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戰亂頻仍,但徐州琅邪郡因濱臨海疆,卻是比較安定之地。公元184年,以張角為領導的黃巾大起義爆發後,「徐州黃巾」也聚眾響應。漢廷乃調原幽州刺史陶謙為徐州刺史,率兵擊敗之,戰火沒有波及琅邪。後來董卓肇亂,州郡起兵,受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為東京洛陽及西京長安一帶,生靈塗炭,廬舍為墟。可是徐州全境卻比較安定。再加上陶謙「性剛直,有大節」,「在官清白」,注意保境安民。因而在烽煙瀰漫、戰鬥激烈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徐州算得上是一塊樂土了。「是時,徐州百姓殷盛,谷米豐贍,流民多歸之」。上文提到曹操之父曹嵩,即避亂於琅邪。
徐州真正受到的浩劫是來自曹操的屠戮。如前所述,曹操借口為父報仇,先後兩次由兗州興兵南下,無辜百姓大量被殺。未死者,只好扶老攜幼被迫流徙他鄉。當時江南地區比較安定,距離徐州又近,因而「徐方士民,皆避難揚土」。
其中如彭城人張昭,就是在這一動亂時期南渡長江投奔孫策的,後來終於成為東吳建國時的重要謀臣。
諸葛亮的家鄉琅,為曹操大兵南下的必經之地,因而所受戰爭破壞也極為嚴重。公元194年夏,曹操第二次南攻徐州,「略地至東海、琅邪」,焚燒殺掠,「所過殘破」,幾乎人煙斷絕。諸葛玄見到戰火日益蔓延,全家老弱俱受到戰亂的嚴重威脅,惶恐焦灼日夜籌思,決計離家遠走另覓棲身之所。恰好這時雄踞於淮南的揚州刺史袁術派人來請玄出任豫章太守(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袁術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名門巨族,鷹揚虎視野心勃勃。他敦請諸葛玄出任郡守要職,不僅說明他們之間的舊交深厚,也說明諸葛玄的才能為袁術所器重。
由於豫章郡遠在江南,戰亂較少,諸葛玄決定攜家南下。但是陽都故里的田園廬墓不能無人照管。於是,他留下已屆及冠之年的諸葛瑾及其繼母照料一切。獻帝興平元年(194年),諸葛玄帶著亮、均兩個侄兒和已達及笄之年的兩個侄女兼程南下,這時諸葛亮已經十四歲了。連綿不絕的戰亂給千千萬萬的人民帶來背井離鄉、生離死別的種種苦難悲酸,也使本書傳主的生活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
從此之後,他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到生於斯長於斯的美麗故園陽都,開始踏上流徙生活的征途。從陽都出發到豫章(今南昌),關山修阻,約有千餘里之遙。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沿途難民絡繹於道,餓莩載野,大地瘡痍。諸葛亮所見所聞無一不是淒慘景象與悲號之聲。封建時代所流行的「寧為太平犬,勿為亂世民」的諺語在東漢末年是非常恰當的。因此,他傷時感世,懷念西漢時期「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就是很自然的了。而造成兵連禍結千里蕭條的原因又在哪裡?追本溯源,自不能不歸咎於桓靈二帝的重用閹黨了。
諸葛玄到豫章上任後沒有多久,就發生了東漢朝廷選派朱皓來代替他的事件。豫章郡雖然屬於揚州刺史管轄,但袁術大約沒有奏准漢廷,就直接委派諸葛玄去擔任郡守要職,這是當時的制度所不允許的。袁術之所以如此專擅,一是因為漢室衰微,名存實亡,他根本不把漢獻帝劉協這樣的小皇帝放在眼裡;二是他自恃實力強大,是一個政治野心很大的軍閥,一直在蓄謀稱帝。早在獻帝初平二年(192年),他就公然扣留漢廷前來壽春進行宣撫的太尉馬日?,並奪去其所持漢節,以致日?因「失節屈辱,憂恚而死」三是袁術委派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固然有器重其才能之意,但更主要的則是為了植黨營私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諸葛玄卻是一位忠於漢室的人,他在漢廷委派的正式太守朱皓來到之後,就交卸了印篆,帶著侄兒侄女們又輾轉流徙前往荊州,去投奔他的舊交荊州牧劉表了。
然而,由於史籍記載歧異,對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之事也有不同的看法。據袁暐《獻帝春秋》云:「初,豫章太守周術病卒。劉表上諸葛玄為豫章太守,治南昌。漢朝聞周術死,遣朱皓代玄。皓從揚州太守劉繇求兵擊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殺玄,送首詣繇。」
有的研究者根據這則材料,斷定:1.諸葛玄是被劉表推薦擔任豫章太守的,而不是袁術。2.漢廷正式委派朱皓為豫章太守後,諸葛玄不肯接受朝命,以致朱皓向劉繇借兵才將玄擊走。3.諸葛玄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為反叛的百姓所殺,並非死在荊州。可是,如依此說,至少有兩個矛盾問題難以解決。其一,豫章郡歸揚州刺史管轄,不屬於荊州圍。劉表如何能夠越俎代庖?其二,退一步講,即使劉表上奏推薦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是實,但何以剛上任不久,漢廷忽然又出爾反爾任命朱皓前來代替他?這在情理上是難以說得通的。
另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就是諸葛玄此次南下的主要目的,是帶領侄兒侄女們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躲避戰亂,如果他因貪戀太守職位抗拒朝廷命令而被殺的話,那麼年甫十餘歲的諸葛亮兄弟姊妹們又將何以安身?論者或謂諸葛玄是先到荊州安頓好亮、均等人後,才奉劉表之命前往豫章就職的。筆者認為這只能是想當然之詞,不一定符合實際。因為當時戰亂最頻繁的地方是中原地區(主要是在今河南省),如果由琅邪西去荊州的首府襄陽,就必定要冒許多難以預測的風險,諸葛玄帶著一群細男弱女能夠出此下策嗎?
可是,由琅邪經彭城(今徐州市)前往江南,在魏晉之際是有水路可通的,比由陸路西行,相對來說,是要安全得多。因此,諸葛玄接受委派先往豫章就職,漢廷派朱皓前來接篆後,他又帶著眷屬去投奔劉表是比較合情合理的。
為了弄清問題的真象,我們還是來看看陳壽在《三國誌?諸葛亮傳》中的一段敘述吧: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這段記載的可靠性,在於:1.陳壽以蜀國人修蜀史,不會摭拾顯然有悖於諸葛亮生平事跡之事入史的。2.諸葛孔明乃蜀漢丞相,德業勳績,蜀漢人民皆耳熟能詳。他是如何由琅邪陽都到達荊州襄陽的,也無任何隱諱的必要。3.陳壽說:諸葛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其中的「署」字為關鍵性之字。因為「署」是代理或暫時擔任的意思,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大約只是出自袁術的私意,而沒有獲得漢廷的正式任命,故陳壽用「署」字來說明其情況。正是由於是「署理」(代理)性質,所以漢廷正式任命的太守朱皓一來,諸葛玄立即辦理移交手續。4.陳壽說諸葛玄是先帶著諸葛亮姐弟們去上任的,然後再去投奔荊州牧劉表,核其情節是比較符合實情的。陳壽在《進諸葛亮集表》中也說:亮「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與《三國誌》本傳所述精神是一致的。根據上面所分析的情況,筆者認為陳壽的記載是可信的。至於《獻帝春秋》所述情況,只能是姑備一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