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走了赤壁戰敗的曹操的孫權,為什麼執意殺掉關羽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放走了赤壁戰敗的曹操的孫權,為什麼執意殺掉關羽呢?

你真的瞭解孫權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赤壁之戰上雖然是吳蜀聯手,不過主力軍和總指揮還是東吳這邊的人。最後關羽能截住曹操也是孫權可以安排的,目的就是借劉備之手除掉曹操,結果沒想到關羽把曹操給放了,那孫權為什麼不去追擊曹操同樣也選擇了放棄呢?其實孫權做事是有點優柔寡斷的,時常拿不定注意,而且也沒什麼主見。但是孫權是個非常記仇的人,從關羽的死亡就能看出點端倪來。

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曾經有過一段十分經典的「青梅煮酒論英雄」,當時曹操說道:「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只不過當時在曹操眼中,能夠達到英雄這個標準的人只有自己和劉玄德兩個人。

其實,曹操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無意中漏掉了一個重要人物,此人就是虎踞江東,雄視天下的江南霸主孫權,孫權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在19歲的時候就已經是朝廷任命的討虜將軍了,後來在周瑜以及張昭反而輔佐之下,先後統率大軍消滅了公開反叛自己的廬江太守李術,又滅掉了伺機作亂的山越,從而更加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統治。

孫權在面對著周瑜和張昭這兩位托孤大臣之時能夠游刃有餘,足以證明孫權此人是一個深諳帝王之術的亂世梟雄。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那就是聰明睿智的政治家孫權寧肯選擇放過赤壁戰敗的曹操,卻為何要誓殺敗走麥城的關羽呢?

公元208年,曹操親率80萬大軍南征,先在新野打敗了左將軍劉備,搶先一步佔領了荊州。可是即使是這樣,孫權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畏懼,而是積極說服江東群臣和自己聯合江夏的劉備一起和曹操決戰。而後來經過東吳大將周瑜以及劉備軍師諸葛亮兩人的謀劃,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的事實也證明了孫權此人決策的英明。

不過在赤壁之戰開打之前,孫權曾經和周瑜有過密談,說是要假借劉備之手將曹操殺死,而絕對不可以讓曹操是在東吳。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禍水西引讓曹魏和劉備之間爆發衝突,東吳就可以坐山觀虎鬥,從而坐收漁翁之利,由此再一次證明了孫權是一個有著超前戰略眼光和很深的政治智慧的一個政治家。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孫權不願意追殺赤壁之戰後落魄的曹操,卻唯獨要斬殺敗走麥城之後的關羽呢?我們都知道關羽是和劉備桃園三結義之中的兄弟之一,而且和劉備情同手足。孫權同樣知道如果東吳只是偷襲了荊州或許不會引起劉備的反擊,因為荊州原本就是屬於東吳。

而如果要是將關羽斬殺之後,就極有可能遭到劉備的血性報復,傾國反擊,那麼為何孫權明明知道有這樣的嚴重後果,還是要執意斬殺關羽呢?其實就是因為關羽曾經說過七個字徹底傷了孫權的自尊心。

我們知道劉備、諸葛亮在攻打益州的時候,選擇了關羽留下來鎮守荊州,當時諸葛亮在將荊州交付給關羽當時時候一再強調務必要遵循自己的「南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無奈關羽此人「傲上而不辱下」的性格,讓他十分看不起江東鼠輩。

當時孫權為了表示和劉備永結盟好,讓諸葛瑾作為自己的特使前往荊州向關羽提親,希望關羽能夠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進一步鞏固孫、劉聯盟。然而,關羽態度十分傲慢並怒斥道:「虎女豈可嫁犬子」,很明顯關羽無意中的說出的這「七個字」無意中為自己以後的慘死埋下了伏筆。

當時孫權即使再不濟也是 一個大國諸侯,而且自己又是劉備的大舅哥,怎麼能夠忍受關羽如此的侮辱呢?在中國古代流傳有一種「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的一種精神。正是因為關羽那對孫權極具侮辱且略帶嘲諷的言語,讓東吳上下團結一致誓死也要奪取荊州斬殺關羽,可見孫權之所以會放過曹操,而絕不會放過關羽就是因為關羽說了「虎女豈可嫁犬子」的這七個字。

關羽敗走麥城之後被東吳斬殺足以告誡後人,為人不可太過嬌縱,古人有云:「弓硬弦常斷,人強禍必隨」,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夠做到:「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就足夠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