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北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力,所以一說起三國時期的北伐戰役,很多人馬上就能想到諸葛亮的「六出祁山」與姜維的「九伐中原」。但實際上,第一次北伐的發起人卻是孫權,而在三十年的時間內,孫權也親自主導了六次北伐。不過,孫權北伐成績卻乏善可陳,不僅六戰難求一勝並損兵折將,而且始終無法逾越曹魏的防線。那麼,孫權為什麼要屢敗屢戰呢?他北伐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拔開重重迷霧,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孫權北伐。
孫權
孫權為什麼要北伐?
孫策被行刺去世後,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他在張昭、周瑜等人的協助下,初步穩定了江南的局勢。後來又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終於在江南站穩了腳跟,三國鼎立之勢初具雛形。但是,曹操勢力雖然退出了江左地區,但卻控制了戰略要地淮南,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以下的戰略目的,守成之君孫權發起了北伐之戰。
擴展戰略縱深:將防線前移至淮河流域,控制淮河南下通道
「江南以江淮為險,而守江者莫如守淮。南得淮則足以拒北,北得淮則南不可復保矣。」——《讀史方輿紀要》。
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勢力雖然退回了江右以北,但是,曹操的勢力範圍與東吳的地盤之間只隔了一條長江天險,中間完全沒有戰略緩衝地帶。由於長江並不是整個中下游都是寬闊無際或水流湍急的天然屏障,反而有很多地方是易攻難守的突破要點,在這種情況下,東吳如果只依靠長江天險固守是有很大風險的。為了降低風險,就必須將防線往前推至淮河流域,控制住淮河南下的通道,並在長江與淮河之間建立戰略緩衝區,才有可能確保江南的安全。這就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守江必守淮」戰略原則。
所以,擴展戰略縱深,將防線前移至淮河流域,控制住淮河南下的通道,確保曹操攻不破江南。就是孫權鍥而不捨地進行北伐的主要目的。
以攻代守,給曹操持續增加防守壓力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做為一個防守專家,孫權深知這個道理。但在實際上,孫權雖然想將防線前移至淮河流域,但曹操也不糊塗,他早就在合肥、襄樊方向布下重兵,使孫權始終不能逾越雷池半步。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北伐達到以攻代守的目的。如果我們橫向對比,就會發現這點與姜維的北伐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以攻代守也是孫權北伐的其中一個目的。
配合蜀漢的軍事行動
在劉備去世後,吳蜀兩國重新結盟,兩國也在軍事上多次互動。如在公元228年,諸葛亮為了響應孫權的軍事行動,就發起了第二次北伐;而在公元前234年,為了響應諸葛亮對曹魏的第五次北伐,牽制曹魏兵力,孫權也兵分三路分別進攻合肥、襄陽、淮陰三地,雖然最後無功而返,但也達到了在東線牽制了曹魏兵力的目的。所以,配合蜀漢的軍事行動也是孫權北伐的一個原因。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實際上,孫權從來都沒有說過要消滅曹魏政權,他最大的目標就是要確保東吳政權能夠長治久安。基於這個指導思想,孫權發動北伐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消滅曹魏政權,而是為了將防線前移至淮河流域,從而在淮河與長江之間建立戰略緩衝區,使曹魏不能輕易南下。但在這個目標難以實現的前提下,他不得不調整計劃,利用北伐來實現以攻代守的目的。相對來說,響應盟友蜀漢的軍事行動就成為北伐的次要目的了。但令人困惑的是,孫權北伐時選擇了死磕合肥而無視其它路線,那麼,他的北伐戰略是什麼呢?。
孫權的北伐戰略:死磕合肥
孫權要北伐,理論上有三條路線可供選擇。路線一:東路通過中瀆水(淮揚運河)從江都攻佔淮陰;路線二:中路走濡須水先取合肥再控制壽春;路線三:走西路,通過漢水直達襄樊。但實際上,孫權一共進行了六次北伐,而六次北伐都是選擇從中路進攻合肥,那麼,孫權北伐為什麼對中路的合肥路線情有獨鍾呢?他這樣做是基於哪方面的考慮呢?
