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擔任的“太傅”一職有何權力?“太傅”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擔任的“太傅”一職有何權力?“太傅”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司馬懿擔任的「太傅」一職有何權力?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漢末三國時期,司馬懿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這四位君主,可謂曹魏的四朝元老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魏明帝曹叡在位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齊王曹芳繼位,年僅八歲,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曹芳。

皇帝曹芳在位時,大將軍曹爽上奏天子,任命司馬懿為太傅,效仿西漢丞相蕭何那樣,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由此,直到去世前,司馬懿一直擔任著曹魏的太傅一職。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懿的「太傅」,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首先,就太傅這一官職,始於西周時期,初由周公旦擔任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王老師。在帝王年幼或者缺位的時候,太傅理論上可以代為管理天下,所以在西周初期,周公旦擔任太傅時,因為周成王一開始年幼,周公就實際上在代為管理天下。秦朝時期,太傅被廢除,也即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並沒有太傅。不過,進入到西漢時期,太傅一職曾被短暫恢復設立。東漢時期,太傅則長期設立。

自此之後,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往往都會設立太傅一職,以此授予德高望重的大臣,或者在這些大臣去世後,追封太傅一職。在地位上,太傅有的時候屬於三公,有的時候則地位在三公之上。

《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導,無常職。」

在東漢時期,太傅這一官職在三公之上,為「上公」。眾所周知,三公是正一品的官職,而太傅的地位,甚至還要在三公九卿之上,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下了。

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到了三國時期,很大程度上沿襲了東漢時期的官制,所以仍舊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而就太傅司馬懿來說,地位則在三公之上,也即從地位上來看,當時只有皇帝曹芳在司馬懿之上了。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升任太尉,為三公之一。魏明帝曹叡在位時,陳群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穎陰侯。曹叡繼位後,王朗代華歆為司徒,進封蘭陵侯。至於蔣濟等大臣,也曾擔任三公的官職。

換而言之,在曹魏的文臣武將中,有不少人最終位居三公。可是,能夠像司馬懿晉陞為太傅的,則是相對罕見了。不過,雖然地位尊貴,但是,司馬懿擔任的太傅,往往是一個虛職,也即偏向於榮譽官職,而沒有什麼實權。回到司馬懿晉陞太傅時的情況來說,這是大將軍曹爽為了架空司馬懿,所採用的明升暗降之計。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齊王曹芳繼位,年僅八歲,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曹芳。曹芳即位後,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大將軍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同執掌朝廷大權。彼時,曹爽作為大將軍,執掌曹魏兵權。而就司馬懿來說,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也都是比較有實權的官職。比如在漢朝和三國時期,大臣一旦錄尚書事的話,就可以節制尚書令,從而像丞相一樣處理朝政。

對於曹魏來說,曹操、曹丕之後,不設立丞相一職。因此,錄尚書事的擔任者,可以稱之為宰相了。但是,大將軍曹爽為了獨掌大權,選擇上奏天子,任命司馬懿為太傅,也即讓司馬懿擔任一個偏向於榮譽的官職,從而達到明升暗降的效果。

最後,對於司馬懿來說,晉陞為太傅之後,地位看似提高了,實際的權力卻變小了。比如曹爽發兵進攻蜀漢的話,司馬懿只能一旁規勸,並沒有什麼能阻攔曹爽的權力,也即太傅在魏晉時期,已經是一個虛職了。當然,正是因為架空了司馬懿,曹爽逐漸得意忘形,乃至於讓司馬懿有機可乘。公元249年,司馬懿正式發動高平陵之變。在這場兵變中,司馬懿的太傅一職並沒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城,並且,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再加上太尉蔣濟等文臣武將的支持,從而讓司馬懿笑到了最後,成功誅滅了曹爽及其黨羽。

嘉平元年(249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因為堅決不擔任丞相一職,司馬懿雖然掌控大權,卻還是太傅一職。公元251年,司馬懿去世之前,曹芳冊封司馬懿為相國,封安平郡公,司馬懿固辭相國、郡公之位不受。從司馬懿的角度來看,丞相一職之前只有曹操、曹丕父子擔任,自己不管是擔任丞相還是相國,都會凸顯出自己的篡位野心。同樣的道理,曹操稱魏公,遭到荀彧等人的反對,而司馬懿自然不好接受安平郡公的爵位。不過,在司馬懿之後,司馬昭先受封晉公,後進位晉王,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