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赤壁之戰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歷史上,中國長期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這不僅在近代有充分體現,其實在中國人普遍的思維意識習慣中,都有著深刻的體現。
主要的表現在於:中國雖然是一個地域廣闊、在人類歷史上也舉足輕重的大國,但中國人的視野卻是非常「內向」的,有一種很強的「自我封閉」的傾向,只關注本國本民族的歷史,卻不夠關心自身與周邊國家、民族的相互影響,更遑論中國對整個人類史的重大作用。
比如讀史書,中國人陶醉其中的同時,很少有人「跳出圈外」,用一個更全面的眼光來看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三國演義》,中國人都會認為,魏蜀吳就是當時天下最強的三個政權,但很少有人會冷靜地意識到,這其實不過是一個籬笆裡三隻小豬的內鬥故事,而在籬笆外面,還有一群餓狼在虎視眈眈,盼著這三隻「小豬」把籬笆早日破壞掉,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是一個分水嶺,也是最讓讀者心馳神往的篇章,曹操號稱八十萬的大軍,在孫劉聯軍的火攻之下灰飛煙滅,三足鼎立之勢至此初見端倪。
很多讀者讀到此時,都會有一個遐想:假如曹操在這場大火中被燒死,或是在華容道被關羽一刀砍死,那麼天下究竟會是劉備的還是孫權的呢?
這個問題,如果繼續處於一種天下唯此三家的錯覺,的確就是劉備和孫權的二選一,但是,如果我們更多地瞭解當時的東亞局勢之後,恐怕就不會這麼想了。
歷史真相是,曹軍赤壁之敗,很大程度上是敗給了長江肆虐千年的「血吸蟲病」,是人類大軍毀於瘟疫的經典案例,孫權、劉備的歷史作用,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兩根稻草而已。
不過,就算假設曹操被燒死,接下來的歷史發展,也不會有各自偏安一隅的孫權和劉備什麼事,二者的實力其實都非常小,擔負不起統一全國的重任。
當時,東漢舊疆域的形勢可謂岌岌可危,華夏民族的歷史性災難即將降臨,而自私狹隘的諸多「梟雄」還在相互內鬥,《三國演義》最大的短板就在於,它沒有讓人意識到當時最大的威脅其實來自匈奴、鮮卑、羌、氐、羯這些虎視眈眈的外族!
三國時期唯一對這些虎狼具有警惕意識,並有足夠駕馭控制能力(或者說防禦能力)的,就是曹操!正是有了曹操對華北的統一,早就羽翼豐滿的匈奴、鮮卑才暫時俯首帖耳,一旦曹操在赤壁被殺,那麼在西晉「八王之亂」後爆發的「五胡亂華」,很可能會提前幾十年發生!
先看匈奴,匈奴是兩漢王朝的數百年宿敵,東漢早期、中期一系列的征伐,使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附漢朝,被安置在漢人的肘腋部位,北匈奴則向西不斷遷徙融合,最後形成了對歐洲毀滅性的災星——匈人。
南匈奴雖然表面上順服,但其實狼性未改,一旦漢人政權對其制約力不足,這些昔日宿敵必將重新露出他們的猙獰面目。
果然,東漢大亂之後,匈奴趁亂侵入長安,大肆燒殺擄掠,東漢一代名嬡蔡文姬的《悲憤詩》,就真實地反映了匈奴的殘暴:「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不過,在一代梟雄曹操的武力震懾下,匈奴不得不再次收縮起露出的爪牙,被曹操分作「匈奴五部」進行管制。
但是,即便如曹操之能,要想有效挾制匈奴,也不免有些力不從心。曹操接見匈奴使者時,竟為自身矮小、不夠威懾力而自慚形穢,特意挑選了一個身形顏值俱佳的臣僚冒充,自己則假扮「捉刀人」站立一旁,不經意中露出了這位梟雄的「心酸」之處,也顯示出了曹操對匈奴的忌憚和憂慮。
再看鮮卑,實際上在東漢末期,東北山野間崛起的這支遊獵民族,此時早就超越匈奴,成為漢人最大的威脅,從拓石槐、樹機能,到三國時期的軻比能,鮮卑代代英豪霸主輩出,不僅不像匈奴那樣對漢人俯首帖耳,反而建立了疆域直達中亞地區的龐大帝國,對富饒的大漢也早就垂涎不已。
曹操對鮮卑的勢力也早就有所顧忌,當東北蠻族烏桓在鮮卑的授意下發起叛亂時,曹操不惜親自統領一支精騎部隊,日夜兼程趕往烏桓,平息叛亂。後來,曹操又派愛子「黃須兒」曹彰統兵深入追擊烏桓鮮卑軍隊幾十里,才讓鮮卑梟雄軻比能認識到:曹操太過強大,入侵漢地為時尚早,只能繼續等待時機。
可以說,曹操在北方,就等於為大漢民族建立了一道「防波堤」,抵擋了北方諸多虎狼之師的入侵,功勞極大!
因此,如果曹操真的在赤壁之戰中被殺,這道屏障就將不復存在,北方虎視眈眈的異族必將提前入侵中原,這些可怕的力量,恐怕就不是劉備和孫權能抵擋得了的了。
退一步說,即使孫劉兩家猛將如雲,能夠抵擋北方異族的入侵,但是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尤其是南方的老百姓,將提前幾十年陷入一段黑暗的歷史。
所以說,曹操在赤壁之戰中不能死,三國鼎立才是當時天下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