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荊南四郡時,劉備為何沒有讓關羽和張飛參戰?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攻打荊南四郡時,劉備為何沒有讓關羽和張飛參戰?

漢昭烈帝劉備,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的爭奪,成為曹操、孫權、劉備這三位諸侯較量的焦點。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向朝廷上表,保舉劉琦為荊州刺史,並以他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同年,劉琦因病逝世。對於劉備來說,在赤壁之戰後奪取了荊南四郡,又從孫權一方借來了南郡,從而擁有了立足之地。那麼,問題來了,劉備攻取荊南四郡,只有趙雲和諸葛亮參戰,那麼關羽張飛這兩位猛將去哪了?

《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雲別傳》中記載: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開始,劉備趁曹操北歸之機,聽從諸葛亮之計,平定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並且,在劉備攻打荊南四郡的時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范,兼任桂陽太守。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諸葛亮、趙雲來說,自然參加了劉備攻打荊南四郡的戰役。與此相對應的是,在《三國誌》等正史中,則沒有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沒有參戰的記載。只是在劉備成功佔據荊南四郡之後,才給關羽和張飛冊封一定的官職。

陳壽在《三國誌.關羽傳》中記載: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等到劉備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後,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也即對於關羽這位猛將,並沒有參加攻取荊南四郡戰役的記載。

同時,《三國誌.張飛傳》中記載: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

也是在劉備平定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之後,冊封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沒有參加平定荊南四郡的戰役,在赤壁之戰後,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在幹什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相對於平定荊南四郡,劉備交給了張飛、關羽一個更艱巨的任務,也即協助周瑜攻打曹仁鎮守的南郡。

南郡之戰,是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為奪取南郡與曹軍展開的戰役。此戰由建安十三年(208年)開始至建安十四年(209年)結束,戰鬥時間將近一年。雖然南郡之戰的規模不如赤壁之戰,但是,在這場戰役中,同樣是著名將領雲集。其中,孫劉聯軍以周瑜、劉備為主帥,參戰將領有程普、關羽、張飛、甘寧、凌統、呂蒙等。曹軍以曹仁為主帥,參戰將領有徐晃、滿寵、李通等。對於關羽和張飛來說,也參加了南郡之戰。

《三國誌·魏書十七·李通傳》中記載: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

在南郡之戰中,關羽擔負著「絕北道」的重任,也即阻止曹操從北邊趕來的援軍,以此促使周瑜可以更好的圍困曹仁鎮守的江陵。至於張飛這位猛將,則直接被劉備派遣到周瑜麾下,接受周瑜的指揮。

最後,關於南郡之戰,《三國誌》的相關記載很零散,歷代也少有對這場戰役的戰術分析。不過,考慮到這場戰役持續了接近一年的時間,說明戰役還是非常激烈的。並且,正是因為曹操不願意捨棄南郡這一兵家必爭之地,劉備也是全力出擊,派出了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參戰。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為劉備也在南郡之戰中出力不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之後劉備向孫權借南郡的底氣,也即周瑜可以攻佔南郡,不完全是東吳一家的力量。

同時,在南郡之戰期間,劉備還借助於劉琦的名義,並派遣諸葛亮、趙雲等人奪取了荊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對於荊南四郡的官吏來說,向劉備和劉琦歸降,自然是沒有太大壓力的事情,畢竟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在劉琮歸降曹操之後,劉琦在荊州之地的威望自然更高了。更為關鍵的是,荊州和孫權所在的江東長期交戰,比如孫堅被黃祖所殺,而孫權後來又殺掉黃祖。從這一點來看,荊南四郡更願意歸降劉備勢力,而不是孫權勢力。因此,在平定荊南四郡的戰役上,劉備因為難度相對較低,所以沒有徵調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而是把他們派遣到南郡之戰中了,這也是因為曹操更加重視靠近中原之地南郡,而對距離更遠的荊南四郡幾乎是鞭長莫及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