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演義中還是在正史中,關羽與曹操之間的恩怨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三國網小扁案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按照三國正史的記載,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是沒有的,華容道義釋曹阿瞞也是沒有的,但是據《三國誌》和《資治通鑒》記載,在荊襄之戰如火如荼之際,曹操卻兩次要救關羽性命,這就不能不讓人生疑了:擒而不斬逃而不追,曹操還有兩次想救關羽,如果曹操不是欠了天大的人情,為什麼要對關羽這麼好?
在《三國誌》中,關羽是被生擒後投降的,既沒有土山約三事,關羽出走,也沒有帶走劉備的夫人和兒子——如果關羽真像小說寫的那樣帶走了甘糜二位夫人,那麼劉禪就成不了蜀漢後主了。
結合正史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答案:當初跟關羽一起被曹操俘虜的,還有糜夫人和劉備的一個或多個兒子(妻子指的是正妻和兒子,甘夫人活著的時候,一直沒有正妻的名分),甘夫人跟劉備一起逃奔袁紹,如果甘夫人落到曹操手裡,那是萬萬不可能有機會離開的——甘夫人極美,曹操的愛好大家都知道。
關羽在官渡之戰打成膠著的時候,就近逃歸劉備,劉備的正妻和兒子都丟在了曹營,甘夫人後來生的劉禪,就成了第一順位繼承人,事實上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
關羽出逃的時候,曹營諸將是準備追上去抓回來的,大家不要相信一人之力可以對抗千軍萬馬,如果曹操下令捉拿,關羽是萬萬跑不掉:「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三國誌》的記載,忽略了時間,《資治通鑒》彌補了這個漏洞,於是在《資治通鑒·卷卷六十三·漢紀五十五》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建安五年夏四月,關羽斬顏良後逃歸(請注意,是逃歸而不是逃往)劉備,同年秋七月,汝南劉辟起事,袁紹於八月派劉備帶兵前去支援,也就是說,關羽在袁紹軍中,也是呆了兩三個月的,並不是在半路上遇到的劉備。
袁紹為什麼不殺關羽替顏良報仇,咱們且不去管他,單看關羽被俘投降到掛印封金出逃,都是關羽欠了曹操的人情——斬顏良可以跟爵封漢壽亭侯拉平,關羽逃而曹操不追,等於關羽欠了曹操一條命,加上此前的擒而不殺,曹操對關羽有兩次活命之恩。
從建安五年官渡之戰到建安二十四年,算起來關羽曹操已經整整二十年沒有產生交集了——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咱們另算。
就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戰中,曹操又兩次對關羽進行了關照,這第一次關照,《三國誌》和《資治通鑒》均有記載:孫權向曹操納款輸誠,表示要抄關羽的後路,結果曹操把孫權書信的原件用流星快馬送到前線,命令徐晃用弓箭射到關羽營中。
曹操這件事做得很不地道,孫權千叮嚀萬囑咐,沒想到還是被曹操給賣了:「孫權為箋與魏王操,請以討羽自效,及乞不漏,令羽有備。」
遺憾的是關羽沒有理解曹操的苦心,將信將疑「猶豫不能去。」
如果關羽收到曹操的飛書示警後馬上回師南郡,那麼呂子明白衣渡江,就會變成送貨上門——那些偽裝成商人的東吳突擊隊,根本就不是關羽大軍的對手。
如果關羽從襄樊前線有序撤退,徐晃那支由新兵組成的部隊,不會阻攔,也攔不住。
就在關羽猶豫不決的時候,南郡失陷了,徐晃的兵力也增強了:「魏王操自雒陽南救曹仁,駐軍摩陂,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
有了生力軍支援,徐晃底氣很足,想要一戰擒斬關羽而名揚天下:「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
徐晃要陣斬關羽以安曹操之心,沒想到曹操不但沒有心安,反而更加著急了他馬上派遣都督護軍、丞相主簿趙儼趕赴前線。
趙儼先是以發表個人意見的方式,告訴曹仁徐晃要對關羽網開一面:「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為權害。若深入追北,權則改虞於彼,將生患於我矣,王必以此為深慮。」
曹仁徐晃都是明白人,知道這是曹操不好說的話由趙儼代言,於是打開包圍圈,放走了關羽(仁乃解嚴)。
關羽「成功突圍」,曹操還是不放心,生怕徐晃等人貪功追擊:「魏王操聞羽走,恐諸將追之,疾敕仁如儼所策。」
曹仁徐晃等人見好就收,孫權卻不依不饒,這才導致關羽臨沮被斬,而那一刀下去,夷陵之戰的戰火,傾盡長江之水也澆不滅了。
曹操在荊襄之戰中兩次要救關羽,並且在關鍵時刻放了關羽一馬,這說明他的權謀之術,已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既解了襄樊之圍,又讓孫權劉備結下了血海深仇。
曹操的雄才偉略和縱橫捭闔之策,確實遠在劉備孫權之上,但是這裡面也讓我們產生了一些疑問:關羽已經潰退,如果曹軍乘勝追擊,肯定能多佔一些城池,在四戰之地奪占一座城,在戰略上就多一些主動,曹操為什麼要放棄這個大好機會?如果孫權也是只追不殺,關羽這只煮熟的鴨子飛入西川,水淹七軍之仇、擒斬龐德之恨,就不報了嗎?
為了放走一個關羽,而失去攻城略地的機會,曹操這樣做,會讓很多人感到難以理解,筆者想來想去,也只想到了一個理由:關羽華容道義釋曹阿瞞,雖然不見於正史記載,但卻可能是真的。
正史只是沒記載關羽曾經埋伏在華容道上,但也沒寫關羽去了哪裡,而當時劉備陣營的主要戰將,都是有任務的:張飛帶著一千人馬去跟周瑜匯合打南郡,趙雲作為牙門將軍跟隨在劉備身邊追擊曹操,只不過是晚了一步,他們來到華容道的時候,曹操已經過去了——曹操是一路暢通無阻,還是被關羽撤圍放走,正史中沒有答案:「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劉備一路狂追而沒追上,曹操也在偷笑:「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
關羽有沒有在赤壁之戰中放走曹操,我們可以從事後劉備論功行賞過程中發現一些微妙之處:張飛力戰有功,封為新亭侯,關羽漢壽亭侯爵位不動;張飛受封宜都太守、趙雲受封桂陽太守,這都是實缺,而關羽的「襄陽太守」卻一直是空頭的——襄陽和樊城都在曹操手裡呢。
通過上面的史料,筆者有理由懷疑華容道故事並非完全虛構,但這種懷疑同樣沒有史料依據,所以還是要有請讀者諸君從戰略眼光來分析並給出最後的結論:兩次可殺而沒殺,又有兩次下令網開一面,曹操為什麼對關羽那麼好,關羽欠了曹操幾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