是位居下游,再加上峽口地形狹窄,他們面對蜀漢的水軍將處於極端不利的狀態。

如果劉備採取水陸俱進的戰術,就會給陸遜很大的壓力。如果他不和劉備決戰,就要冒著被蜀軍前後包圍的危險繼續防守,直至撤退。如果陸遜被劉備逼得退出夷陵地區,他的處境將更加不利。劉備的野戰部隊得以展開兵力,荊州將很快落入劉備的手中。東吳因此很可能在夷陵之戰中失敗。

第二個方案就通過武陵山區,直取荊州在江南的地區。在鎮守荊州的時候,劉備對武陵的少數民族部落多有恩德,得到了這些少數民族的擁戴。在劉備發兵之後,這些少數民族部落主動向劉備聯絡。劉備派馬良帶著金帛前往,組織他們向東吳發動攻擊。

如果劉備在正面無法突破的情況下,採取當年在定軍山的策略,果斷率軍進入武陵。在當地百姓的擁護配合下,對陸遜背後的江南荊州部分發動攻擊,形勢將對劉備十分有利。由於有當地百姓的配合,劉備的軍隊給養會得到順利解決。再加上荊州當地尚存的傾向劉備的勢力,劉備會很快拿下荊州南部,對陸遜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陸遜要不放棄荊州東撤,要不只能和劉備在荊州決戰。如果陸遜東撤,他的軍心不穩,很可能軍隊會不戰自亂,敗得更慘。如果和劉備進行野戰,由於雙方的實力差距,很可能會遭到慘敗。

因此,劉備只要採取以上兩個方案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可惜的是,當時法正、張飛、黃忠等人已死,勢單力孤的劉備不敢採取直插敵人縱深的戰術。因為沒有優秀的謀士參謀和良將,劉備同樣也面臨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局面。最終雙方只得轉入相持階段,劉備無可奈何地遭到了慘敗。

結語: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失敗的原因是他無法打破陸遜的堅守,只得與之相持,被陸遜抓住破綻,遭到了失敗。劉備要在夷陵之戰中取勝,只有逼迫陸遜和自己野戰一條路。如何逼迫陸遜出戰,是劉備取勝的關鍵,他採取的那些淺顯的辦法,只能蒙騙一般的吳軍將領,卻瞞不過陸遜的眼睛。

劉備要逼陸遜出戰,可以採納兩種方案。一是水陸俱進,充分運用水軍的力量,直插吳軍的後方,包抄包圍陸遜。二是兵出武陵,在當地百姓的支持下,對荊州南部發動進攻。在迅速奪取荊州南部後,劉備對陸遜進行前後夾擊,逼他決戰。如果劉備採取其中的任何一種方案,他都可能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