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人物:大將魏延真的叛蜀了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歷史人物:大將魏延真的叛蜀了嗎?

魏延真的背叛了蜀國嗎?蜀國著名將領魏延是三國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有人說他是蜀漢後期最為重要的大將,因「性矜高」而與「平日諸將素不同」;屢次北伐時,「延每隨亮出,欲請兵萬人,與亮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深為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所「制而不許」。建興12(公元234)年秋,在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後,因與丞相府長史楊儀爭奪蜀漢最高軍事統帥權,被誣以叛蜀而遭楊儀部將馬岱所追殺,為後人歎惜不止,深以為冤。下面我們將深入探討魏延所謂的「叛蜀」之說。

有一種說法是「魏延之亂,始於諸葛」,張作耀的《劉備傳》當中就說了,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諸葛亮是一手策劃的。諸葛亮在臨死的時候召開了最後一次高級軍事會議,但是這一次軍事會議上面有三點不正常。首先,參加的人員除了諸葛亮本人以外,還有長史楊儀、司馬費,征西將軍姜維,獨獨把魏延排除在外。這是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魏延當時擔任的是征西大將軍,比姜維要高得多了,「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假節」,這個「節」是皇帝賜給他的,可以先斬後奏。

第二件怪事情,諸葛亮這一次決定由楊儀擔任蜀漢軍隊的總司令。但是有一個問題,楊儀做三軍統帥,沒有朝廷的任命,名不正言不順。

第三個問題很奇怪,諸葛亮下令,我死後全軍撤退,返回成都。他當場任命魏延為斷後將軍。但接下來他又下了一條奇怪的命令,說如果全軍撤退以後,魏延不服從命令,不要管他。在這個問題上,諸葛亮已經把魏延看成是一個異己分子。 

諸葛亮之所以要這麼排擠、看不慣魏延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我們知道諸葛亮用兵一生唯謹慎,但是魏延用兵同諸葛亮截然不同,魏延主張出奇取勝。基本思想不吻合,思路不一樣。所以諸葛亮想,如果我死後把軍事指揮權交給魏延的話,不是把我的東西全部給否定掉嗎?對此,諸葛亮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個原因,我們可以看一看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推薦的幾個人,郭攸之、費、蔣琬、董允這些人,都是循規蹈矩、聽領導話的人,「小綿羊式」的人物。用古代的標準來講,這些人叫循吏,循規蹈矩的官吏,諸葛亮比較喜歡。魏延性格比較倔強,上海人叫強頭倔腦,現代詞叫有個性。這樣性格的人,諸葛亮是絕對不可能喜歡他的。

第三點,諸葛亮親自指定了繼位人,蔣琬、費、姜維。但是魏延的官職、功勞要比他們個人大得多,諸葛亮打擊魏延,排擠魏延是為他的繼位人掃除障礙,去掉絆腳石。所以這裡面是有文章的。

 「魏延之死」真相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之死」也和諸葛亮有關。諸葛亮從初出茅廬一直到五丈原病死,這五十多回書當中,使用過無數的成功計策,但錦囊妙計只用過三次,第三次就用在了「魏延之死」上。羅貫中在這裡還用了一首詩來讚歎諸葛亮:「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但這又是《三國演義》的杜撰。真正殺死魏延的不是馬岱,而是楊儀和王平。諸葛亮大軍撤退以後,楊儀捏造罪名說魏延謀反,所以楊儀就派王平去對付魏延。王平這個人也很厲害,他使用了一個計謀,對魏延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就造反,你居心何在啊?將士們一聽,啊,魏延造反,我們還跟他幹什麼,唰,一下子,作鳥獸散了。這樣一來,魏延真正變成了孤家寡人。在這種情況下,王平拍馬上去,大刀一揮,把魏延斬於馬下。

所以,「魏延之死」,楊儀是背後主謀,王平是陣前殺手。魏延的腦袋被割了下來,送到楊儀跟前,楊儀這個傢伙太陰毒了,人死了還不放過,還要用腳去踩魏延的腦袋,說:「你這個混蛋,你還能再作惡嗎?」接下來楊儀又下令,誅滅魏延九族,滿門抄斬。魏延一代著名將領就落得這麼一個可悲的下場。正如陳邇東所言:「魏延身為大將,一生征戰,可謂有大功而無大罪啊,卻遭大禍害,蒙大誣,是個天大的冤枉。」 本文來自歷史大全網

為什麼楊儀會對魏延如此痛恨呢?魏延生前和楊儀的關係簡直糟透了,他們兩個人真的可以講水火不能相容,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吵鬧不休。魏延是個武將,也比較驕橫跋扈,有的時候居然拿著一把小刀,在楊儀的面前晃來晃去。楊儀嚇得涕淚交加,每天在提心吊膽、屈辱當中過日子。所以這樣看來,所謂「魏延謀反事件」,實際上是一場內訌,窩裡鬥。但最終導致魏延的悲慘結局。魏延固然是背上了「反賊」的罵名,但楊儀的下場又如何呢?說來好笑,說魏延是「反賊」,其實,楊儀倒是一個反賊。當楊儀率領全軍返回成都的時候,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殺掉魏延,把軍隊帶回來了,自以為應該替代諸葛亮,由他來做丞相。想不到,諸葛亮生前認為楊儀這個人氣量太小,因此,出乎意料的,劉禪任命蔣琬為大將軍,費做尚書令,他們兩個人是一把手,二把手,而楊儀封了一個什麼官?中軍師,中軍師是一個虛銜,沒有任何實職的。楊儀大為惱怒,居然講出這麼一句話:「早知道如此,我不如當時率領全軍投降司馬懿。」完全是大逆不道之言。劉禪也不是吃素的,楊儀講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話,於是馬上下令準備處死楊儀,幸虧大臣求情,才放楊儀一馬,削職為民,流放、充軍。

