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赤壁之戰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赤壁之戰曹操號稱80萬大軍,曹操真的有那麼多兵馬嗎?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
《三國演義》裡面關於赤壁之戰的描述是:曹操帶著80萬大軍南下,攻打劉備、孫權。在曹操的重壓之下,孫劉組成了聯盟,並且通過了借東風將黃蓋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邊的曹營,最終曹操慘敗,退回到了北方。事實上小說裡面的赤壁之戰,與現實當中有著很大的出入。撇開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這些玄乎其神的橋段。實際上小說裡的赤壁之戰當中還有四個地方與現實不符。
其一,真實的赤壁之戰,曹操有多少兵馬?
小說當中說曹操率領著80萬大軍南下,實際上曹操確實也寫了一封恐嚇信給孫權,信中寫道: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但是曹操這恐嚇信,說實話連他自己都不信,更何況東吳的。當時東吳的周瑜就給孫權分析過,曹操的真實兵馬。周瑜對孫權說:「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在周瑜看來,曹操他頂多二十多萬,這二十多萬里面有大概十五六萬是曹操從中原自己帶來的,剩下的七八萬是曹操從劉表那邊收編過來的荊州兵。
實際上周瑜的推測還算高了,按照當時的史料推測,曹操率領十五大軍就已經算多了。我們從曹操起家算起,看看的手頭兵源的變化。自漢獻帝劉協中平六年曹操起兵討伐董卓算起,曹操有過兩次大的增兵過程。
第一次增兵是收編青州黃巾軍,初平三年十二月曹操在濟北大破青州黃巾軍,「得戎卒三十餘萬」,將其中精銳整編為青州兵。這裡的三十萬戎卒還是值得推敲的,因為就在初平二年,青州黃巾軍才剛跟公孫瓚大戰一場,被人家先是「斬首三萬級」,接著「復大破,死者數萬」,又被俘虜「七萬餘人』。大戰之後,青州黃巾軍頂多剩下十來萬,哪能被曹操捉去三十萬?所以這次增兵,曹操撐死增加了個把萬兵源(撇開那些老弱病殘以及不願歸降的)。
第二次增兵是收編冀州兵,建安十年曹操徹底攻滅袁尚殘餘勢力,平定冀州,又獲「冀州兵」,總數在萬人左右。加上前後收編的「其眾十餘萬」的黑山農民軍,還有臧霸、李典、呂虔等地方勢力,全軍當在十五萬左右。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手頭上的兵馬頂多也就十五萬左右,這十五萬肯定不可能全部帶到赤壁,肯定要留下個五六萬駐守許都,尤其是要鎮住西涼的馬超、韓遂,所以當時曹操身邊嫡系部隊應在十萬左右。
除了這兩次增兵之外,距離赤壁之戰最近的一次增兵就是收編部分荊州兵了。按周瑜的預估,曹操收編荊州兵應該也有七八萬。但是這實際上也還是算高了,當時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也不過十萬大軍,水軍僅有『萬j荊州雖然富甲天下,但遠比江東地狹勢弱,怎麼可能有匕八萬水軍?就算有七八萬,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內訌的時候,劉琦曾帶走兩萬水軍到江夏.荊州投降曹操的水軍有五萬就不錯了。
所以,赤壁之戰前,曹操從北方帶來的嫡系部隊和荊州投降的旁系水軍,總數應該在十五萬 左右,比周瑜估算的二十四萬少了近十萬。再看看孫劉聯軍方面,孫權有五萬,劉備加劉琦有三萬,共八萬左右,雙方兵力對比不到一比二,這也是為什麼孫劉兩家有膽量在赤壁硬碰硬地和曹操打一仗。
其二,赤壁只不過是雙方的遭遇戰
我們熟知的赤壁之戰指的是孫劉聯軍火燒曹營的那場戰爭,但實際上雙方真正只不過是在赤壁打了一場遭遇戰。當時曹操率領5000騎兵追擊劉備,不曾想此時孫劉已成聯盟,雙方在赤壁彙集了四五萬兵馬。結果曹操的5000騎兵在赤壁與孫劉的四五萬大軍遭遇,此戰曹操敗下陣來,只能退回江北大部隊當中從長計議。
其三,真正的決戰在烏林
曹操退回江北的那個地方並不叫赤壁,而叫做烏林。在烏林曹操將戰船用鐵索連在了一起,這樣雖然解決了北方士兵暈船的問題,但是卻給孫劉聯軍可趁之機。東吳大將黃蓋敏銳地發現了可以用火攻將已成連營的曹操大軍燒死。
其四,東風不是借的,是周瑜等人的經驗總結
當然火攻的最佳實際便是刮東南風的那一刻,在小說裡面這東風是靠諸葛亮向上天借的。實際上江南隆冬季節雖然是多刮北風,但按照氣象規律,幾天嚴寒天氣過後,一般氣溫會略有上升,風向亦會變為東風、南風。曹操是北方人不瞭解風向變化的規律。可是周瑜、黃蓋等人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們深知什麼情況下,風向會改變,所以才敢定下著火攻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