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魏延的死非常可惜,還有一個人,他的死比魏延更可惜,他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魏延的遺憾結局
關於魏延的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有些《三國演義》的忠實愛好者,一直認為魏延的死是諸葛亮的責任。因為在《三國演義》中的相關故事是關羽將魏延介紹給劉備,劉備本來想重用魏延,但是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有逆心,對此劉備不能忠心。所以諸葛亮想將魏延除之而後快。在《三國演義》中,魏延在諸葛亮逝世之後,也隨諸葛亮而去,所以一些人認為諸葛亮對魏延有著偏見,所以才導致魏延的死。
而有些關注正史,也就是關注《三國誌》的讀者。認為魏延的死和諸葛亮並沒有什麼關係。魏延和諸葛亮的關係一直很好,而魏延最後的死,其實是因為和長史楊儀的內鬥。二人素來不和,最後魏延沒有鬥得過楊儀,死在了馬岱的手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喜歡《三國演義》的故事,有些人更尊重《三國誌》的史實。大家莫衷一是,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就好。再來說一下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這位著名將領比死的比魏延還要可惜,這位著名將領就是張任。張任是劉璋麾下的一員猛將,是一個非常忠實的將領。而且張任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非常有能力的人。
逼諸葛亮用險招
張任甚至能夠讓諸葛亮慌了神。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直給人一種籌謀千里,絲毫不慌張的形象。而像諸葛亮的那種,無論外界紛擾如何,我自巋然不動的人設被張任打破了。為了能夠打敗張任,諸葛亮自己騎著馬引誘張任。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張任此人非常難對付。甚至連諸葛亮都必須用一些不一般的計謀來引他上當。
讓張飛無招架之力
《三國演義》中聰明如諸葛亮都得用別樣的手段來引張任上當,而勇猛於如張飛,也曾經差點敗於張人之手。當時劉備準備讓自己的勢力向四川滲透,所以他勢必要動劉璋。自然也就和張任對上了。而張任武功強勁,劉備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只能立刻逃跑。而張任一路追殺劉備,劉備無奈只能落魄而逃,最後張飛為了救劉備,與張任打了數十個回合。
勇猛如張飛都不能全身而退,只能和張任打了數十個回合,最後張任還能在對方來援兵的情況下,順利地全身而退,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張任此人武功非常的強勁。而張任除了讓聰明如諸葛亮出險招,讓勇猛如張飛都沒有辦法將他制服之外,他還射殺掉龐統。而說他殺龐統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為如果張任沒有殺龐統,也就是說如果龐統不死的話,諸葛亮就不會選擇入川。諸葛亮不選擇入川的話,那麼荊州就不會由關羽來把手。如果荊州不是由關羽來把手的話,那麼應該是由諸葛亮來把守。荊州在諸葛亮的把手之下,一定會安全。
而關羽也不會因此丟了性命,關羽不丟了性命,劉備也就不會因為自己的兄弟情義而發動了猇亭之戰。而猇亭之戰使得蜀漢元氣大傷。所以說張任只殺掉一個人,但是就是龐統,使得三國的許多事情隨之而改變。最後張任也是死在了諸葛亮的手中。其實人們對於張任被諸葛亮處死是有不同的見解的。有些人認為諸葛亮之所以殺張任,是因為張任在被活捉的時候,就已經堅決地表明自己的立場,自己寧願死,也不會屈從於劉備,也不會向劉備投降。
諸葛亮敬佩張任是個忠貞之人,所以諸葛亮敬重他,殺掉他。有些人則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在最後殺掉張任,是因為劉備的暗中授意。劉備一直給人大家一種知人善任,非常惜才,愛才的這樣一個形象。但是對於劉備來說,張任是斷斷留不得的,所以只好借諸葛亮的手來殺掉張任。而史書上記載,在張任死之後,「玄德感歎不已,令收其屍首,葬於金雁橋側,以表其忠」。無論劉備是真的惋惜張任的離去,還是劉備是為了裝樣子。但是起碼我們也可以看出張任此人的地位。
綜上所述張任之死也讓許多人感到惋惜,但是無奈歷史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整個時期的變化,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而逗留,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做出徹底的改變。對於張任的死,也只能惋惜了。而在那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時代 ,又有哪個人的人生,不讓人感到唏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