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陸遜
陸遜,本名陸儀,字伯言,三國時期東吳的著名將領,出生於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世代為江東望族。在吳蜀爭奪荊州的時候脫穎而出,成為吳國傑出的後起之秀。
陸遜像
在赤壁之戰後,關羽欲功襄樊,而當時劉備拒不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有所破裂,而魏國趁機插入,勸說孫權抄襲關羽的後方,東吳大將認為關羽野心極大,是東吳的威脅,不如先同意魏國的要求。孫權採納了呂蒙的建議,準備趁機消滅關羽。
於是呂蒙為了掩蓋企圖,稱病返回建業,在經過蕪湖的時候,陸遜前去拜見,與呂蒙詳談,之後呂蒙便向孫權舉薦陸遜,陸遜被封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攻襲關羽後方。
而陸遜到地方後,給關羽寫信表示很尊敬關羽,不想與關羽為敵,導致關羽輕敵,只一心襲擊曹操,軍中有所異心均沒有發現,之後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
再之後,劉備為了報仇,進攻吳國,卻被陸遜火燒連營,一舉攻破四十餘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經過幾場戰役之後,陸遜在東吳的威望很高,但卻遭到了孫權的猜忌,因為陸遜出生望族,在官場中可謂是上至太子下至將相都願意和他交好,而孫權之兄孫策的女兒嫁給陸遜為妻,在陸遜勢大之後,也是隱形的威脅,所以在陸遜成為丞相沒多久之後,孫權便借由立太子之名逼死了陸遜,一代著名將領的下場也是淒慘。
陸遜可謂是三國時期比較年輕的著名將領,只是仍舊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是三國時期的典故,當時孫權不僅僅是和陸遜談論周瑜,還有魯肅和呂蒙。那麼他和陸遜談論這些的目的是什麼呢?
周瑜像
他和陸遜說周瑜的功績他已經沒有辦法超越,並且列舉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講了兩件稱心的事。另外他還說了魯肅和呂蒙的缺點,當時他覺得這二人不堪重用。但是經過周瑜的勸解,認為瑕不掩瑜,可以讓他們兩個在適合的崗位上做出功績。因為魯肅計謀比較高,雖然還是有不足,但是掩蓋不了優點。而呂蒙雖然年輕的時候比較武斷,殺人比較隨便,但是之後可以約束自己,器量逐漸可以和國士媲美,不僅僅只是一個武將。
孫權將周瑜、魯肅和呂蒙各自的功過,還有為人處世都和陸遜分析了一遍,所以我覺得他是交陸遜怎麼為人處世。因為陸遜是東吳的望族,適逢家中變故,所以沒辦法才在算是仇人的營帳中謀生,所以孫權難免會擔心陸遜有其他心思。
而陸遜在東吳的聲望很高,孫權為了拉攏他,甚至將孫策的次女下嫁於他,他對陸遜一邊重用一邊防備,他和陸遜談論這麼多無非也是告訴陸遜他看人不會只看缺點,會更重視優點,等於給陸遜一個保證。
而周瑜恰好是一個例證,無論成敗,在軍中的聲望始終很高。陸遜也沒有辜負孫權的期望,雖然後期沒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也是勝多負少,並且足智多謀的。
陸遜和諸葛亮誰厲害
陸遜和諸葛亮,這兩個都是響噹噹的家喻戶曉的人物,三國演義中的豪傑。但是這兩個人到底誰更厲害呢?
諸葛亮像
陸遜東吳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文武雙全,品德又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國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膾炙人口的故事有巧奪荊州、夷陵之戰、還有最最出色的治國安民的謀略。
諸葛亮典故非常之多,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三顧茅廬、舌戰群儒等等等等,數不勝數。如果把陸遜和諸葛亮做對比的話,先看謀略,我認為諸葛亮是佔上風的,功績太過明顯,陸遜也不是等閒之輩,也有著耀眼才華,但是在諸葛孔明的光芒下還是略顯暗淡。而且毫不吹噓的說,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經得知三分天下之勢。其一生所做之事,無一不驚天地,泣鬼神。「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唏噓感歎,憧憬思考。
陸遜 火燒夷陵,大敗蜀軍。並且乘勝追擊劉備潰逃的軍隊,諸葛亮為了給劉備斷後,設置八卦圖困住陸遜,陸遜看到八陣圖後驚歎無比,覺得自己根本沒辦法突破,只能放棄追殺劉備。
所以我覺得,在守城方面,陸遜的確有著自己的一套過人之處,在功績方面,也是非比尋常,但是孔明和他對比的話還是太過高大。當然了,歷史是見仁見智的,也可以說各有千秋,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少了一個就不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