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荀攸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達,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之侄,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參謀。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在官渡之戰中,計斬顏良,又計斬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又力勸曹操採納許攸之計奔襲烏巢,又力勸曹洪接納張郃、高覽,皆立下大功。
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他生前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鍾繇知道。鍾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後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儀》,今已佚。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整個漢末三國時期,荀攸完全可以和諸葛亮、龐統、法正、賈詡、郭嘉、荀彧等人相提並論,也即是最頂級的謀士參謀了。以下,就讓我們具體聊一聊這位被曹操稱為「謀主」的歷史人物。
一
首先,荀攸從小失去父母,祖父荀曇是廣陵太守。中平六年(189年),大將軍何進執掌大權,征海內名士荀攸等二十餘人。荀攸抵達洛陽後,拜黃門侍郎。對於大將軍何進來說,在漢靈帝去世後,想要誅殺宦官,結果沒有成功,不僅自己被殺,還導致董卓趁機控制了東漢都城洛陽。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立皇帝,禍亂朝政,這不僅引起了曹操、袁紹等諸侯的討伐,也讓荀攸這位謀士參謀氣憤不已。荀攸與議郎鄭泰、長史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刺殺董卓,結果事情沒有成功就被人發覺,董卓收何顒、荀攸入獄,何顒憂懼自殺,荀攸言語飲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殺而得以免罪。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劉協至許縣建都。對此,在筆者看來,迎奉漢獻帝之後,讓曹操獲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條件,也即他可以借用東漢朝廷的名義,以此來招攬天下各地的人才,這成為曹操勢力不斷壯大的重要原因。彼時,曹操給荀攸寫信,邀請他來輔佐自己。於是,曹操徵召荀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曹操久聞荀攸之名,和他一番交談之後,更是心情愉悅。為此,曹操對荀彧、鍾繇說:「公達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夠和他一同商議大事,怎麼還會憂慮得不到天下呢?」自此,荀攸成為了曹操的軍師,迎來了自己人生的巔峰。
二
建安三年(198年),荀攸跟隨曹操征討張繡。荀攸看出當時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就對曹操說:「張繡和劉表互相依恃,然而張繡以客軍依靠劉表,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定與張繡分裂。我不如緩兵以待其變;若急切進攻,劉表必拚死相救。」不過,非常可惜的是,曹操沒聽荀攸這位謀士參謀的勸告,出兵對張繡作戰,劉表果然發兵相救,曹軍失利。曹操對荀攸說:「沒有聽先生的話才會這樣。」於是設下奇兵再次和張繡、劉表聯軍大戰,從而擊敗了割據宛城的張繡。
同年,曹操征討呂布,到了下邳,呂布敗退,固守城池,曹操進攻,沒有拿下,連續作戰,士兵疲憊,曹操想收兵撤退。在此背景下,荀攸與郭嘉一起勸說曹操:「呂布勇而無謀,如今他屢戰皆敗,銳氣已喪失殆盡。大軍以將帥為首腦,主將衰弱,則軍隊必無鬥志。陳宮有智謀而生性遲緩,現在呂布士氣尚未恢復,陳宮的計謀尚未定奪,乘此機會奮進急攻,就可以擊破呂布了。」在荀攸和郭嘉的勸說下,曹操隨即引沂水、泗水灌進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呂布,從而攻佔了徐州之地。對此,在筆者看來,解決了呂布這位諸侯,無疑讓曹操的地盤得到了明顯擴張,也讓他可以全力準備和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
三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首先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同年四月,曹操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在白馬之戰中,荀攸認為不能與實力懸殊的強大敵人正面對抗,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聲東擊西、解救白馬的作戰方略。在荀攸的計謀之下,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機率輕兵襲擊白馬。曹操以中郎將張遼、偏將軍關羽為前鋒,曹操親率裨將軍徐晃等人緊隨其後。顏良兵敗,顏良本人也被關羽斬殺掉。對此,在筆者看來,關羽斬殺顏良,固然是個人勇猛的體現,但是,這也離不開荀攸在戰前的縝密謀劃。換而言之,白馬之戰的功勞,自然也有荀攸的一部分。
曹操解白馬之圍後,率六百騎兵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不久,曹操與袁紹五六千追兵相遇。諸將見敵眾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但是,荀攸知道敵人的弱點,就說:「這正是消滅敵人的大好時機,為何要退呢?」曹操與荀攸對視而笑,心意相通,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等到袁軍逼近,爭搶輜重的時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馬,迅猛發起攻擊,大破袁軍,斬殺袁紹麾下另外一位大將——文丑。對此,在筆者看來,顏良和文醜的連續陣亡,嚴重挫傷了袁紹一方的士氣,從而為曹操獲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
最後,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一方的軍糧將盡,荀攸對曹操進言說:「袁紹運糧車一天之內將要到達,押車將領韓猛精幹但輕敵,攻擊他可以獲勝。」曹操說:「誰可以派遣?」荀攸說:「徐晃。」於是派徐晃及史渙半路截擊,打敗了韓猛,燒了他押送的軍用物資。在此之後,許攸背叛袁紹,投靠了曹操,並提出了偷襲袁紹糧草囤積之處——烏巢的計劃。對此,荀攸建議曹操採納這一計謀,從而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建安七年(202年),荀攸跟隨曹操討袁譚、袁尚於黎陽。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漢獻帝劉協為荀攸請求封爵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沒有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於是封荀攸陵樹亭侯。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荀攸跟從曹操征孫權,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說起他來就流淚。
正始五年(244年)冬十一月癸卯,曹魏皇帝曹芳下詔祭祀荀攸於太祖廟庭,追加謚號敬侯。總的來說,在漢末三國時期,荀攸是一位智謀不輸諸葛亮的頂級謀士參謀。在曹操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更是經常將荀攸帶在身邊,這促使荀攸被稱之為曹操的「謀主」,也即其作用和貢獻完全可以和荀彧相提並論了。並且,相對於荀彧,荀攸最終獲得了善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