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聯手擊敗了強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等到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後,三國鼎立的格局已經形成,也即其他諸侯基本上都告別了漢末三國歷史的大舞台。在三國之中,雖然蜀漢的國力相對較弱,但是,面對強大的曹魏,蜀漢先後有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對此,可能很多人要問了,蜀漢都可以北伐中原,為何實力超過蜀漢的東吳,卻不北伐曹魏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吳歷史上,實際上對曹魏發起了多次進攻。其中,就陸遜北伐來說,甚至取得了三勝一平的戰績。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陸遜北伐指的是陸遜4次參與的東吳與曹魏的作戰。陸遜四次對魏作戰未嘗一敗,戰績輝煌,戰果豐碩。於敵境中來去自如,可見其過人的軍事才能。那麼,問題來了,陸遜四次北伐無一敗績,東吳怎麼不趁機消滅曹魏呢?
陸遜第一次北伐
首先,就陸遜第一次北伐來說,實際上就是著名的石亭之戰。公元228年,吳國鄱陽(今江西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示願意叛吳歸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對此,曹休中計,率軍10萬向皖(故治今安徽潛山),與另外兩路魏軍同時深入吳地。孫權率軍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於石亭(今安徽桐城境)。在石亭之戰中,陸遜等三路吳軍同時向曹休的軍隊衝殺、追擊,斬俘魏軍1萬餘人。對於石亭之戰來說,直接導致曹魏大司馬曹休病逝,還為孫權正式登基稱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陸遜第二次北伐
公元236年,陸遜與諸葛瑾進攻襄陽。此戰,陸遜與諸葛瑾立下計策,令諸葛瑾率領水軍,自己率領兵馬向襄陽進發。敵人素來害怕陸遜,趕緊回城。諸葛瑾引水軍出,陸遜隊伍整齊,張拓聲勢,敵人不敢交戰。在此基礎上,東吳成功斬殺掉上千曹魏士兵。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率支黨來依附陸遜。
陸遜第三次北伐
東吳中郎將孫布用詐降之計引誘魏將王凌,王凌中計,率領大軍前來迎接孫布。孫權派遣大軍在阜陵埋伏,準備襲擊王凌,王凌最終察覺到了吳國的陰謀,率軍逃走。在陸遜第三次北伐時,曹魏大將滿寵整軍前往楊宜口,想要夾擊陸遜。陸遜得知曹魏援兵東下支援便在夜裡撤退,滿寵未能得逞。因此,對於陸遜第三次北伐來說,既沒有取勝,也沒有吃到敗仗,可以說是和曹魏打了一個平手。
陸遜第四次北伐
赤烏三年(另有記載為赤烏二年與赤烏四年),陸遜拔邾城(邾縣故城,今湖北黃州府黃岡縣治),築城置戍,以為重鎮,常駐3萬之眾。其地始為吳有,魏人息志。由此,對於陸遜四次北伐曹魏來說,取得了三勝一平的戰績,可謂無一敗績。不過,陸遜和東吳並沒有趁機消滅曹魏。究其原因,實際是非常無奈的,也即這是因為東吳不具備消滅曹魏的實力。
一方面,這是因為東吳的實力和曹魏之間存在太大的差距,只要後者不犯嚴重的錯誤,前者根本沒有可乘之機。雖然從地圖上來看,蜀漢和東吳的疆域,並不比曹魏少多少。但是,在人口和兵力上,蜀漢、東吳之和,也遠遠比不上曹魏。根據《三國誌》、《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在三國鼎立的格局形成後,曹魏的人口超過400萬人,兵力則超過40萬人。與此相對應的是,蜀漢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人口不到100萬人,兵力更是只有10萬人。至於孫權建立的東吳,人口超200萬人,兵力超20萬人。
雖然東吳的兵力強於蜀漢,卻仍然不到曹魏的一半。更為關鍵的是,曹魏當時控制的黃河流域,科技、文化等比較先進和繁榮,而東吳的大部分疆域,在三國時期都是人煙稀少的偏遠之地。因此,在整體實力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東吳想要消滅曹魏,必須要後者出現較大的內亂。不過,當曹魏爆發淮南三叛的時候,司馬懿家族很快平定了叛亂,並沒有給東吳趁亂消滅自己的機會。
最後,另一方面,雖然陸遜北伐的戰績非常好看,三勝一平,可謂無一敗績,但是,在規模上,除了第一次北伐時的石亭之戰,餘下幾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小規模的進攻,這注定其對於曹魏的損傷,是非常有限的。或者說,陸遜憑借個人能力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難以在戰略上擊敗曹魏。並且,即便是第一次北伐,也只是造成曹魏一萬人左右的陣亡,這和曹魏的整體兵力比起來,實在不能說是元氣大傷。
進一步來說,對於陸遜北伐曹魏來說,更多的是為了自保,而不是為了消滅曹魏。也即這和諸葛亮北伐一樣,都是攻勢防禦理念的體現。如果陸遜不多次北伐的話,那麼曹魏就會集中兵力來進攻東吳,在敵強我弱的背景下,被動的防禦也是極大的消耗。於是,陸遜通過北伐曹魏,可以讓後者疲於應付,從而難以集中人力和物力來進攻自己,這就是攻勢防禦帶來的好處。總的來說,在三國時期,諸葛亮、陸遜都多次北伐曹魏,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曹魏強大的國力,這些損失不至於傷筋動骨,最終也沒有扭轉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實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