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萌關之戰時,劉備為何沒有讓張飛乘勝逐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葭萌關之戰時,劉備為何沒有讓張飛乘勝逐北?

馬超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是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馬超平生經歷過兩次惡戰,一次是潼關渭水大戰許褚,另一次是葭萌關大戰張飛,這兩次大戰,馬超都輸了。

馬超跟許褚那場戰鬥,輸得很是難看:先是被許褚一個眼神嚇退,後來又在會戰中狼狽而逃,這在《三國誌·卷十八》中有明確記載,咱們就不用細說了。

雖然屢戰屢敗,但是馬超的名聲卻比許褚還要響亮,在「三國二十四將」排名中,馬超也在張飛許褚之前。

手下敗將排在自己前面,張飛和許褚肯定不會服氣,但是細看三國正史和演義小說,我們就會發現馬超排名靠前還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這其中我們至少能找到三點原因,至於哪個原因是主要的,那就有請讀者諸君慧眼明辨了:葭萌關之戰馬超已經輸了,張飛為何不乘勝追擊?迫降馬超,劉備是否早有打算和安排?

以《三國演義》為依據,馬超的潼關之戰確實是輸了,熟悉古代兵器並精通戰鬥技能的讀者看下面一段話,就能推斷出誰輸誰贏了:「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

古代槍矛,除了「兩刃矛」之外,都是一頭槍尖一頭槍攥,許褚手裡那半截,是有槍尖的,如果兩人同時擊中對方,許褚頭上會多一個包,馬超前胸可能要添一個透明窟窿。

打到最後,兩人已經全無招式章法,就是憑本能「亂打」,這時候就是誰力氣大誰佔便宜。書中已經明確交代是許褚力氣更大、抗擊打能力更強,就是一棍換一棍,先扛不住的肯定是馬超:一個腰大十圍,一個腰細膀寬,許褚多了一層肉墊。

從另一個方面考慮,許褚的大刀仍在,而馬超的長槍被撅斷了,如果二人重整旗鼓再戰,那麼許褚有趁手的兵器,而馬超沒有——借來的長槍,用起來總會有些彆扭。

不管演義小說怎麼描寫,潼關之戰馬超輸掉了底褲,這都是不爭的事實。葭萌關之戰,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都以馬超投降告終,要是真拉開架勢開打,「有虓虎之勇」的馬超也未必是「萬人敵」張飛的對手:張郃能把初出祁山的諸葛亮打得灰頭土臉,在張飛面前卻一點便宜都佔不到,被打得「棄馬緣山」狼狽而逃。

即使不看正史只看演義,我們也能發現葭萌關之戰馬超已經處於劣勢,表現出的是氣弱膽怯,狹路相逢勇者勝,氣弱膽怯的馬超,連半分獲勝的可能性都沒有了。

後來成為三國一流戰將的馬岱,在張飛面前連十回合都支撐不住,馬超跟張飛初次見面,顯得十分囂張,囂張的背後,是色厲內荏:「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馬超這話說得很沒意思,而且頗有袁紹風範。英雄莫問出處,流氓別問歲數。馬超口出狂言,有點耍流氓的意思——如果真有本事,是不會把家世背景當資本的,就像那位有「通天紋」的「正黃旗老太」,偌大一把年紀還在擠公交,但卻偏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最後這優越感把她送到「風眼」裡吃窩頭去了。

馬超的優越感很快就被張飛的丈八蛇矛挑飛了,兩人再次口嗨,就很有意思了:「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

張飛是要活捉馬超,而馬超是打贏就好,這兩個人的目標已經不一樣了。讀者諸君都知道,生擒比斬殺困難得多,張飛要活捉馬超,說明他已經有了必勝的信心,而馬超則是越打越心虛:「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

這就像兩人街頭拳腳相加,有一人忽然偷偷地去摸板磚——如果自信能憑本事打贏,是不會想用損招兒投機取巧的。

這場葭萌關大戰之後,馬超再也沒有出頭挑戰,就那麼呆在營寨中長吁短歎。

按照常理,馬超屬於進攻的一方,而且離後方較遠,張魯的糧草供應也不是很積極主動,這時候馬超想的應該是速戰速決不斷發起挑戰才對。但是馬超明知道進退兩難,卻偏偏罷兵休戰,就坐在葭萌關下不肯動彈——他是在等待,但卻不是等待張飛下來單挑,而是想找個台階投降劉備。

在葭萌關前對峙,打與不打,張飛說得不算(次日,張飛又欲下關戰馬超。卻被劉備和諸葛亮阻止),劉備和馬超作為雙方主帥,是可以決定戰鬥或講和的:馬超可以戰而不戰,說明他已經知道取勝毫無希望——他壓箱底的絕活已經拿出來了,再跟張飛單挑,也討不到好處。

張飛想打,而馬超不想打,氣勢上此消彼長,如果真的打起來,馬超必輸無疑。

問題奇怪之處就在這裡:葭萌關之戰馬超已經顯露敗相,甚至可以說是敗局已定,張飛為何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其拿下?

細看三國史料和演義小說,我們就會發現劉備早有安排:擊敗馬超不是目的,最好的結果是讓馬超主動投降——將馬超生擒後招降,雙方的面子上都不好看,否則讓張飛和趙雲雙槍並舉,馬超一定插翅難逃。

馬超前腳投降,趙雲後腳就趕到了,而且一露面就給馬超一個下馬威:「人報蜀將劉晙、馬漢引軍到……玄德在城上管待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龍已斬二人之頭,獻於筵前。馬超亦驚,倍加敬重。」

馬超在虎牢關和葭萌關先後戰敗,一次是被打得「止剩得三十餘騎,與龐德、馬岱望隴西臨洮而去」,另一次是被打得明知取勝無望而俯首投降。

馬超兩戰兩敗,但是「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卻是「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馬超居然排在了張飛和許褚前面,這就令人十分費解了。

把《三國誌》好《三國演義》翻過來掉過去看了半天,筆者終於找到了三點原因,其中第一點比較搞笑:所謂二十四將排名,只不過是幾句順口溜而已,如果說成「四關五張六馬超」就跟「一呂二趙三典韋」不合轍押韻了。

除了念著順口之外,我們還能找到第二點原因,那就是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就開始講究出身門第了,馬超「世代公侯」,自然要比「桃花園主」張飛的地位高一些。

馬超排名在張飛之前,我們也能從正史中找到依據,這就是第三點原因——同為季漢大將,馬超的軍銜也高出張飛半格兒:「章武元年,張飛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後漢書·百官志》寫得很明白:「將軍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

驃騎將軍馬超不但比車騎將軍地位高,而且他還兼任涼州牧,儘管是個空頭州牧,但也比司隸校尉大,所以馬超排在張飛前面,就不是亂點鴛鴦譜了。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是否公平,這一點還需要讀者諸君下最後的結論:如果劉備和諸葛亮不阻止,張飛和馬超次日之戰的結果,是張飛生擒馬超,還是馬超將張飛挑落馬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