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帝王將相陵墓之謎:曹操墓詭異關羽墓最神奇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帝王將相陵墓之謎:曹操墓詭異關羽墓最神奇

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活著的時候風光無限,死了之後的陵墓也都有蹤跡可尋。然而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英雄輩出,他們活著的時候各出奇謀,就連死後的墓地也是諱莫如深,為後人留下了千古之謎。

據《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記載: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曹操生前被漢獻帝劉協封為「魏公」,後晉爵為「魏王」。死後「謚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曹操之子曹丕稱帝后,追其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2009年12月27日,曹操的高陵墓聲稱在河南安陽發現

   消息中稱在該墓室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遺骨,男性應是曹操的遺體。此消息一經公佈後,各方質疑聲不斷「證據充分嗎?研究清楚了嗎?」,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河南省文物局的答覆也是閃爍其詞,一概以「將有集中回應」答覆,如果想證實此墓就是曹操墓,恐怕就得等待更多的佐證了。

據史料顯示,由於曹操生前曾下令他的喪葬從簡

過了沒幾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毀壞了。再加上沒有封土建陵,沒有植樹立標,經過幾個朝代之後,到唐代時人們對曹操墓的位置還沒有什麼疑問,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時,曾拜祭曹操墓並親自為曹操作祭文。但從宋代起就無人知道曹操墓的確切所在,加之七十二疑塚的傳說,曹操墓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孫權(182-252)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孫權是位卓越的政治家,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傳說他是兵法家孫武後裔。

據《三國誌》記載:"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謚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現金南京明孝陵前有座土丘,原名孫陵崗,傳說就是三國時期吳大帝孫權的墓地,據說孫陵崗還葬有孫權的夫人步氏和後妻潘氏,宣明太子孫登也葬在孫陵附近。

南京民間有這樣的傳說:

    當年朱元璋自己選擇墓址時,一些臣子提出,墓址離孫權的孫陵崗太近,是不是把孫權陵墓遷走?朱元璋說:「孫權與蜀魏形成三足鼎立,算得是個英雄,就留下他為我看守墓道吧。」。梅花山之名源於上世紀30年代,因為當時民國政府在此地遍植梅花,此前這裡皆稱吳王墳,而民間傳言說,孫權墓可能就在南京梅花山,但吳王孫權墓就如同曹操墓一樣,其準確位置至今仍然還是一個謎。

劉備墓——史書記載劉備攻打吳國時,在遭到夷陵慘敗後,退到了白帝城,於公元223年4月病逝四川奉節永安宮。作為曹丞相的終身對手,劉備墓雖不似曹操的七十二疑塚之詭異,但也有著多達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劉備墓位於成都市武侯祠

劉備於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諸葛亮扶靈樞回成都,8月下葬於成都武侯祠,並先後將甘、吳兩位夫人合葬於此,史稱惠陵。因為上述史料來源於《三國誌》的作者陳壽,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劉備的安葬之處。

第二種說法為在奉節

這是郭沫若於1961年在奉節考察時得出的結論。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從奉節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時間,而古人認為,皮膚頭髮都取自於父母,在三國時期,連削髮也被視為是刑罰,更何況是作為一代帝王的劉備。因此專家們一致認為,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著臭氣熏天、已經腐爛的劉備屍體,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跋涉,把劉備安葬在成都,因此,劉備墓在奉節的可能性比較大。

第三種說法為劉備墓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蓮花村自古就有皇墳的傳說,這裡的皇墳佔地100多畝,附近的農民說,他們村裡有 80%的人家都姓劉,且一代傳一代,都說皇墳裡躺著的是劉備。皇墳被周圍9座間距不遠的小山丘盡收眼底,古代風水先生把這種地形叫做"九龍回頭望",而這種"九龍回頭望"在封建時期,只有帝王才能享用。關於劉備墓地的這三種說法一直爭執不下,直此,劉備墓也成為一個謎。

公元234年8月(建興十二年),諸葛亮伐魏時患急病,病卒於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54歲。

他在遺囑裡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殮時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隨葬器物,大多人認為,他死後就葬在陝西勉縣定軍山下。而民間則傳說諸葛亮採取了極其隱秘的辦法來處理他的後事,相傳諸葛亮的遺囑是,在他死後將屍體入棺,由4名士兵抬著向南走,槓斷繩爛之處便可以下葬,所以,諸葛亮真正的墓地究竟在何處,後人至今沒有找到。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一位集忠義與智慧、被神化了偉人,尤其是千古名篇《出師表》。

後世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全國各地有多處武侯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定軍山下的陝西省勉縣武侯祠,其所在地是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時的「行轅相府」故址,其它如成都武侯祠、南陽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慶奉節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肅禮縣祁山武侯祠等。

關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他與諸葛亮一文一武,同樣是被神話了的人物,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逝世於公元220年。

關羽墓不同於以上四人之墓,他的墓地雖然世人皆知,但卻是最為神奇。據記載"關羽退走麥城後,為孫權部將潘璋、呂蒙殺害。孫權因懼怕劉備的報復,想把禍水引向曹魏,便將關羽的首級獻給了在洛陽的曹操,但曹操敬重關羽忠義,刻沉香木續為軀,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於洛陽。」所以,關羽的頭顱葬在河南洛陽,身體卻葬在湖北當陽,現今在洛陽、當陽各有一處關羽墓,民間盛傳,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在洛陽,葬有關羽首級之塚被稱為關林,古代只有聖人的葬地才能稱為「林」,

如孔林、孟林等,而關羽也是被尊為「武聖」。洛陽關林佔地130餘畝,位於洛陽市南7公里,是我國唯一的集塚、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築群。此外,在湖北當陽,有葬關羽身軀之塚,稱為陵,在古代只有帝王的墓地才能稱為陵。不光如此,山西解縣建有葬其魂之塚,在四川成都有葬其衣冠之塚,這種首、身、魂、衣冠塚俱全的墓葬,在墓葬史上實屬罕見,由此可以得知,關羽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尊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