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中五子良將誰的實力是最強的?是何排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正史中五子良將誰的實力是最強的?是何排名

對大多數人來說,對三國的瞭解,都是起源於《三國演義》。實際上,《三國演義》只能算是一本小說。既然是小說,那麼肯定會經過藝術加工,真真假假都各佔一半,和歷史有不小的差距。這是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順帶著連曹營諸將的武力值也被削減了一大截:張郃徐晃兩人不敢應戰單槍匹馬救黃忠的趙雲,許褚光著膀子也打不贏馬超,張飛長阪橋上一聲吼,曹營九員大將無人人出頭,其中居然還包括悍將許褚和著名將領張遼。

很多人不知從哪裡看的書,明明《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說的是「張翼德大鬧長阪橋」,《三國誌》卷三十六說張飛喝退曹軍是在「當陽之長阪」,他們非要說是「當陽橋」。筆者翻了半天,才知道那是京劇裡「國老喬玄」的唱詞,並非從正史和演義中來:「他三弟翼德威風有,丈八蛇矛(讀作苗)慣取咽喉……當陽橋前一聲吼,喝斷了橋樑水倒流。」

是當陽橋還是長阪橋無關緊要,咱們今天的話題,是按照三國正史記載,來評估一下曹操麾下五子良的武力值:從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各選取四字評語,請讀者諸君品評一下,如果張遼的武力值第一,誰能排第二?

為了公平起見,咱們就按《三國誌·卷十七·張樂於張徐傳》記載的順序,來展示著五位三國著名將領的戰功,以及陳壽對他們的評語——讀者諸君請注意,陳壽筆下的張樂於張徐,是一個綜合排名,武力值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五子為曹魏一等功臣,這五位一等功臣最先出場的是張遼張文遠,在小說中是一個十分忠義並跟關羽關係密切的勇將,關羽甚至認為他的武藝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

但是我們看正史就會發現,張遼確實勇猛,但要說忠義,那兩個字在後漢三國亂世是很不值錢的:曹魏五子良將中只有樂進沒管過主公,蜀漢五虎上將中只有張飛沒換過主公,從一而終的著名將領,在三國時期屬於鳳毛麟角。

張遼原為丁原從事,呂布原為丁原主薄,兩人是級別相近的同僚,張遼歸屬呂布之前,還跟過大將軍何進和太師董卓,呂布殺掉董卓,張遼才投靠了呂布,後來見勢不妙又主動投降了曹操,因為是帶著一幫小弟主動投降的,所以馬上封侯拜將,而關羽是被擒投降,所以斬顏良之後才得以封侯,對降將的封賞,曹操還是比較公平的:「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太祖破呂佈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不管張遼主動或被動離開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他的武力值都是毋庸置疑的,陳壽給他的四字評語是「武力過人」。

在五子良將中,張遼的戰功也是數一數二的,而要是之論保衛大漢疆土中功,張遼無疑是位列第一的:柳城之戰,張遼陣斬蹋頓單于,這可比關羽斬顏良的功勞大上十倍也不止。

勇力過人的張遼被陳壽排在五子良將之首,緊隨其後的就是「先登有功」的樂進樂文謙。

很多人都以為逍遙津之戰是張遼指揮的,這顯然是受了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事實上當年在合肥的三大將基本是平級的,樂進和張遼都是假節將軍:「後從征孫權,假進節。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並前凡千二百戶。」

因為個頭較矮,樂進的單兵戰鬥能力可能弱一些,但是他的戰鬥意志十分強悍,再加上是曹操老班底,所以他在趁手筆下,位列五子良將第二名:「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從擊呂佈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

五子良將中唯一從一而終的樂進樂文謙,也是五子良將中第一個被封為亭侯的——亭侯的爵位高於關內侯。

綜合排名第三的於禁於文則,不說也罷,因為在筆者看來,他就是一個手電筒:只能照見別人的錯誤,自己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就是另一個態度了,所以陳壽對他的「持軍嚴整」四字評語,也成了一種諷刺:七軍三萬人一夜之間變成魚鱉,倒也真是夠「嚴整」的。

樂進矮小的身材限制了戰鬥力,於禁沒有拚死一搏的勇氣,所以他們的武力值是不可能緊隨張遼之後而位居五子良將第二,真正有能力競爭第二名位置的,是「劉備所憚」的張郃和「亞夫之風」徐晃。

其實張郃不僅僅為「劉備所憚」,就是諸葛亮見了張郃也頭痛——正史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伐魏,就是被張郃打回去的,根本就沒司馬懿啥事兒。

可能是羅貫中認為諸葛亮被張郃擊敗挺丟臉,就搬出了絕世高手司馬懿,還讓諸葛亮使了一招「空城計」,嚇得司馬懿撒腿就跑,算是找回了一點面子。但事實卻是「諸葛亮出祁山,(魏明帝曹睿)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陳壽可能是有點誇大了張郃的能力,因為張郃雖然勇悍,但在三國前期,並不算超一流高手,在張飛面前,他就一點都牛不起來,帶著一萬精兵,被張飛打得差點成了光桿司令,要不是會爬山,早就被張飛捆成粽子丟在劉備腳下了:「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

張郃打不過張飛,徐晃卻曾擊敗過關羽,這時候難題就出來了:如果張遼的武力值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位列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張郃還是徐晃?

筆者認為,還是張郃更靠譜一些,因為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小說,徐晃破關羽,都有趁人之危的意思:關羽在襄樊前線連月苦戰,幾近強弩之末,而且還被呂蒙陸遜抄了後路,屬於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而且軍心不穩,這時候徐晃擊敗關羽,屬於勝之不武——如果帶領七軍馳援襄樊的是徐晃,他的結局也未必比於禁強。

如果徐晃被關羽水淹七軍,那時候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關羽如何對待這個被擒的「大兄」了,至於徐晃會不會投降,我想讀者諸君心中也是有著明確答案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