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為什麼會重重用徐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三國時期,有許多謀臣虎將。他們才能的存在,一是為自己謀未來求出路,二則是為了得明主青睞,平步青雲,為主分憂。這樣的人在三國時期其實並不少見,例如諸葛亮、關羽、程普等等。而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位謀士參謀——徐庶。
徐庶原本是投靠劉備的謀臣,但是因為生性孝順,被曹操抓住了這個弱點,派人擄走了他的母親,逼迫徐庶棄劉投曹。而徐庶也果真受此逼迫,來到了曹營。但是他在到了曹營之後,卻並沒有為曹操出過一計,有過一絲謀劃。那麼為何曹操還要養著徐庶呢?徐庶結局又是什麼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首先曹操生性愛才,必定優待徐庶,也不希望徐庶再去蜀漢,為自己添堵。
眾所周知,曹操雖然生性多疑,但是確實十分愛才的。在袁紹、曹操交戰之際,袁紹麾下謀士參謀陳琳撰寫檄文,將曹操罵了狗血淋頭,但是在袁紹戰敗後,曹操卻因讚賞陳琳的才華,最終沒有殺他。
面對已經投奔在自己麾下的徐庶,雖然徐庶不為自己進一言,出一謀,曹操也不會對其有什麼過分的差異對待的。況且徐庶自己本身也是有幾分本事,否則曹操也不會挾持其母來逼迫徐庶歸順自己了。
而且徐庶本來就是從劉備麾下挖牆腳挖過來的,他的心本來就是向著蜀漢陣營那一方的。若是徐庶在曹營中過的不順,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說不定徐庶就又被逼到蜀漢陣營裡了。這樣的情況曹操是肯定不願意看到的,他自然不想增長敵對陣營的實力。
所以他也只能盡量的寬待徐庶,讓他安安分分的待在曹營,找不到任何生出二心的借口。再者說,徐庶跟在了曹操的麾下,不發一言,曹操卻仍對其禮待有加,這不正好是為曹操的愛才之心打了廣告嗎?這正是如此,曹操才仍然養著徐庶。
第二,曹操本身就對徐庶有愧,也希望借此做法,感化徐庶,吸引人才。
上文也提到了,徐庶之所以會來到曹營,完全是因為曹操使了上不得檯面的招數。把他的母親接到了曹營,以此來逼迫大孝子徐庶就範。這樣的做法,或許曹操本身也是不恥的。況且後來徐庶的母親,更是為了不連累兒子而自殺掉。
可以說是曹操間接害死了徐庶之母。這樣的結局,曹操也難免會對徐庶有幾分愧疚。就算徐庶在他的陣營中不出一言,這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了。曹操別無他法,也只能忍受。這也是曹操依舊養著徐庶的原因之一。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徐庶用這種方式默默的反抗曹操,而曹操養著"閒人"徐庶,心底恐怕也是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做法能夠感化徐庶。讓他能夠放下戒備,回心轉意,真正的臣服於自己,臣服於曹魏。畢竟徐庶的能力是擺在那裡的,曹操也不能真的不講情面,直接將徐庶斬首示眾。
如果曹操真的不管不顧,因為徐庶不出計謀就把他給殺掉。那麼天下的賢者謀士參謀,還有真心敢跟隨曹操打天下的嗎?只有繼續重用徐庶,才能讓天下人都知道,曹操多愛才,多希望有能力的人都來投奔自己。
再次徐庶因被逼來到曹營,或許內心抑鬱,最終也是在曹營中因病而亡。
徐庶的前半段是跟隨劉備的,在曹操用了脅迫其母,逼其回曹的計謀之後,便無奈的投奔到了曹操的麾下。但是眾所周知的是,徐庶其母為不讓兒子受脅迫,直接自殺掉。
這下徐庶算是難做了,母親也死了,自己也歸降了曹營,沒辦法再回蜀漢了。經歷了這樣的打擊,徐庶除了內心抑鬱,痛苦難抑,又怎麼會有其他的表現呢?不發一言,不為曹魏出一計也實屬正常。也就默默無聞的,在曹營擔任了不大不小的官職。
最後分析徐庶的命運結局。
而據史料記載,徐庶自從赤壁之戰前夕投歸曹操以後,就成了曹操的一名謀士參謀。後來又擔任了右中郎將、御史中丞等職。而徐庶的最後一次露面,也是在赤壁之戰。此時曹操因採取了龐統的鐵索連環計,徐庶感覺此戰中有危險,就向曹操請辭,到西涼一帶去防禦西涼軍了。而徐庶作為諸葛亮經常提到的人才,在北伐曹魏之際,聽說徐庶在曹魏的仕途不順,也十分的為其感到惋惜。而徐庶的最終結局,大約是在公元235年因病而亡,葬於彭城。
由此可知,曹操對徐庶的愧疚和私心正是曹營養著一言不發的徐庶的理由。而徐庶,或許也是因為內心抑鬱,最終因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