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三國時代的陰謀家不少,著名的比如賈詡、司馬懿等人,但是,這些人的陰謀畢竟被世人識破,這種陰謀恐怕並非最高明的陰謀。
真正牛叉的陰謀,是既做成了事情,卻又不被人抓住真憑實據。
三國時代有這樣的人嗎?是有的!
此人陰謀不但幫助曹操建立霸業,而且就是他在悄無聲息中活活玩死了曹操手下第一謀士參謀:荀彧!
這個人就是曹操謀士參謀團中的「小人物」:董昭。
荀彧,漢末穎川派領軍人物,戰略內政才能出類拔萃,是曹操早期平定北方最強有力謀士參謀。
董昭,一個小有名氣的謀士參謀,職位名望遠不及荀彧,這樣一個小人物怎麼可能弄死荀彧呢?
話說建安十六年,曹操在渭水大破馬超韓遂涼州軍團,威震天下。
曹操回來後,就有人力主曹操晉爵魏公,加九錫。
建安十七年,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贊拜不名是指上朝不需要通報名號,入朝不趨是指可以溜躂著上朝,不用小碎步衝過去施禮,劍履上殿是指上朝可以穿鞋帶劍,這個待遇只有漢初丞相蕭何等人才有,故此稱「蕭何故事。」
可以說,此時曹操已經位極人臣,無以復加。即便如此,曹操此時仍時名義上的漢臣,只要不再進一步,誰也不能說曹操想要篡漢。
然而,曹操若稱魏公,則事件的性質就會發生根本變化。
漢朝規矩,外姓功臣最多封侯,比如諸葛亮功勞齊天,可也只是「武鄉侯」,所謂「非劉不王」,就是說除了劉家自己人可以封王,外姓功勞再大也不能是王公級別。
當時封王公意味著要有封國,有封國就意味著有「朝中之國」,這就是割據。
換句話說,曹操要稱「魏公」,等於在漢朝內部成立魏國,他做魏國之主,這種行為等同分裂!
也正是在這種局面下,關於曹操稱魏公的事情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爭論的雙方是曹操以及曹操的支持者,另一方是荀彧為首的擁護漢朝的百官。
荀彧雖然輔佐曹操建立霸業,但是荀彧此人對於漢朝有一種特殊感情,他不願意看到曹操邁出「篡位」的這關鍵一步。
於是荀彧極力反對曹操稱公。
在這種局面下,曹操暫時擱置了魏公的提議,但隨後,荀彧不明不白的死了。
荀彧死後不久,曹操便如願稱魏公,建立魏國,邁出了他取代漢朝的重要一步。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荀彧是怎麼死的?這件事和董昭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於荀彧之死,《三國誌》如此記載: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魏氏春秋》則記載: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從這兩個記載我們可以知道,荀彧的死並非正常死亡,《三國誌》稱其「以憂薨」,說明他死前十分鬱悶壓抑,而《魏氏春秋》則乾脆明說,是曹操逼死了荀彧。
曹操為何要拋棄跟隨自己多年,功勳卓著的荀彧呢?
《三國誌@荀彧傳》記載: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荀彧認為曹操起兵是為了匡扶漢室,現在卻要稱魏公實行篡逆的事情,實在不應該。而曹操則因此「心不能平。」
這就是曹操要殺荀彧的直接原因:反對稱魏公。
那麼曹操在最初因為荀彧的勸阻暫停了稱魏公的事情,為什麼後來又要殺死荀彧,執意要稱魏公呢?
這就是董昭的問題了!
《三國誌@荀彧傳》記載: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
可見,最先勸曹操稱魏公的人就是董昭!而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其實等於變向與董昭作對。
我們為什麼說董昭是幕後與荀彧對壘之人呢?
參看《獻帝春秋》:昭與列侯諸將議,以丞相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書與荀彧曰:「昔周旦、呂望,當姬氏之盛,因二聖之業,輔翼成王之幼,功勳若彼,猶受上爵,錫土開宇。.....今曹公遭海內傾覆,宗廟焚滅,躬擐甲冑,周旋征伐,櫛風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為百姓除害,使漢室復存,劉氏奉祀。......今徒與列將功臣,並侯一縣,此豈天下所望哉!
這段話明確的記載了,在曹操稱魏公這件事上,董昭和荀彧有直接的爭論。只是這一點沒有被記載在正史《三國誌》中罷了。
這裡面其實漏掉了荀彧之死!
我們可以據此判斷,荀彧之死的幕後黑手其實就是董昭!
是董昭在曹操猶豫不決之際在其背後猛推一把,將其推上魏公寶座,同時整死了荀彧!
我們這樣推斷還有一條證據可以作證。
我們知道,荀彧是鐵桿擁漢派,在他周圍聚集了一群擁漢的精英,其中就包括曹操的兒子曹植,以及金城太守蘇則。
漢延康元年,曹丕廢漢稱帝。
這時,對漢朝極有感情的蘇則和曹植竟然披麻戴孝,為漢朝哭泣。
而就是這個蘇則,後來當眾痛斥董昭。
《三國誌@蘇則傳》記載:征拜侍中,與董昭同察。昭嘗枕則膝臥,則推下之,曰:''蘇則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蘇則與董昭同朝共事,有一次,董昭靠在蘇則的膝蓋上休息,卻被蘇則一把推開,說:「我蘇則的膝蓋,不是讓你這這種小人當枕頭的!」
我們看,當著董昭的面如此羞辱,可見蘇則對董昭的怨恨。
而蘇則對董昭如此敵視,原因無非是董昭幫助曹氏廢漢,同時逼死過蘇則、曹植等人的精神導師荀彧!
董昭此人擅長陰謀詭計,他早年幫助曹操迎立漢天子,後又勸曹操殺劉備(曹操未採納),我們可以說,董昭的陰謀能力絲毫不輸賈詡、司馬懿。
而董昭之所以要整死荀彧,表面看是「魏公」之爭,其實背後還有舊門閥與穎川新興士族的矛盾。
董昭是濟陰定陶人,他年輕時便被舉孝廉,擔任地方縣令,後被袁紹征闢為參軍。
漢末能夠有這種履歷必定是名門望族,否則絕無可能,董昭又被當時最看重舊官僚舊門閥的袁紹器重,可見,董昭的家族是當地望族無疑。
而漢末舊門閥對於新興的士族有著先天的敵視。
荀彧家族雖然也是漢朝官宦世家,但是與那些老牌貴族相比,荀彧家族其實是穎川新興士族的代表。董昭以勸曹操稱魏公為契機,惹得荀彧反對,此時董昭(以及站在董昭背後的舊門閥勢力)落井下石,慫恿曹操逼死荀彧。
可以說,就是董昭一手玩死了荀彧。
宋代史學家胡三省說:「(董)昭人品不足稱,其謀略妙,不下二荀。」
意思是「董昭的人品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謀略卻不輸於荀彧荀攸。」此論可謂深知董昭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