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是呂布的謀士參謀,曹操東征呂布時被叛將捉住獻給曹操。失去了陳宮,呂布登上下邳城的白門樓,看到曹操緊緊地將城池包圍,只好投降。投降後的呂布向曹操求情,希望放了自己,雖然曹操權衡利弊,最終殺掉呂布,但曹操也曾猶豫過,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殺心。在當時天下紛爭不息特殊時期,文士武將只要投降一般都會被留用,只要你有心為新主子效忠就行。比如說那個陳琳,他曾經為袁紹書寫討伐曹操的檄文,文中把曹操及其父、祖三代都罵了,曹操看後出了一身汗,後陳琳被俘虜,謝罪後,曹操還是饒恕了他。但是,陳宮被俘後,卻並沒有向曹操求饒,結果很快被殺,這又是為什麼呢?
陳宮是較早跟隨曹操的,是曹操集團的骨幹成員之一。興平元年(公元194),曹操征伐徐州的陶謙,留下一部分兵力給陳宮,讓他留守東郡。曹操走後,陳宮和張邈的弟弟張超以及另外兩個將領共同謀劃背叛曹操。張邈是和曹操一起倡導討伐董卓的人,兩個人是生死朋友,在他第一次征伐陶謙的時候,曾經對家人說,如果我不在了,你們就去投奔張邈。不過,張邈和北邊冀州的袁紹有過節,總害怕袁紹讓曹操殺掉他。在這種情況下,陳宮說服張邈背叛曹操。陳宮對張邈說:「當今豪傑四起,天下分崩,您擁有那麼廣闊的土地和眾多的士兵,佔據著四方必爭之地,撫劍四顧,也可稱得上是人中豪傑,卻反而受制於人,不是太沒有出息了嗎?今天兗州城裡的軍隊開拔東征,城內空虛,呂布是位壯士,善於打仗,勇往無前,如果暫且將他迎來,共同管轄兗州,靜觀天下形勢的變化,相機行事,這也是縱橫四海的大好良機啊。」張邈聽從了陳宮的話。陳宮率領著曹操留給他的人馬,把呂布迎接過來,呂布自任兗州刺史,並佔據了濮陽。本來,陳宮最初說服張邈的是自立,可說著說著卻成了迎接呂布前來當「主人」。或許是呂布的名氣真的比張邈要大,一到兗州,下屬各縣就紛紛歸附呂布,只有鄄城、東阿、范縣還屬於曹操。曹操回兵兗州,一年後打敗了呂布,殺掉張超,張邈被部將殺死。可能是迎接呂布有功吧,陳宮就成了呂布的謀士參謀、干將,成了呂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呂布被曹操打敗之後,只好向東投奔劉備。正在劉備和袁術兩軍相持時,呂布背後下黑手算計劉備,奪取了徐州,自稱徐州刺史。不知道這次偷襲事件,有沒有陳宮的主意?因為這時候呂布手下能夠謀劃策略的人只有陳宮。曹操征伐呂布來到下邳城下,給呂布寫信,勸他投降。呂布本來打算出城投降,陳宮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想方設法讓呂布打消了投降的念頭。正因為如此,呂布最終被擒獲,失去了最後一次有條件投降的機會。曹操挖了塹壕圍困下邳城三個月,軍心渙散,上下離心,將領侯成等人把陳宮捉拿捆綁,投降了曹操。緊接著,呂布也在下邳城的白門樓上被曹軍擒獲。
被擒獲的呂布和陳宮被押到曹操面前。呂布向曹操求饒,讓曹操放了他,曹操有點兒猶豫,劉備對曹操說,您可不要重蹈丁原和董卓的覆轍,曹操明白過來,殺掉呂布。而陳宮沒有求饒,同時被殺。這裡有一個疑問,陳宮求饒了會不會得到饒恕?
陳宮曾經是曹操的部下,是他的叛變幾乎讓曹操無家可歸。自古人們都痛恨叛徒,叛徒幾乎也得不到饒恕,因為敵方將領有個「各為其主」的問題,叛將不是。但在三國初期那個特殊時期例外,尤其是曹操。就是在這次張邈、陳宮的叛亂中,張邈劫持了畢諶的母親及其全家,曹操讓畢諶到張邈那兒去,畢諶發誓說絕無二心,但剛離開曹操就跑到張邈那兒去了。等到打敗了呂布,畢諶也是被生擒,但曹操以孝為理由,不但放了畢諶,還讓他做了魯相。還有一個叫魏種的人,張邈叛亂時,曹操非常自信地說:「只有魏種不會背叛我!」可是魏種還是背叛曹操走了。曹操聽說後非常生氣,說:「除非魏種向南逃到越地,向北逃到胡地,否則,我絕不會放過他!」後來魏種也被生擒,曹操還是因為這個人有才,任命他當了河內太守。
有史書記載:下邳城破,士兵押著呂布和陳宮來見曹操。曹操對陳宮說:「公台,你平常自己覺得很有智謀,今天為什麼會這樣?」陳宮指著呂布說:「那個人不聽我的話,所以才這樣。如果他能聽從我的計策,恐怕你未必能捉住我。」曹操笑著說:「今天的事情(被擒獲)你又怎麼說?」陳宮說:「作為臣子不忠誠,作為兒子不孝順,就應該死。」於是曹操又問:你想不想讓你的母親及女兒活下來?陳宮說:「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絕對手親人的,……我的母親能否活下來,決定權在你,而不在我陳宮。」後來曹操接來陳宮的母親,一隻奉養到死,還替他嫁了女兒。有了以上兩人的例子和兩人的對話,可見問題不出在曹操這兒。換句話說,曹操已經發出了一個信號,只要陳宮求饒,就能活命。
那麼,陳宮不向曹操求饒,到底是因為什麼呢?肯定也不是為了「義」,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為臣不忠」,這是那個時代最大的不義。關鍵問題在於,陳宮即便是活著,也不可能再得到重用!陳宮追求的就是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功名地位,這也是他背叛曹操擁戴呂布的原因所在,因為在他背叛的時候,曹操重用的謀士參謀是荀彧。曹操征討徐州,代他留守的是荀彧,並且曹操說過,荀彧就是他的張良。所以說,陳宮即便是求饒活下來,原來沒有,日後更不可能居於荀彧等人之上。這應該是一種理想的破滅,正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有野心的陳宮,心已經死了。另外還有一點,恐怕他還羞於再見到荀彧、程昱這些人。正是這些人堅守在鄄城等地,才不至於兗州全境淪陷,也才有了曹操回師兗州進行就地反擊的陣地。陳宮才不及荀彧、程昱,忠義更是和他不沾邊,即便是曹操饒了他,他自己有沒有臉活在世上?!
有意思的是,這個背叛算計別人的陳宮,最終也被別人背叛算計以至於當了俘虜。陳宮這人如果還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還有一點自知之明,那就是知道自己「為臣不忠」。也許正是有了這一點自知之明,陳宮才沒有和呂布一道,被列為反覆小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