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從袁術處借得一千兵馬,一邊作戰一邊擴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橫掃江東,佔領了吳郡和會稽兩郡,孫策自任會稽太守。正好趕上袁術僭號稱帝,孫策不失時機地公開和他決裂。曹操手裡有一個皇帝,為了討伐袁術,就以皇帝的名義封了孫策一個討逆將軍,還給他封了一個吳侯的爵位。所謂的吳國,就是這樣確定下來的。會稽東為大海,遠離中原,好處是不易受到攻擊。孫策死後,孫權接過了江東基業,隨著地域的繼續擴展,它的弊端也暴露的十分明顯,那就是,用兵之地遠離都城,決策實施之間傳遞時間過長,效率低下。赤壁之戰以後,孫權基本上處於進攻狀態,而他的發展方向又是在兩淮之間,所以這個弊端就更加明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人提出來遷都(吳侯治所)的建議,孫權同意,吳國的都城遷到了秣陵,又稱金陵,後改名建業,就是現在的南京。
那麼,是誰首先提出來吳國遷都的呢?這個人就是孫策時期的老臣張紘。
(張紘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張紘字子綱,徐州廣陵人。年輕時遊學京都,有才名。後來回到家鄉,被舉薦為茂才。大將軍何進、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府都想任用他為屬官,張紘以有病為由,都推辭不去。當初孫策在江都時,張紘正好有母喪在家守孝,孫策數次前去拜訪,咨詢他對世事的看法。孫策認為漢祚已經衰落了,而天下卻沒有真正是「扶危濟亂」者,他想繼承父親孫堅的遺志,先從袁術那兒要回父親的一部分兵,然後到丹陽的舅舅那兒,最終奪取吳郡和會稽兩郡。孫策以此徵詢張紘的看法,張紘說,我一向沒有才能,現在又處在戴孝期間,沒有好主意奉獻給您。孫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涕泣橫流」,誠懇求教的「顏色不變」。張紘覺得孫策這是發自內心,在肯定了孫策戰略設想正確的同時,終於答應孫策的要求,說:「方今亂世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意思是等孫策的事業有了眉目,他就和相好的士子們渡江南岸去追隨孫策。孫策不但堅定了創業江南的決心,還把「老母弱弟」托付給了張紘。
張紘到了孫策身邊後,孫策任命張紘為正議校尉,和張昭兩人一起參謀行政、軍事,經常是一個人留在後方鎮守,另一個人跟隨出征。孫策這個人喜歡跨馬橫刀衝鋒陷陣,張紘規勸說:「主將是軍令謀略的制定者,為三軍命運的依托,不應該輕率大意親自和區區小寇對敵。希望您珍重上天授予您的英才,順應天下人的期望,不要使國內上下人等都為您擔驚受怕。」呂布襲取了徐州自稱州牧,不想讓張紘輔佐孫策,也推舉張紘為茂才,發出文書徵召張紘。張紘覺得呂布為人所不齒,更因為孫策對自己有恩,所以根本就不理會呂布的徵召。
(孫權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建安四年,張紘受孫策的派遣出使朝廷,被留為侍御史。不用說,這種官職的任命就是曹操要剪除孫策的羽翼,也可以看得出張紘的才能和重要。孫策死後,曹操想乘喪討伐東吳,張紘以義理諫阻,說這是「成仇棄好」,不如厚待孫權。曹操因此讓孫權擔任會稽太守,讓張紘擔任會稽東部都尉。後來孫權讓張紘擔任長史,跟隨自己出征。有記載說,孫權對於部下大多直接稱呼他們的字,只對於張昭稱張公,稱張紘為東部,以表示對兩人的特別尊重。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孫權這個人御將可以,統兵不行,但孫權卻偏偏要展示自己的武藝,張紘也和勸諫孫策一樣勸諫孫權。孫權這個人雖然不太聽勸,但張紘的話還是聽了,只不過是過後再犯,而張紘就繼續勸諫。
張紘一生最大的功績是建議孫權將都城遷到秣陵,後來改名建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秣陵原來叫金陵,最早為楚威王所置縣。秦始皇東巡會稽,看這兒的地形有王者都城之氣,就下令掘斷連崗,改名秣陵。張紘認為這兒的地氣並沒有被破壞,仍然是帝業都城的好地方,於是向孫權建議。孫權非常贊成張紘的說法,於建安十六年(211年)移治所到秣陵。第二年,孫權將秣陵改名為建業,一般解讀為「建立帝王之大業」或者是「建功立業」的意思。也是在這一年,孫權讓張紘回到吳郡將家眷接來,在回來的路上,張紘病逝。
《江表傳》說劉備向東來見孫權,晚間住宿秣陵,查看周邊地形,也勸孫權在此建都。孫權說:「有智慧的人意見都是相同的。」於是開始建都。
關於孫權建都問題,《獻帝春秋》有不同的說法:劉備到達京(今鎮江)對孫權說:「吳郡離這兒有數百里,一旦有了緊急警訊,想趕去救援會非常困難,將軍您沒有意思把京作為治所嗎?」孫權說:「秣陵沿江有一百餘里,可以停泊大船,我正在建立水軍,應當移居到那兒。」劉備說:「蕪湖離濡須很近,也是一個好地方。」孫權說:「我想進攻徐州,應該就近而下。」《三國誌》註釋者裴松之認為,秣陵距離蕪湖沒有多少路程,對於北侵的便利來說差別不大。所以說對於想窺探徐州的孫權來說,貪圖秣陵離徐州近,是沒有道理的。據此可以認為,多數的史書記載都說劉備勸孫權建都秣陵,只有此書說孫權自己想建都秣陵,這是不對的。
綜合來看,應該是張紘最早提出意見建都秣陵,而孫權雖然認可,但並沒有馬上實行。原因是赤壁大戰雖然孫權獲勝,但孫權自己偷襲合肥不成,周瑜也還沒有拿下江陵,這時候在秣陵建都的條件並不成熟,因此,秣陵地形雖好,也只能暫時擱置。而只有在得到了荊州江北之地後,局勢基本明朗了,孫權又有了野心,他要覬覦中原,遷都的事情也就提上日程了。為什麼孫權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才將治所遷至秣陵,說到底,這只是建設的時間問題。當明年都城成型,所以這名字也改成建業。至於《獻帝春秋》的記載是不是確有其事倒很難說,如果為真,反而更符合兩人的心思。秣陵(南京)兩面沿江,三面環山,正所謂是虎踞龍盤,帝業氣象。撇開這些不說,單純從軍事攻防的角度來說,也不是京(鎮江)和蕪湖可以相比的。所以說,劉備表面上會處處為孫權著想,內心深處並不會像張紘等忠心臣子一樣為孫權也為整個東吳打算。另外從東吳來說,任何建議不經過孫權的認可,能夠得以實行嗎?這倒用到了一句俗話,不要認為東吳沒人!孫權是那個的風雲人物,張紘也是當時的優秀人才,遷都問題,還是這兩個人最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