可是楊儀還不識相,上書誹謗朝廷。這一下後主忍無可忍,將他打入天牢。這時,楊儀的精神也崩潰了,他也是一條血性的漢子,最後拔劍自殺。所以楊儀最後的下場也是很可悲的。楊儀的死,雖然是他咎由自取,但也挺可惜的,等於又損失了一個人才。蜀漢國家比較小,人才資源又匱乏,諸葛亮沒有協調好部下的關係,是造成這次事件的很大原因。史書上說,諸葛亮對兩人的態度是「不忍有所偏廢」。就是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處於中立的態度,所謂和稀泥。但歸根到底諸葛亮還是傾向於楊儀的,最好的證明就是諸葛亮死的時候,把全軍的統帥大權不是交給魏延,而是交給楊儀。當然,三國時期,包括曹操、孫權、劉備,也有很多用人不當的事情,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也不要過於地去譴責諸葛亮,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諸葛亮也是人,聖人也會犯錯誤。

 魏延的軍事才能

前面說過,魏延和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有著嚴重的分歧,他們分歧的具體體現,莫過於「子午谷奇謀」了。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討論進兵的方向。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大致可以從兩個方向進兵,一個方向是從漢中出發,直接攻打關中的長安。漢中和長安當中隔著一座山,就是秦嶺。從漢中翻越秦嶺,可以奪取長安。從漢中跨越秦嶺,有三條山谷,東邊一條是子午谷,子午谷最險,道路有660里,子午谷的谷口在長安城之南,雖然子午谷山路崎嶇,形勢最險,但可以出其不意,一旦走出谷口,軍隊就可以突然出現在長安城的南門。中間一條山谷叫儻駱谷,谷長420里,直接通往關中的武功,對長安的威脅也很大。西邊的一條山谷叫褒斜谷,有470里山谷,如果蜀漢的軍隊攻出褒斜谷,就可以切斷曹魏從關中通往涼州的道路。這三條山谷都是從漢中出發攻打長安的方向。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從漢中出發,往西打,攻打祁山,甘肅的隴右地區,這條路地勢比較寬敞平坦,安全係數比較高。

在這一次軍事會議上面,魏延提出了一個非常有遠見的戰略規劃,帶領一萬軍隊,從子午谷進兵,就可以直接抵達曹魏的首都長安,打它一個措手不及。當然曹魏馬上就會做出反撲,把東方的軍隊調過來,而魏延的設想是由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從褒斜谷進兵,兩路大軍同時把長安以西全部佔領。即使曹魏的軍隊反撲過來,諸葛亮和魏延也可以同曹魏決戰。因為兩支軍隊一會合,主力全到了。

魏延這個計謀確實是一條妙計,但諸葛亮否定了這個決議,而且是全盤否定。諸葛亮說,魏延這個計謀太冒險。因為子午谷道路狹窄,危險性太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有伏兵,蜀軍就是全軍覆沒。然而,魏延鎮守漢中多年,其實他對漢中一帶的地理形勢非常熟悉,可能魏延對子午谷這條山路的情況,實地進行過勘察,因此,魏延說子午谷可以進兵絕對是有把握的。他料定子午谷沒有魏軍的埋伏,而且還有史料證明,《三國誌·諸葛亮傳》、《魏略》裡面有一條非常清楚的史料,說當時的魏國根本沒有想到諸葛亮會北伐,所以諸葛亮大軍出動的時候,魏國朝野上下一片驚慌,不知所措。

對於魏延的這個「飛兵之計」是否能夠改變北伐失敗的歷史這個問題,史學界仍有爭議,但魏延之計的確是奇兵之計。諸葛亮用兵,最大的毛病是過於謹慎,要求穩紮穩打,他以為穩紮穩打就可以穩操勝券,事實上,從古今中外的戰爭例子來看,打仗確實要冒一點險。就拿三國時期的例子來講,「鄧艾偷渡陰平」的「偷渡陰平」之計,就比魏延要冒險一百倍,沿途都是高山峻嶺,荒無人煙。到最後鄧艾的軍隊攀登到了懸崖峭壁,沒有辦法下山了,於是就想到用毛毯裹住自己的身體,從懸崖峭壁陡坡上面滾下去,神兵天將般地出現在了成都平原上。蜀國做夢也沒有想到,鄧艾會從陰平偷渡過來,一下子就被打懵了。在這種情況下,劉阿斗束手無策,只能乖乖地獻城投降。總之,鄧艾比魏延幸運,同樣是這種奇謀,鄧艾一試即成,魏延卻沒這個機會。

現在有很多人對魏延的軍事才能評價很高,甚至拿魏延和關羽相比,覺得這兩個人都屬於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的人。其實,魏延的確是一個軍事奇才,但是沒有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從某種意思上來講,魏延同韓信比較相似:軍事上是一流的奇才,但是在政治上很不成熟,很幼稚。所以說,一個人有多大的優點就有多大的缺點,永遠都是並存的。但《三國演義》對後世的影響實在太大了,魏延經過《三國演義》這一渲染,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一個「反賊」了。諸葛亮比魏延就幸運多了,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