西路漢水北伐路線:曹操以退為進顯戰略目光,孫權目光短淺作繭自縛,痛失戰略主動權
在襄樊之戰前,孫權、劉備在荊州對曹操具有絕對的戰略主動權。當時關羽駐守著南郡、零陵、武陵三郡,而孫權方也佔有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曹操方則只據有南陽、襄陽兩郡,而且上庸三郡此時也在劉備的手中。在這個時候,只要孫、劉兩家聯手攻破襄陽,就會打通北伐曹操的西路通道,這點關羽看的很清楚,於是在公元219年,關羽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 樊城兩城,襄樊之戰爆發。
襄樊之戰開始後,關羽一度所向披靡,此時只要孫權助力關羽或趁機攻打合肥,曹操就會顧此失彼。但在關鍵時刻,以孫權為首的東吳決策層暴露出了戰略目光短淺的致命弱點,在襄樊之戰膠著的時候,他們竟然盤算著要從關羽手中奪走荊州三郡。而孫權的小心思也逃不過戰略高手曹操的目光,曹操決定以退為進,他以事成後將蜀漢所據的荊州三郡讓給孫權做為條件,讓孫權從背後夾擊關羽。大喜過望的孫權當即撕毀了孫劉聯盟協議,讓呂蒙偷襲打敗了關羽,如願得到夢寐以求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直到此時,孫權還沒有意識到他已經落入曹操為他佈置的陷阱中了。
曹操借孫權之手將劉備勢力趕出荊州,頓時逆轉了荊州的局勢。之前曹軍在荊州需同時對付孫、劉兩軍,而現在只需面對孫權一家了。這樣,曹軍在荊州就從對劉、孫的戰略劣勢逆轉為對孫權的戰略優勢,在曹、孫雙方綜合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除非曹操內部出現比較大的動亂,否則,孫權想將襄樊做為北伐的突破口已經是不可能了。
東路中瀆水北伐路線:航道不通暢
中瀆水又名邗溝、韓江、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在春秋晚期以前,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是相互隔絕的。後來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就從現在揚州市西長江邊向東北方向開鑿航道,沿途拓溝穿精湖至射陽湖,直到淮安舊城北五里處與淮河連接,史稱邗溝東道。
但在三國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導致中瀆水多年無人清淤維護,從而造成航道不通暢。所以,從東路中瀆水進行北伐的方案也不可行。
中路濡須水北伐路線: 既是北伐路線也是防守通道
「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讀史方輿紀要》
合肥地處施水與肥水的交匯地段,自古便是長江與淮河流域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對於孫權來說,控制了合肥就可將防線前推至淮南,進而開闢長江天險之外的第二道防線。而對於曹操來說,控制了合肥,就相當於在東吳的都城建業上游懸掛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從合肥順濡須水而下出濡須口就可到達建業,所以,合肥在曹操手裡孫權就會夜不能寐。而為了防止曹軍出濡須口,孫權也在濡須口修築了濡須塢做為防守的據點。
孫權在中路退可固守濡須塢,進可攻取合肥,可謂進可攻退可據。另外,如果孫權選擇從其它路線北伐,曹操就會選擇從濡須水南下進攻建業,這時孫權就必須退保濡須塢。所以,從中路攻佔合肥成為孫權北伐的唯一選擇。
孫權的北伐戰略就是合肥戰略
綜上所述,孫權的北伐戰略就是合肥戰略。東線中瀆水航道不暢通,而在襄樊之戰後,西線的襄陽已與上庸三郡互為犄角,此時吳軍已不大可能攻破襄陽了。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可行的北伐路線只剩下從中路進攻合肥這一選項了。但是,孫權六次進攻合肥卻無一勝績,這是怎麼回事呢?
孫權的合肥戰略為什麼不成功?
