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156-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東漢末年,張昭為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死前,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張昭率群臣輔立孫權。孫權行車騎將軍時,以張昭為軍師。魏黃初二年(221年),拜張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孫權應當置丞相,眾人推舉張昭,孫權以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而不用張昭,先後用孫邵、顧雍。
孫權稱帝后,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上還官位及所統領的部屬。拜為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今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去世,時年八十一,謚號文。
張昭年少好學,擅長隸書,跟隨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與琅琊人趙昱、東海人王朗一道出名互為友好。
成年後被舉薦為孝廉,但他推辭未就,與王朗一起討論以往君王避諱之事,州里的才士陳琳等人對他頗為稱賞。儘管張昭已經博覽群書,非常有名氣但他非常謙虛,自稱江東微末之士。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召他為士,被張昭拒絕。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張昭監禁。後經好友趙昱援救才被釋放。即使這樣,在陶謙病逝後,張昭還是為他寫了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