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關係怎麼樣?「可取而代之」的話有什麼深意?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劉備早年雖被人尊稱為「劉皇叔」,但其境遇比較悲慘,顛沛流離了大半生,卻始終沒能開闢出自己的根據地。後來劉備在隆中「三顧茅廬」請出了不世之才諸葛亮。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迅速鹹魚翻身,相繼拿下了荊州、益州,並建立了蜀漢政權,與北方的曹魏、南方的孫吳呈三足鼎立之勢。
從《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幾乎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對劉備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君臣之間的關係達到了親密無間的程度。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是否跟《三國演義》中的如出一轍呢?很遺憾的說,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構想。不久後,曹操大軍南下,諸葛亮親赴江東促成了劉備與孫權的聯盟。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趁勢拿下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並自封荊州牧,從此徹底告別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期間劉備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應當首先歸功於諸葛亮。這也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蜜月期」,前者言聽計從,後者鞠躬盡瘁。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二階段時間跨度比較長,從劉備打算奪取益州開始,直至劉備白帝城托孤。許多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個誤解。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略規劃制定和軍事行動參與都是另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參謀——龐統(214年在攻打雒城時戰死)。而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首要功臣則是從益州劉璋陣營中反叛的謀士參謀——法正(220年病逝)。
那麼在這個階段,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線。劉備每次親自率軍出征,都安排諸葛亮留守後方,但龐統和法正則一定要帶在身邊幫他出謀劃策。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忠誠是毫無質疑的,但對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恐怕並不太看得上。
因此,從赤壁之戰到白帝城托孤的十幾年時間中,諸葛亮在史書中的出場次數極少。劉備陣營中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比如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諸葛亮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說了也白說,所以乾脆不說。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諸葛亮歎息地說道:「如果孝直(法正)還活著,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從諸葛亮的這句歎息中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只聽法正的,法正病逝後,劉備就誰的話都不聽了。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就是白帝城托孤。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後,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時,劉備知道自己已時日不多,於是就要開始安排後事。當時劉備的長子劉禪年僅16歲,還沒什麼治國理政經驗,因此為他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輔政就成了頭等大事。然而,此時龐統、法正、關羽、張飛等人都已經相繼離世,剩下能扛起蜀漢大旗的只有一個諸葛亮,所以劉備也只能選擇諸葛亮托孤。
劉備非常瞭解諸葛亮的為人,知道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因此由他來輔佐劉禪確實是極為理想的人選。為了表達自己的充分信任,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安邦。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請幫他成就大業;如果嗣子無才,你可以取而代之。」當然,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話。但對責任感爆棚的諸葛亮而言,劉備的這番囑托卻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擔,因此諸葛亮後來在《出師表》中才會寫道:「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這就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對君臣的最後交集時刻。223年6月10日,劉備病逝於白帝城,蜀漢進入了後主劉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