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諸葛亮輔佐之人真的是個渣渣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名相諸葛亮輔佐之人真的是個渣渣嗎?

現在,大家用來形容此人無用到一定地步都會說上一句心灰意冷的話:「你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見,這阿斗劉禪在咱們老百姓心中就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形象!雖說,這劉禪在皇帝老爹駕鶴西去後,順利登上了皇位,但也沒過上太平的日子。先是從小就死了娘,再是劉備在一次戰役中,把兒子劉禪搞丟了,被人販子賣給一戶土豪家當書僮。這劉禪呢,不但沒從此一蹶不振,還被土豪大老爺賞識收當義子,供其吃喝還幫他娶了一房媳婦兒。如果,單從這段經歷上來看,這劉禪還是相當會察言觀色和忍讓的,要不然這柔弱孩童早已死於這亂世中,也撐不到他老爹派兵把他找回當太子。

至於,劉禪為什麼會有「扶不起阿斗」的傳言今日咱們就分析一二:

首先,《三國誌·諸葛亮傳》中對劉備白帝城托孤一事中對諸葛亮說了這樣的一段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這劉備還是有自己的心思想法:一是知子莫若父,劉備深知劉禪資質平庸不堪大任。二是劉備清晰的明白當時蜀國的局勢,能用的大將已經不多了。能夠與諸葛亮實力相當的也都死的七七八八了,為了他劉家江山臨死前也要敲打敲打諸葛亮。

其次,也是印證了劉備的話,他這剛一死,諸葛亮就把控了整個蜀國的大小事務。劉禪呢乾脆樂得逍遙,無憂無慮的當起甩手掌櫃。試問,但凡有點志氣的人,一旦當上皇帝都不會甘於趨於人下,但是咱們這位君主劉禪竟和他這位「相父」和平共處了四十多年。

最後呢,這諸葛亮剛一死,劉禪便審時度勢棄械投降連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就歸順了魏國。按咱們一般人的理解這劉禪也算昏庸無能到家了,這諸葛亮輔助了那麼多年,劉禪不但一點本事沒長進這吃裡扒外的功夫倒是練的挺麻溜,把他老爹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這麼輕易的拱手相讓,這「扶不起的阿斗」也算「實至名歸」了!

如果咱們瞭解劉禪所處的政治環境和社會背景就會明白這「扶不起的阿斗」只是一個謠言!

先瞭解一下劉禪繼位後是這蜀國的政治環境:

劉備死的時候,劉禪才17歲。當時的蜀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吃了敗仗,缺乏精兵良將。而當時的三國又是一個「天下唯有力者便可取之」的時代,也就是誰厲害誰就能當皇帝。劉備死前對諸葛亮托孤,劉禪不可能不知道,他也知道諸葛亮在蜀國的實力,萬一哪天這老爺子不高興了,老爹也不在了,以諸葛亮的實力想要拿捏劉禪是分分秒秒的事兒啊。可以說此時的諸葛亮在蜀國可是「擁兵自重、功高蓋主」。

但是劉禪作為新帝登基,想想當時蜀國的境況,如果換掉諸葛亮他又能當幾天的皇帝?再者,勵精圖治在蜀國治理上實施革命性飛躍,表現自己的英明的領袖才能?當然,如果劉禪真的有這般能幹,難道劉備生前是就真的看不出?可見,劉禪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結合當時的形勢,劉禪選擇安安穩穩的做他的皇帝,你諸葛亮愛怎樣就怎樣,反正你也不敢廢了我,其實也算是最聰明的選擇。雖然「窩囊」,但諸葛亮也算是保他平安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

諸葛亮死後,劉禪陷入了再一次的選擇:

不得不說,作為一國之主劉禪的一生命運多舛。當時,蜀國在和魏國的戰爭中節節退敗,要麼效仿老爹,南遷國都聯合吳抗曹。但是這樣一來,魏國依舊會窮追不捨,並且此時的東吳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東吳了,與其僥倖一試還不如直接投降,蜀國人民還免於戰爭之苦。

劉禪投降以後,曹魏封他為安樂公,還算顧及他的面子。而此時魏國能夠當家作主的不是皇帝,而是司馬昭。司馬昭在三國英雄榜上那算的上一等一的人物了,大風大浪對於他那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面對這小小的劉禪,他的歸順還是多少都會有疑慮。為了確認劉禪是否會有造反的心思,司馬昭還專門宴請劉禪,列坐的都是一些蜀國降將,席間司馬昭故意安排蜀國的歌舞演奏,就是要看一下在坐的一幫蜀國舊臣們是否對他忠心。

自小這劉禪就練出了一副察言觀色的好本事,宴席間他對司馬昭更是小心伺候,用心揣摩。作為亡國之人,他更是裝出一副嘻嘻哈哈很享受的樣子。酒席撤,司馬昭利用閒話家常問劉禪,是否想念蜀國?劉禪更是磕巴都不帶打的說,這個地方如此好,蜀國有什麼好想的。

一次試探還不足以讓司馬昭放心,接下裡的時間裡,司馬昭一得空便找各種理由問劉禪是否想念蜀國,劉禪不但按著蜀國舊臣出謀劃策的在司馬昭面前哭訴,還將計就計的在司馬昭面前供出此人。從此,司馬昭便認定劉禪沒骨氣這才放心。在司馬昭的庇護下,劉禪裝瘋賣傻的做起了他的亡國皇帝,不僅起到了自保的作用,更讓蜀國百姓未受到亡國的太大影響,這不能不說是劉禪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不同的環境下做出正確應對的功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