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為什麼沒有選擇劉備而是選擇孫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張松為什麼沒有選擇劉備而是選擇孫權?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三國網小編帶來的張松背叛劉璋時,為什麼沒有選擇東吳孫權的文章。

建安十三年,曹操領大軍南下,討伐荊州。當時荊州牧劉表逝世,劉表的次子劉琮在蔡瑁等地方士族的擁護下繼承了劉表之位。只可惜劉琮生性軟弱,加上蔡瑁等地方士族不願荊州受到戰火的荼毒,因此極力慫恿劉琮投降。最終劉琮接受了蔡瑁等人的意見,將荊州對曹操拱手相送。

得知荊州盡歸曹操手中後,據守蜀地的益州牧劉璋惶惶不安,他當即派出益州別駕張松作為使臣,到曹操面前示好。只不過張松個子矮,相貌又很不出眾,因此新得荊州的曹操自然看不上他。而張松又是一個性子高傲的人,他見曹操對他不理不睬,因此一怒之下返回劉璋身邊,待曹操在赤壁之戰兵敗之後,張松便力勸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並慫恿劉璋與劉備結為同盟。後來張松作為內應,引劉備入川,最終幫助劉備奪得了益州。說起來,當時張松決心背叛劉璋時,為什麼不選東吳孫權,而是選擇了劉備呢?

首先,張松在與曹操見面後,受到了曹操極大的侮辱,心高氣傲的張松自然義憤填膺,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的出現讓張松感到了溫暖,讓他覺得他的才學還是有人看得上的。或許是劉備見過了貌不驚人,但才學出眾的龐統,因此劉備同樣不嫌張松醜陋,並將張松視為上賓。張松認為自己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心頭一熱之下,自然願意真心投靠劉備。他惟恐劉備不能成事,於是親手繪製地圖,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險要,以及兵器府庫、兵力部署等等軍事機密都一一告之劉備,內應工作做得極為出色。而張松並不知曉孫權是怎麼樣的人物,自然不會投靠孫權。

更為重要的是,張松清楚的瞭解到劉璋不能成事,而他自己又是一個極有才學的人,他不願意自己的才學被劉璋埋沒,自然要找一個明主。而劉備不僅是漢室宗親,還是漢獻帝劉協口中的劉皇叔,今後定能大有作為,更為重要的是,劉備的事業剛剛起步,而且正處於上升期,張松若能輔佐劉備成事,今後的地位將大有提升。而孫權有江東六郡作為根據地,事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算張松此時過去投靠,也沒有太多的晉陞空間,相比之下,張松自然更願意投靠還是潛力股的劉備了。

筆者認為,張松的眼光還是十分獨到的,只可惜張松的哥哥出賣了他,使得他最終沒能看到劉備的成功,實在可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