合肥可以說是孫權的滑鐵盧,他六次北伐進攻合肥,但結果卻無一勝績,反而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差點丟掉了性命。而原因則與曹操的戰略決策及孫權的戰術失誤有關。
(一)、曹操方面針對合肥採取的措施
曹操對戰略要地合肥很重視,而且他對孫權的戰略意圖也洞若觀火。早在官渡之戰時,曹操就已未雨綢繆,提前在合肥做戰略佈局。
未雨綢繆:曹操重建合肥城
「既受命,單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三國誌·魏書·劉馥傳》
劉馥
公元200年,由於連年戰亂,造成江淮地區局勢混亂,而昔日繁華的合肥也已破敗荒廢,成為一座空城。當時曹操雖然正在官渡與袁紹交戰,但他未雨綢繆,認為要穩定東南地區的局勢,就必須將揚州治所遷至合肥,於是就表奏劉馥為揚州刺史,讓他重建合肥城。而劉馥本來就是一個軍事行家,他選址重建的合肥城正處於施水與肥水的交匯地段,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輿地紀勝》中就指出:
「古者巢湖水北合於肥河,故魏窺江南,則循渦入淮,自淮入肥,由肥而趨巢湖,與吳人相持於東關。吳人擾魏,亦必由此。」
到了公元209年,曹操又在合肥城外以東約3公里的南淝河北岸修築了教弩台,即是弓弩兵的防守堡壘,而弩箭的射程剛好可以到達南淝河上的戰船,以此作為遏制東吳水軍的前哨陣地。此後,合肥城就成為曹操壓制孫權北伐的重要堡壘,而依托合肥城,曹軍得以扼守咽喉,從而使東吳「故終吳之世,不能與魏人相遇於中原。」
採取漢中實施過的堅壁清野戰術:遷走淮南地區居民,使孫權北伐軍沿途無法得到補充
曹操當年在官渡與袁紹對峙時,就曾遷走白馬城的百姓以消耗袁紹,而在戰略性撤離漢中之時,他也將漢中的居民一同遷走,讓劉備得到一個幾乎是空城的漢中,直接導致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必須從路途遙遠的益州運送糧食。曹操此招可謂是屢試不爽,在公元212年,為了減輕合肥方向的防守壓力,消耗孫權的北伐軍力,曹操又故伎重演,他強制將淮南的民眾遷移至淮北,雖然後來淮南的十餘萬百姓因為受驚嚇逃到東吳境內,但他也達到了堅壁清野的目的。在《資治通鑒》中記載:
「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餘萬皆東流江,江西遂虛,合淝以南,惟有皖城。」
這就造成從合肥到濡須塢數百里地緲無人煙,使孫權在進攻合肥時遇到沿路難以補給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每次進攻合肥的時間都不能持久。
曹操
建立合肥新城:引蛇出洞,甕中捉鱉
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遠壽春,賊攻圍之得據水為勢,官兵救之當先破賊大輩,然後圍乃得解,賊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難,宜移城內之兵。——《三國誌.魏書.滿寵》。
合肥舊城由於離壽春較遠,兩者不能形成犄角之勢,而且舊城離南淝河只有一箭之地,在開戰時,吳軍登陸後馬上就能投入攻城之戰中,如攻城不利則退回船上的距離也近。正因如此,孫權雖然一直攻不下合肥,但也對合肥的防守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不過,這種狀況在公元233年得到了徹底的改變。
曹叡在位期間,滿寵接替曹休負責東側對吳作戰。他在認真研究了合肥的地理位置後,認為孫權之所以敢屢次進攻合肥,是因為合肥離壽春過遠,導致在合肥有戰事時壽春不能及時出兵夾攻吳兵;另外,吳軍可以倚仗水勢攻城,正好發揮了其擅長水戰的特點。因此,他向曹叡提出建議:將合肥城向西移三十里,這樣不但可以倚險固守,而且吳軍要攻城就必須上岸,正好暴露出其不擅長陸戰的弱點,這就相當於引蛇出洞;同時,如吳軍進攻合肥,壽春的援兵可趕來斷吳軍的退路,這樣就可達到甕中捉鱉的效果。曹叡同意了滿寵的建議,於是開始建築合肥新城。
滿寵
新城剛建好,孫權就發起了第五次北伐,結果正如滿寵所料。孫權見合肥新城離岸太遠,竟在水上停留了二十天都不敢下船。最後只好計劃撤退,但是,如果連岸都不上就下令撤退,必定會滅了自家威風,於是,孫權就派兵上岸佯攻以炫耀武力,不料滿寵早就在城外埋伏了六千精兵,吳軍一上岸就遭到伏兵掩殺,結果大敗而回。
合肥新城建成後,吳軍想攻城就必須上岸,但上岸就會暴露出吳軍不善陸戰的弱點。而且又存在著壽春的守軍來斷吳軍退路的可能,這對吳軍來說,可以說是打蛇打到其七寸了。
(二)、孫權屢攻合肥不勝的戰術原因
孫權的北伐戰略就是合肥戰略,但孫權卻六戰合肥無一勝績,其中原因除了曹操在合肥採取了正確的應對措施之外,也與孫權方面的戰術失誤有關。
第一次合肥之戰:孫權離破城僅一步之遙,但卻中計退兵,錯失取得北伐首勝的最好一次機會
公元208年十一月,曹操在赤壁遭遇慘敗。十二月,孫權率軍攻打合肥,此時曹軍新敗士氣低落,而吳軍則氣勢如虹,這時如果能順利攻下合肥,曹操將會有崩盤的可能,事實上,這也是孫權六次合肥之戰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開戰後,孫權圍攻合肥城,但連續圍攻了三個多月卻始終無法破城。此後天公作美助攻孫權,開始連日下雨,而大雨也使城牆快要崩塌了,守城軍士無奈只好用草苫蓋著城牆,到了夜晚則點燃魚膏照明防備。而到了這個時候,合肥城早已危如累卵,只要孫權持續進攻就能拿下。但在關鍵時刻,孫權卻中計以為曹軍的援軍已到,匆忙退兵,合肥之圍得以解除。
