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選擇投靠曹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因為他更看重家族利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荀彧選擇投靠曹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因為他更看重家族利益

荀彧選擇投靠曹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191年,荀彧離開了袁紹而投奔了曹操,畢竟相比於希望另立劉虞為帝的袁紹,曾經率軍追擊董卓,幾乎兵敗身死的曹操更符合漢室忠臣的形象,正因如此,即便曹操當時的能力遠遜於袁紹,荀彧也願意跟隨曹操征戰四方,並為曹操坐鎮後方。後來漢獻帝劉協從長安返回洛陽,曹軍內部為要不要奉迎天子而發生了爭執,荀彧卻認為既然要義兵勤王,就必須挽救國難於朝廷之外,如果不及時扶正朝廷,天下將生叛離之心,今後就再也來不及了。正因為荀彧一再堅持,曹操才願意將漢獻帝劉協迎接到了許都。不過正因為荀彧忠於漢室,在曹操打算晉位魏公時,荀彧忽然發現曹操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忠於漢室的將領,為此,荀彧不惜以死殉道,服毒自盡。

荀彧作為人臣,他的私德是堪稱完美的,不過這並不代表著他對漢室有多麼忠貞,看上去,荀彧對漢室「忠貞守節」,但他更在乎的是在漢室末期,門閥士族如日中天時,自己所屬的穎川荀氏能否在門閥序列中繼續保持較高的地位,為此,荀彧才會離開了袁紹身邊,而轉投了曹操。畢竟站在袁紹身邊的門閥士族,在官渡之戰後不是被滅,就是被貶,可見袁紹此人只能共富貴,不能同患難,而且以袁紹的性情,確實很難成就大事,因此,荀彧才會將籌碼壓到了曹操身上。

但讓人遺憾的是,當荀彧將家族的利益擺在首位時,他就已經站在了漢室的對立面。要知道在魏晉時期,門閥的統治方式就是家中的老人在朝中把持高位,子女親戚則以這個老人的權勢高低為標準,就此壟斷不同領域的權力。由於門閥士族的經濟是「占山護澤」,兼併大量土地的私人經營模式,因此,門閥士族的經濟與政府的經濟是相衝突的。正因如此,魏晉的皇帝,除了曹氏父子與司馬昭父子之外,其他皇帝更像是佔據最高地位的門閥士族,權力被其他幾家大門閥士族所限制,畢竟這些門閥士族富可敵國,手握重兵,實在難以對付。

因此,不管荀彧表現得多麼忠君愛國,從皇室的角度來看,門閥的壯大注定要剝削皇室的利益,而門閥士族也不會希望皇室重新做大,畢竟皇室做大後,門閥士族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只要荀彧代表著穎川荀氏,他就必定站在皇室的對立面,不管他的內心是否忠君愛國。更何況荀彧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也並非君臣這麼簡單。畢竟袁紹本就是河北的豪強大家,即便袁紹獲勝,荀氏在門閥中的地位並沒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反而很有可能被河北世家所壓制,正因如此,荀彧才會選擇了曹操。

荀彧為首的穎川文士集團把籌碼壓在曹操身上是最為合適的,畢竟曹氏宗親和夏侯氏並非當世的豪強士族,如果曹操統一北方,穎川繫在門閥中的地位自然超然,即便曹操戰敗,袁紹統一北方,穎川系可以借在曹氏政權中培養起來的文官體系作為資本,在袁紹帳下博取不錯的地位,正因如此,荀彧才會拋棄袁紹,而投奔了本就不被人看好的曹操。而在曹操戰勝袁紹之後,河北的世家門閥退無可退,荀氏就此成為了最大的贏家,逐漸把持了曹氏政權重要的文官職位。

筆者認為,當荀彧將家族的利益擺在首位,他就已經不再是忠君愛國之士了,他之所以投靠曹操,其實是因為他更看重家族利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