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衣帶詔的董承是忠君愛國之人?他不過是要和曹操爭做權臣!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中,漢獻帝劉協在被曹操迎入許都後,由於不堪忍受曹操的專權,於是在建安五年,他將帶有血書的密詔藏在衣帶中,賜給了車騎將軍董承,希望董承能刺殺曹操。董承接到密詔後,當即與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西涼太守馬騰, 太醫吉平以及「左將軍劉備」等人共同密謀除去曹操。然而這件事還沒開始實施就被曹操發覺了,曹操當即誅殺掉董承等人滿門,僅馬騰與劉備因不在城中而得以逃生。後來曹操仍然不解氣,就將董承的女兒董貴妃都直接誅殺。董承因為衣帶詔事件而被曹操誅殺,看起來,董承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事實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董承被殺並不見得是因為衣帶詔事件,畢竟董承當時手中是否有衣帶詔尚且存疑。在《三國誌·先主傳》中曾有記載,稱董承是對外宣稱他自己受了漢獻帝劉協的衣帶詔,這才要誅殺曹操,然而這僅僅是董承的一面之詞,並不見得是漢獻帝劉協真的給了他密詔。因此無論是《三國誌》還是《資治通鑒》,都對衣帶詔的真實性表達了懷疑。更何況在曹操迎漢獻帝劉協到許都之時,兩人正處在蜜月期,漢獻帝劉協又如何會讓董承誅殺曹操呢?
董承之所以會編造一個衣帶詔來誅殺曹操,不過是因為他想和曹操爭做權臣罷了。曹操與董承的關係一直不太好,早在建安元年時,董承就拒絕了曹操的進京,後來董承因為爭權不利,才決意將曹操招來京中。曹操進京後,曾試圖拉攏董承,但他當時並不知曉董承在暗中的謀劃,因此在與袁紹大戰前,曹操將他的車騎將軍之位讓給了董承。
然而即便曹操如此對董承獻慇勤,董承依舊沒有領情,對於董承來說,曹操是必須要除去的人,因為漢獻帝劉協所在的許都,是曹操控制的地盤,這樣下去,董承的地位將不保。畢竟董承為了權勢,能在暗中叫人刺殺伏皇后,說明他不甘居於人下,因此在官渡之戰前期,他趁曹操無心料理後方之事時,想殺掉曹操,就此取代曹操成為漢獻帝劉協身邊的權臣。因此董承最終被殺,絕不能證明他是忠君愛國之士,只能說他是權力熏心之人。
筆者認為,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董承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忠於漢獻帝劉協的忠臣,而曹操則再一次成為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