孫權用防守的思路指導攻城戰是此次失敗的原因,按照常規的攻城做法,應該是持續進攻,不給城內任何喘息的機會,如果這樣合肥城早就被攻破了。但孫權卻給了城中守將喘息的機會,導致錯失良機。
第二次合肥之戰: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慘成背景板
公元 214年,孫權趁著曹操在漢中與劉備撕殺的機會,起兵再攻合肥。不得不說,孫權選擇的時機很好。此時合肥城中只有七千守軍,而孫權則起兵十萬,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但是,此時合肥的主將正是孫權的剋星張遼。
張遼威震逍遙津
此戰孫權又犯了用防守思路指導進攻的老毛病。孫權上岸後首先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再擊鼓攻城。但張遼不給他機會,他趁吳軍立足未穩之時,親自率領800精銳騎兵衝垮了吳軍營盤,先給了吳軍一個下馬威。後來孫權雖圍攻了合肥十多日,但從上到下都已無心戀戰,結果在撤退時被張遼在逍遙津痛擊,孫權死戰才得以脫身。此戰後,張遼在江東威名遠播,聽到張遼的名字,小孩都不敢夜啼。
此戰孫權集團可謂是精英盡出,陣中包括了呂蒙、陸遜、甘寧、凌統等精英中的精英,但因為他們平時習慣於防守,所以潛意識中認為張遼應該是加強防守才對,沒想到張遼竟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他們發起攻擊。這就是孫權此次北伐失敗的原因。
第三、第四次合肥之戰:無功而返
孫權在公元219年、公元公元230年分別發起一次北伐,但均無功而返。不過也達到了以攻代守的目的。
第五、第六次合肥之戰:合肥新城成為吳軍新的無法逾越之地
合肥新城建成後,相比舊城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更多優勢。吳軍要攻城就必須上岸,此舉不僅會暴露出其不善陸戰的弱點,而且還要提防壽春的曹魏軍趕來斷其退路。在這種瞻前顧後的心理狀態下,吳軍就會未戰先怯,根本不敢放手攻城。
公元233年,孫權再次發兵攻打合肥。此時合肥新城已建成,由於新城比舊城向西後退了三十里,導致吳軍不敢貿然上岸,竟待在船中二十多天不敢下船。後來打算炫耀下武力就撤退,但還是被滿寵佈置的伏兵趁機掩殺,吳軍敗退。
公元234年,為了配合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孫權再次出兵攻打合肥。此次北伐本就是虛張聲勢之舉,在得知曹睿率領大軍親征救援後,孫權就迅速退走了。
合肥新城建好後,孫權想通過北伐奪取合肥的目的已經很難實現,此後,他的北伐只除下實現以攻代守及配合蜀漢軍事行動的作用了。
孫權六次北伐無一勝績,而合肥則成為他的滑鐵盧。其中原因之一是曹操提前規劃好了戰略重地合肥,使其具有易守難攻的特點,正如曹叡所說:「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磚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原因之二是孫權及東吳將領們不擅長攻堅戰;而且習慣用防守思路指導進攻之戰;原因之三是孫權錯失良機,如在第一次合肥之戰中,在即將破城之際卻中了曹軍之計而退兵,從而錯失了攻佔合肥的最好機會。
結語
做為一個守成之君,孫權北伐的目的並不是要消滅曹魏,而是為了穩固東吳的防守。因為在戰略上,東吳如果只依靠長江天險來構築防線,就會處於極為被動的局面,此時曹操只要突破濡須塢就能直搗建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孫權必須將防線前推至淮南地區,則依據淮河再構築一條前沿防線,同時在淮河與長江之間建立戰略緩衝區,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江南的安全,這就是「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要實現控制淮南的目的,孫權只能從中濡水進軍死磕合肥。如果孫權從其它路線北伐,那麼曹操就會從中濡水南下突破濡須塢直取建業(事實上正是曹操曾多次攻打濡須塢警醒了孫權)。這時,孫權就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所以,孫權只能選擇從中路發起北伐,死磕合肥,雖然不能擊破合肥,但可以達到以攻代守的效果,使曹操不能進攻濡須塢。
所以,雖然屢戰屢敗,無法實現將防線前推至淮南的願望,但孫權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繼續北伐死磕合肥的原因,就是為了實現以攻代守,不讓曹操能肆無忌憚地從濡須水南下進攻濡須塢,威脅建業。而孫權的北伐最終也達到了這個戰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