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是孫權的吳國導致三國鼎立的最終形成?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何說是孫權的吳國導致三國鼎立的最終形成?

200年的一天,吳主孫策在狩獵的時候遭到恐怖襲擊。此時正值孫吳實施「長途襲曹」計劃的關鍵時刻,而大當家生死未卜,孫吳只得放棄計劃。不久,孫策傷情惡化而亡,孫權接任其位。

通過對現實冷靜的觀察,孫權將自老爸孫堅時便確立的「以保江東」的基本國策發展為「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並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首先實現「荊揚一體化」,其次統一整個南方,最後全力北伐,擊敗曹操,奪得天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歷史疑案「借荊州」出籠了。

劉備武力統一荊州四郡後,派人前往建業拜見孫權,「求都督荊州」。可見此時劉備仍然把自己看成是孫家的依附力量,只是想在荊州站穩腳跟,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而已,更不用說「三分天下」的具體規劃了。

劉備的舉動顯然違背了孫權的長遠規劃,大臣們也極力反對。但出人意料的是,除了沒有答應任命劉備為都督外,孫權幾乎全部接受了劉備的「無理要求」。孫權為何會作出如此選擇?

這再次體現了孫權的高瞻遠矚,他借地給劉備的目的是「多(曹)操之敵而自為樹黨」。孫權認為現在只是將荊州暫時托管給劉備,將來一定能名正言順地收復此地。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劉備承擔長江以北的部分防務,又能通過滿足劉備不太過分的要求而進一步鞏固雙方的關係。這樣,孫權就能使部隊進一步向東集中,以加強同曹操爭奪皖北的兵力。

不任命都督沒事,劉備就自己選自己。於是乎,很快就出現了「群下推備為荊州牧」的盛況,劉備順勢成為荊州事實和名義上的一把手。面對如此狀況,孫權有些擔心了,如若放任劉備繼續「胡來」,不僅會給孫吳今後收回荊州增加麻煩,還有可能使劉備趁機與曹操聯合起來對付自己。為扭轉這種局面,孫權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婚姻,想以此束縛劉備的手腳,並進一步鞏固孫劉的聯盟。同時,為防止劉備進一步坐大,孫權迅即派兵奪取了交州,並向南中伸出了觸角,頗有迂迴進擊益州的意圖,這就構築了對劉備佔領區的包圍之勢。

此後一段時間,三方相安無事,直到211年。這年,益州牧劉璋聽說曹操即將討伐漢中的張魯,忙派法正前往荊州迎接劉備入蜀。劉備入蜀成為當時的國際焦點,使得江湖風雲再起,此時漢中已然成了舉世矚目的五方(曹操、張魯、劉璋、劉備、孫權)角逐之地。在此等混亂複雜的局面下,孫權產生了與哥哥當年一樣的想法,準備派遣大將呂岱率遠征軍前往漢中誘捕張魯。後由於魯肅的極力反對,尤其是形勢的快速發展,孫權才無奈地放棄了這個大膽的計劃。該計劃雖未實施,但孫權謀求擴張的意圖已表露無遺。

之後,劉備在益州取得重大進展,破雒城、圍成都,孫權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忙派遣諸葛瑾向劉備「索還荊州」。與此同時,魯肅也受命屯兵於益陽與關羽相峙。不久,當劉備佔領成都,進而取得整個益州後,孫權更加焦慮了,命令魯肅趕赴關羽駐紮之地「求還荊州」。由「索」到「求」,既反映了孫權的無奈妥協,更反映了問題的撲朔迷離。由於雙方分歧較大,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215年,曹操西征馬超、北征楊秋勝利後返回鄴城,重新謀求南征,並加大了進攻力度,實施兩路進發。西路軍迅速攻佔漢中,張魯敗退巴西;東路軍猛攻孫吳的軍事重鎮濡須塢,孫權也遣將進圍皖城,雙方處於膠著狀態。此時此刻,劉備也正擔心益州安危,於是孫劉雙方找到了共同話題,只得坐下進行談判,一方面強調了孫劉聯盟的現實必要,另一方面劃分了在荊州的勢力範圍—雙方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這是一種迫於現實的理性妥協與利益交換。

但孫吳並沒有停止統一大業。219年斬關羽奪荊州,之後又在夷陵大敗劉備,不但實現了「荊揚一體化」,暫時阻止了曹魏的南下,還永遠阻遏了蜀漢的東進。

夷陵之戰後,劉備才真正回歸現實,放棄佔有荊州。之後,諸葛亮更以務實的眼光改向南中、漢中、涼州等地發展,希冀通過蠶食雍涼,進而佔領關中,然後東出潼關以爭天下。曹操也暫時停止了南征,轉而開始全力鞏固後方。後來,曹、劉兩家相繼稱帝,孫權也於229年稱帝。

在「三國鼎立」形成的過程中,孫權始終以高昂的姿態、積極的行動和獨到的眼光,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證了魏、蜀、吳三國在力量發展上的相對均衡和對外擴張上的相對內斂。所以,毫不誇張地說,孫權絕對是「三國鼎立」的真正主導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